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44767
    2023-11-09
  • 文/王小波诗不光是押韵,还有韵律;散文也有节奏的快慢,或低沉压抑,沉痛无比,或如黄钟大吕,回肠荡气——这才是文字的筋骨所在。我念过文科,也念过理科。在课堂上听老师提到艺术这个词,还是理科的老师次数更多:化学老师说,做实验有实验艺术;计算机老师说,编程序有编…[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729
    2023-11-09
  • 文/(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我一眼就把他认出来了,那是1957年巴黎一个春雨的日子,他和妻子玛丽·威尔许经过圣米榭勒大道,在对街往卢森堡公园的方向走去。他已经59岁了,体格壮硕,想不看见都不行,他无疑想表现出粗犷的味道,可惜没有给人这种感觉,他的臀部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747
    2023-11-09
  • 文/林清玄警察广播电台在父亲节前夕,举办了一项演讲比赛,对象是警察的儿女,演讲的题目是“我的爸爸是警察”。我的一位作家朋友应邀去担任评审,结果他发现所有的小朋友谈的都是父亲的辛苦、父亲的伟大、父亲的付出,以及父亲对社会的贡献等等。一直到比赛结束,竟然没有听…[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906
    2023-11-09
  • 文/莫言我猜想,当年曹雪芹曾经爬上过香山观赏过红叶,纳兰性德也上去过,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也上去过。周作人在那附近的庙里住过很长时间,写出的文章里秋气弥漫,还有一股子树叶的苦涩味道。据说北京的秋天最像秋天,但秋天的北京对于我却只是一大堆凌乱的印象。因为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668
    2023-11-09
  • 文/故宫博物院皇帝们的亲耕活动,有时看起来更像一场皇家『发布会』,但却成功地把提倡农耕、鼓励生产的精神,告诉了全天下的百姓。在古代,让百姓们吃饱穿暖是每个皇帝都要面临的头等大事。因此农耕这件事,即便是日理万机的皇帝,偶尔也要身体力行,客串一把,为天下的百姓…[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778
    2023-11-09
  • 先父在时,说教总趁机会,不轻易出言,想是怕坏了我学习的胃口。除非我问到了关隘上,他知道我有了主动求知向学的兴趣,才肯仔细指点。那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无意间翻看了书橱里的几本风渍书,纸霉味腐,蛀迹斑斑,字体粗黑肥大,个个都认得,可是通句连行,既不会断读,…[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701
    2023-11-09
  • 文/祝勇01《上阳台帖》所说的阳台在哪里,我始终不得而知。如今的商品房,阳台到处都是,我却找不到李白上过的阳台。至于李白是在什么时候、什么状态下上的阳台,更是一无所知。查一下《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发现《上阳台帖》(书中叫《题上阳台》)没有编年,只能打入另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306
    2023-11-09
  • 文/李舒对我来说,旅行途中忽然胃口不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尽管它很少发生。一个连看见食物模型都会流口水的姑娘,在过街时看见对面大屏幕里的牛排下锅嗞嗞冒肉汁的画面,走过的女孩身上残留着烧烤的气息,风吹过转角处烤红薯的味道……可是这些忽然都激发不了我任何欲望。…[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450
    2023-11-09
  • 文/彭家河我曾经想看到风的形状,可它形无定式、来去无踪;我也曾想捕捉风的味道,可是风静隐于虚无之中,风动,带来的却是他处的味道;我也曾琢磨过风的声音,才知道风本无声,只是有许多声音都被风一路带来又一路带走……在我离开农村进入小县城之后,仿佛进入一个听觉和味…[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447
    2023-11-09
  • 文/张金凤夜读古籍,得一佳句,“拂石坐来春衫冷,踏花归去马蹄香”,颇为心怡。典故来自史上著名的三苏家庭。一次苏洵在家宴客,限以“冷”、“香”二字为联做对,并先出一联为:“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苏轼当场吟出一联:“拂石坐来春衫冷,踏花归去马蹄香。…[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488
    2023-11-09
  • 文/崔向珍画作中的白鹭看得多了,很自然地就吟诵出“西塞山前白鹭飞”和“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千古名句。因为有了画作和诗句的双重诱惑,深埋在心底的欲望忽然就如春雨后的竹笋一样冒了出来,蹭蹭地拔着尖儿往上蹿。早期的画家多喜欢将芙蓉、垂柳和白鹭一起入画。三两支开得正…[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430
    2023-11-09
  • 文/程毅飞季节不慌不忙,总是按着它的脚步行进着,走过春,越过夏,再穿过惬意的秋,就进入了立冬。立冬一过,气温陡然下降,北风也跟着忙碌起来,使出浑身力气把树叶吹落,也试图将田野清扫干净。这个时候,雪里蕻出现了,它不畏雪寒,在房前屋后的沟台地里青盈茂盛,给日益…[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450
    2023-11-09
  • 文/姚中华//高原行//踏上高原,高度是一种诱惑。蓝天刷屏了我的双眼,朵朵白云触手可及。而远处,依然有群山矗立成亘古的疆域,展示着雄浑的身影。戈壁,有羚羊跑动,拖出一道道苍凉的底色。高寒缺氧的草地,山花依然开得灿烂,抚慰着正午的阳光。一只鹰,在天葬台上盘旋…[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499
    2023-11-09
  • 文/刘梅花凉州每一样食物,都有浪漫情味,都有古风,是人间清味。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这首《凉州词》,气势非凡、豪情悲壮、场面宏大。宴席,葡萄美酒,夜光杯。琵琶,沙场,一醉方休。单是想象一番,就足够激情万丈。不过…[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579
    2023-11-09
  • 文/毕淑敏人间太喧嚣了。我们已经忘却了露水凝结的声音,花蕊伸展腰肢的声音,清风吹皱春水的声音,蚯蚓翻地促织寒鸣的声音……初到南极,你以为冰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纯白。看得多了,才发现南极冰的奥妙。冰川渗出幽蓝,如梦如幻。南极的冰,为何有如此妖娆的湛蓝?在中国…[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977
    2023-11-09
  • 文/苏南黄昏时分,祖母身披落日的余晖从山上归来。绚丽的云霞在天边慢慢飘荡,暮春的燥热已渐渐褪去。篮子里的忍冬花被倒进簸箕里。我从院子里飞奔过去,将忍冬花的身体摊平,不让它们因为相互挤压而发热。我顺手捞起一朵已经盛开的忍冬,轻轻地抽出细洁柔嫩的花蕊。花蕊上坠…[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570
    2023-11-09
  • 文/(瑞典)波·R·汉伯格电车就要来了,爸爸坐的电车……秋天开始的时候,我和妈妈搬到了这座小城。从那以后,我一直都没有见到过爸爸。不过,今天我可以和爸爸在一起过一天。“你听到了吗,狄姆?焦尼来之前,你待在这里不要动!”妈妈说完,把我留在站台上就走了。我的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513
    2023-11-09
  • 文/阿拉腾格日勒“人生至纯的快乐,往往是在对童年的回忆中……”许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或是哪一人如此说过吧。——题记01“非得搬走呀?”母亲这样问道,“四年都搬了两次家了,这两个破柜橱子都要散架了。”“工作需要,还有上级组织的指示,你让我能咋办?!”“不行咱就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537
    2023-11-09
  • 文/李佳明李佳明,1975年出生于新疆库尔勒,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硕士。父亲今年八十一岁了,已经直不起腰,伴随着帕金森不规律地颤抖。话越来越少,但他喜欢慈祥地长时间地看着你。这是我第一次写自己的父亲,把飘在记忆空气中的点滴画面,化…[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594
    2023-11-09
  • 文/婉兮01在火车上遇见一个男孩,约摸十七八岁,皮肤黝黑,眼神清亮。也许是见我在看书,他主动开口和我攀谈:“姐姐,你去哪里?”我这才知道,他是外出求学的大学新生,平生第一次出远门,独自一人拖着行李箱从西南奔赴祖国心脏。“第一次出远门,父母放心你一个人吗?”…[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