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31815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牧雪吹箫
  • 谷一
  • pchenf
  • 南山2020
  • 末文
  • 胡谈

吴国在夷陵大获全胜,刘备败守白帝城。这时许多领将都要求乘胜追击,擒获刘备。孙权征求陆逊的意见,陆逊、朱然等认为,曹丕正在大量纠集军队,名义上是帮助吴国对付刘备,实际上内藏祸心。于是孙权决定立即撤军。没过多久,果然魏军分三路来犯。看起来,孙权部下的...

浏览全文 阅读(242278)

既然世界上的一切在庄子看来都一样,他为什么还要提倡顺世,顺应社会的要求,混迹于社会,做一个与他人无异的人?有论者说,“庄子通过对‘心斋’、‘坐忘’、‘吾丧我’的描述,使我们清楚地看出了他的‘顺世’论实际是以顺世反抗社会;通过对是非、彼此、爱憎的否...

浏览全文 阅读(242186)

对于庄子处世的态度,论者通常的评价是消极的、出世的。有论者说:“庄子的社会思想是消极厌世的,主张无为而超脱。”(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p。103)也有论者认为这一看法过于简单,如蒋锡昌先生说:“胡适云,‘庄子的哲...

浏览全文 阅读(241230)

庄子为人处世的态度,似乎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方面:一个是完全的出神状态或所谓“坐忘”,完全逍遥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一个是完全的溶入社会,完全顺应社会的要求。庄子多处描述了这种出神和逍遥状态:“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不食五谷,吸风饮...

浏览全文 阅读(240107)

清乾隆三十三年,京城。虽说立秋已经过了大半个月,眼看离白露没几天,这天气反倒热得邪乎,让顺顺溜溜躲过三伏天的京城人空喜欢一场,领略到秋老虎的厉害。在没有防备的时候,这天气的酷热更让人难耐。不光是热,气温高,而且闷,跟蒸笼似的。不但白天骄阳似火,晚...

浏览全文 阅读(241523)
我的大串联经历 2019-05-21 09:40

(这是好友晓江读了我的《斯人独行》后,给我讲的大串联经历。——黄忠晶于2019-5-20)忠晶兄:《斯人独行》已拜读,原来你从来都是天马行空啊!我也去过北京,去的时间大概跟你差不多,大约是1966年10月底、11月初的样子。由于父亲的所谓“历史问...

浏览全文 阅读(245589)

三国时期,吴国两次讨论丞相人选,群臣都推举张昭,而孙权两次都否决了他们的意见,先是任孙邵为相,孙邵死后,又任用顾雍为相。从后果看,孙权对他们的任用是得当的。特别是顾雍,其相才足可同诸葛亮相媲美,史有定评。他为相十九年,吴国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功莫...

浏览全文 阅读(237945)

曹操在解决了袁氏父子后,旌麾南指,刘琮投降,刘备败逃。风闻刘备往投孙权,曹操的众谋士都认定孙权必杀刘备。孰知孙权不仅没有杀刘备,还联合他同心抗曹,在取得赤壁大胜后,应刘备之请,把荆州要地借给了他。曹操听到这个消息,本来正在写字,惊吓得把笔掉落在地...

浏览全文 阅读(237721)

孙权作为雄略之主,表现在他具有多谋善断的特点。多谋和善断是两个方面的素质,能完满地结合在一个人身上殊为不易。他名权字(仲)谋;权即随机应变的能力,也就是决断的能力,谋即多思,富于策划。他的名字也反映了这个特点。孙权可以说是名符其实。从政者中有一种...

浏览全文 阅读(237684)

孙权晚年在作重大决断时曾有失误,但有时头脑又很清楚。如步骘、朱然等诸大将各自上疏说蜀国背弃盟约与魏国勾结,并举了从蜀国回来的人报告的许多情况,最后说事情已经十分明显,不要再怀疑了,应该做好防蜀的准备。孙权仔细分析了他们的报告,将人心比己心,最后得...

浏览全文 阅读(23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