文集访问量: 30738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孤树
  • 菊下香
  • 混沌虚空
  • 小南山
  • 南山2020
  • 胡谈

可以说我对母亲几乎没有任何印象。只是记得有一次我从小马车上被甩了出去,她似乎就在现场。这事我一直记着,多年后我终于从其他人那里得到证实。对于父亲,我只有两个印象:一是他给了我一张图画,是红色的,我很喜欢;一是他当着我的面洗澡。我的父母被安葬在莱维...

浏览全文 阅读(241671)

伯特兰。罗素(1872-1970)是英国著名学者、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数学、逻辑、哲学、政治、历史、伦理、教育等诸多领域均有重大建树和深远影响。罗素在自传的开头说,他一生始终为三种激情所支配:一是对爱情的渴求,一是对知识的追求,还有一个是对人...

浏览全文 阅读(242366)

《礼运》的大同思想,它打着孔子的招牌,实际上是墨家的思想。关于此点,伍非百先生解说得十分清楚:“今考礼运大同说,与其他儒家言不甚合。而与墨子书不但意义多符,即文句亦无甚远。天下为公,则尚同也。选贤与能,则尚贤也。讲信修睦,则非攻也。不独亲其亲,不...

浏览全文 阅读(245618)

既然如此,我们还是只有将“大同”思想与那些可以确证是孔子言论的内容如《论语》等比较,来判定它是否可能是孔子的思想。实际上,上述那些认为“大同”是孔子的社会理想的学者也确实从《论语》中找根据。如有论者说:“尽管它(指《礼运》——本文作者注)不是孔子...

浏览全文 阅读(246709)

《礼记·礼运》中有一段孔子论大同和小康的话,不少学者据此认为“大同”是孔子的社会理想。如上世纪30年代,吕思勉先生在《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指出:“然则何者为孔子之所谓郅治乎?读《礼运》一篇,则知孔子之所慨想者,在于大同。而其行之之序,则欲先恢复小...

浏览全文 阅读(246397)

这里有一个问题,老百姓在饿肚子甚至濒临死亡的情况下,如何还会对政府有“信”呢?这就要靠统治者平时对老百姓思想上的教育和训练了。比如,给老百姓灌输这样的思想:非君子莫治小人,非小人莫养君子。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统治...

浏览全文 阅读(247489)

当“去食”达到要饿死人的程度时,孔子是主张统治者宁可自己饿死而守信于民,还是主张宁可老百姓饿死而对政府有信?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提出另一个问题。徐复观反对萧公权“孔子教民重于养民”的说法,认为“爱民养民是儒家规定给人君的最大任务”。(徐复观...

浏览全文 阅读(246942)

孙权确实是富于冒险精神的人。同时我们还看到,他一生中几乎没有打过大败仗——就像刘备在夷陵、曹操在赤壁那样的败仗。他身上还有另一个方面的特点,就是稳重。不看准时机,他不会轻易大动干戈。魏明帝睿死,儿子曹芳继位。有大臣上奏请孙权趁此机会动员吴国全部军...

浏览全文 阅读(248990)

孙权也知道,夺荆州是一着险棋。其风险不在夺荆州这个行动本身,而在于其后果及连锁反应。这一行动开始后,吴蜀联盟破裂,蜀军必大肆来犯;若此时魏国趁机夹攻,吴国就很危险了。但若不趁关羽攻襄阳之机夺取荆州,吴国就始终处于两面受敌、被人扼住要害的威胁之中。...

浏览全文 阅读(249213)

亲临前线、身先士卒,对于孙权这种地位的人来说,还不是表现其勇敢和富于冒险精神最典型的场合。更能体现出他的非凡勇气的,是在重大决策上的态度。曹操南下荆州,降刘琮,败刘备,逼迫孙权俯首归降。这是对孙权勇气的一次最大的考验。众大臣除一、二人外,都料定抵...

浏览全文 阅读(249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