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穗【适用话题】深入思考求真与作伪快餐式阅读当下,各类经济学书籍充斥各大书店显眼的位置,身边的人所谈论的话题多多少少也都会涉及于此。但当把这些书买回家之后,看到厚厚的内容和天书一般的专有名词,大多数人都会望而生畏、止步不前。和身边的人聊天时,听到几位“大拿…[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寒风凛冽的时候就围在暖洋洋的炉火旁烤着红薯人在冬天总是没有距离|汪国真《人在冬天》到了冬天的早晨心就開始雀跃想高声大喊想过清洁又健壮的生活|[日]高村光太郎《在冬天早晨醒来》冬天如何收集那么多层的蓝?为什么树丛褪尽衣裳只为等候冬雪?|[智利]聂鲁达《疑问…[浏览全文][赞一下]
【适用话题】心存敬畏向往美好童年成长相信希望在我的童年生活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饥饿和孤独外,那就是恐惧了。我出生在一个闭塞落后的乡村,在那里一直长到二十一岁才离开。那个地方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有了电,在有电之前,只能用油灯和蜡烛照明。蜡烛是奢侈品…[浏览全文][赞一下]
国学泰斗饶宗颐教授说:“我做学问,是什么书都看。”治学,很多时候要靠触类旁通。这样,才会容易创出新观点。什么书都看,正是增加触类旁通的机会。有很多知识,表面看是一点联系都没有,全不相干。可是,不少时候,把毫不相干的事放在一起,就会有发明。所以,我很赞成青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寒冬”中有希望张桂梅老师在信里讲述她经历过的人生“寒冬”,也曾因失去美好而痛苦,看不到明天而迷茫,但她坚信“寒冬”中必有希望。一年有四季,人生有顺逆,遇到磨难要学会接受。秋叶会落,春花会开,挫折只是暂时的,希望却是永恒的。成长若遇暗夜,我们心待朝阳。(特…[浏览全文][赞一下]
[英]克里斯蒂·沃森【适用话题】职业道德敬业择业生活经验有人在看到护士时,似乎觉得“我也能干这个”。但是我知道,当真的面对一个病痛缠身或者濒临死亡的人,他们就不会轻视护士这份工作了。我在英国东南的一个小镇长大,爱读书和学习。很小的时候,我的理想就是将来要当…[浏览全文][赞一下]
博士老青年【适用话题】美与丑多元审美新型社交方式淘宝“丑东西大赛”受到热捧,被赞“可爱”,说明这种“丑东西”跟那些“丑东西”是不一样的。首先,它没有以丑为美、自诩很美,而是自黑得很彻底,就是“丑东西”,“丑”也有它的用处和拥趸。然后,它没有在涉及公共审美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金雨小编:在Z世代个性文化影响力持续破圈的当下,究竟什么才是年轻人最喜闻乐见的风格与领域?这个问题似乎始终没有定论,不过在如何聚焦大众极度分散的注意力方面,品牌们倒是都称得上行家。随着2021年尾声的到来,“淘宝丑东西”大赛再度出击,延续着2020年的热度…[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新房是超聲医学领域享誉全球的先驱者,是拥有“世界超声医学历史先驱者”桂冠的第一位华人,曾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他被国际心血管超声协会授予“现代超声心动图之父”的称号,并被赞为“中国的菲更鲍姆”(菲更鲍姆:世界超声医学界领军人物)。1934年,王新房出身…[浏览全文][赞一下]
柴瑞峰,中国电信内蒙古呼伦贝尔分公司莫尔道嘎支局支局长,常年带着身处同一片大好河山的战士们在雪中跋涉,他牢记“身后即是祖国”这几个字,并将它们写进了每个脚步踏过的雪窝里,印在了碾过冰包的车辙上,他从此“没想过离开”。“我永远是一名党的通信兵”,这是柴瑞峰无…[浏览全文][赞一下]
“如果你在岛上站过一次夜哨,听过角屿岛上的一次浪花声,看着对岸祖国的万家灯火,我想你大概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拼命的守护是一种本能。”祖国海防线上的“东南第一哨”角屿岛守护人邓国涛如是说。2021年30岁的连长邓国涛,个子高,脾气大,眼睛一瞪战士们都怕他。由…[浏览全文][赞一下]
“不要给我截肢,我还要拿枪……”这是一个被炸伤的特警的请求。2015年,新疆和田墨玉县有关部门在处置一起暴恐案件时,特警张晨阳带领突击组主动增援。他正在装甲车上搜索观察时,一枚爆炸物顺着射击孔落入车内,为掩护战友,他接住爆炸物便往外拋。一瞬间,爆炸发生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文炎新闻回放>>2021年12月20日,浙江省杭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发布公告,公布了对网络主播黄薇(网名:薇娅)偷逃税的处理结果:黄薇通过隐匿个人收入、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进行虚假申报偷逃税款,被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浏览全文][赞一下]
新闻回放>>2012年12月,某短视频平台2岁孩子还穿着尿不湿就下厨房做菜的视频引发网络关注,“网红儿童”这一现象再次被热议。早在2020年,吃播博主“佩琪”年仅3岁就被父母喂到了70斤,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满,众多网友投诉了佩琪的吃播账号后,相…[浏览全文][赞一下]
严君人物时事速递>>“科技兴国”是历史的启迪和时代的感召,它的首提者物理化学家卢嘉锡是中国原子簇化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在结构化学、核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多种学科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卢嘉锡于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浏览全文][赞一下]
赵彦秋人物时事速递>>2021年12月21日,桂林三金董事长邹节明先生因病逝世,享年80岁。作为桂林三金创业史的灵魂人物,邹节明被誉为“西瓜霜大王”。在他的推动下,桂林三金从一家落后的中药作坊小厂,逐渐成长为如今市值超百亿的上市公司。作为我国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高延青人物时事速递>>2021年12月15日,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影响2021年科学事件的十位人物评选结果,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工程总设计师、安徽籍科学家张荣桥入选,成为今年榜单上唯一的中国人,《自然》称张荣桥为“火星探索者”。素…[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学华人物时事速递>>2021年12月18日,和病魔抗争两年后,年仅40岁的三亚水稻专家袁经天走了,家属决定捐献器官——袁经天的双肾留在了广州,肝脏被送往上海,挽救了3名生命垂危的病人。袁经天生前任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与项目管理中心副主…[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文炎人物时事速递>>当今世界,人工智能研究方兴未艾,而机器翻译被学术界视为人工智能研究皇冠上一颗最耀眼的明珠。作为我国计算语言学开拓者,冯志伟教授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从汉语到多种外语的机器翻译系统、世界上第一个中文术语数据库。2018年,他获…[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文炎时事引读>>2021年12月,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的高泽霞教授团队找到了控制鱼刺的基因,让“吃鱼不挑刺”这一幻想有望成为现实。消息一经发出,立馬引发全网热议,更有网友评论“这真是到能惊动‘懒人DNA’的程度了”“再也不担心鱼刺卡住喉咙了”…[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