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家庭是街坊来不及看橱窗后面的故事,那些《晨报》刊登的“最美”、“凡人好事”、“道德模范”,那一张张图片,图片上的人物,那一张张或沉静或微笑的脸色。但这有假吗?这些凡人所做的非凡之事!真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吗?所以听到一位面相怪异的老人,路过我们的志愿服…[浏览全文][赞一下]
许多时候,一个人对于自我的认识和感受,就像雾里看花一样,总是觉得自己是智者。因此往往会被自己的视觉的宽幅所限制,发现和感觉不到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行为的局限。记得是在三十多年前的一天,一个曾经当过乡干部的朋友,给我讲了他自己遇到的一件事情,多年以后的今天回想…[浏览全文][赞一下]
鲁钝生感言录71——说中美父母教育子女的差别一位在美国做了一年访问学者的大学教授,在谈及美国父母教育子女与中国父母教育子女的区别时,说了如下几种现象:出生前:美国父母注重准备一个婴儿房,房里备有各式各样的挂件与玩具;中国父母则注重给孕妇及胎儿补充营养。对待…[浏览全文][赞一下]
可爱的小孙子,你好。听说你临近中考,初中即将毕业,我们充满期待和惊喜。期待你取得好成绩,惊喜你又迈上了人生新台阶。人生就是不断努力拼搏实现自己价值的过程。你在人生道路上,走过了十五年头。回忆你成长的过程,我们有太多的感慨,也有很多的喜悦。从幼儿园、小学到初…[浏览全文][赞一下]
但凡读过书的人,大都知道杞人忧天这个故事。我查了一下百度,百度上是这样解释的:古代杞国有个人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自己无处存身,于是便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每天活在焦虑中。然后就有人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是没有空气的。你的一举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鲁钝生笔记70——说“度”鲁钝生有一女同事,做事极为认真,认真的有些过头,比如拖家里的地板,她会用抹布蹲在地上,一点一点地擦,擦一点就赶快在水盆中将抹布洗净,然后在擦,盆里的水稍稍一混,就立刻换水,百余平方米的居室,几个房间的地面擦一遍,一个多小时,累得腰…[浏览全文][赞一下]
早晨一上班,老板给莪一捆钱。莪非常高兴。因为以往,往往是轰隆隆一个项目开工,这样那样,热火朝天,手忙脚乱,从飞机上天到卒子过河,老板事无巨细,亲力亲为,面面俱到,唯独一字不提:钱。莪自二次破产以来,四海飘零,后来阴差阳错,满怀文字的浪漫在现单位端起数字的郁…[浏览全文][赞一下]
大概是在十年前的一天晚上,天下着沥沥细雨,正在家里看电视时候的我,一个朋友突然打来电话,电话那头的他,还没有说上两句话,就带着哭泣的声音。我不知道他遇到什么事情了,于是将电话挂断后急忙给他的老婆打电话。朋友的老婆接到电话后告诉我说:“刘哥,我和他在一起,他…[浏览全文][赞一下]
鲁钝生笔记69——做好人真难一日,读小学四年级的小孙子对鲁钝生说:“爷爷,做好人真是太难了。”“怎么讲?”鲁钝生问。孙子回答:“今天大课间的时候,我们一帮同学在一起讨论《西游记》,都说唐僧师徒四人都是好人,可他们遭了九九八十一难才成佛,可坏人就不一样,放下…[浏览全文][赞一下]
多灾多难的2021年,终于过去了。多少人,在中国经济进入下行道,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命运悄悄发生了变化啊。我也不能例外。在某一天,我任性地离职了,然后在家“赋闲”了几个月。在这个期间,我不敢懈怠,每天想着找各种出路,最后发现这个时代似乎已经抛弃了我这种“中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可可虽然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但这里的毛头小子个个愣头青,脾气火爆一点就着,动辄拳脚斗殴以争高低,人对他们有一通称“杆子”,松松就是典型代表。突然有一天,松松手机来了一条短信;“不服来斗!”“斗就斗,谁怕谁?”嗷鸡公也似的松松立马来到约定地点。却未待出手,一把…[浏览全文][赞一下]
鲁钝生笔记68——“奴才”另解记得十多年前,鲁钝生还没有退休,一天午饭,鲁钝生坐在餐桌前自斟独酌,妻抱怨说:“这家就是你的旅饭店,家里的事情你什么都不管,女儿、儿子我一手把他们拉扯大,都成家立业了,满以为可以松口气,可现在还得赡养老人,一点也不敢怠慢,我真…[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眼睛中的年味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是越来越近了,小孩子们越发蹦蹦跳跳,盼着“过年”穿新衣,有好吃好玩的。大人从孩子身旁走过时,便会随着心境复杂地说上一句:“小孩子望过年,大人望插田啊”。小孩只知道过年可以带给他们好吃好穿,大人就要望开春播种秋天收获了。现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翻玩手机就能发现,偶尔跳出那么一两句特有韵味的段子,有点儿意思。诗词歌赋,哲理短句,心灵鸡汤,每天都会有新鲜出炉,偶尔赶上有那么有点儿意思的,要么会心一笑,要么陷入冥想。无论岁数多大,活的多么通透,也会在随意的一句话里边,读出一点感悟,一份欣喜,一丝遗憾,…[浏览全文][赞一下]
鲁钝生笔记(67——力争高寿,但愿速死)一日,几位退了休的老友聚会,酒喝到浓处,话题难免涉及老年生活,说到失能老人,好几位一脸无奈,神情凄然。鲁钝生则不然,专注桌上好菜,举箸狂吃。一位警告曰:“少吃点吧,注意健康。”鲁钝生对曰:“且乐眼前一杯酒,莫问明日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写给渐渐老去的自己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锦瑟年华,稍纵即逝。过去种种,弹指挥间,留在昨天。多少欢喜,多少苦涩,不愿回忆,依然埋在时光微尘里。冥冥之中,注定青春与那岁月有染。不经意间,我们迈入了老年的行列!回首过往,少年的轻狂,壮年的沉稳,青春的挥霍,尽管留恋…[浏览全文][赞一下]
母校的变迁一个人失去了母亲,也就是失去了家。母校对学子而言,犹如母与子,当学子回母校寻根的时候,母校已经不在,那种茫然不知所措的失母之痛,油然而生。我多次经历过这种感受,面临母校,再无生气勃勃、喧闹而又幽静的校园,而只是一堆堆死气沉沉的断砖烂瓦,她永久性地…[浏览全文][赞一下]
鲁钝生笔记66——说“越名教而任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在《释私论》中提出来的,它是魏晋玄学的战斗口号,是“魏晋风度”的一面旗帜。名教者,等级名分、伦理仪则、道德法规、制度典范等;自然者,人的自然本性,原初状态。“越名教而任自然…[浏览全文][赞一下]
鲁钝生笔记(65——“一夜连枷响到明”)宋代诗人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其八》曰:“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田园诗,写得声情并茂,但鲁钝生每读之,总有一种别样滋味,这滋味缘于他的一段亲身经历。196…[浏览全文][赞一下]
鲁钝生笔记(64——水暖鱼肥,秋高鹿鸣)一位50多岁就退居二线的同事从外地来看望鲁钝生,闲聊中得知,他退下来就去了江西省,在女儿工作的一个地级市里居住。说到这几年做什么,他很神秘亦自豪地告诉鲁钝生,他住的那个地区很迷信,他觉得给人算命很挣钱,于是,他开始研…[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