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钝生笔记45——说当代新诗一日,几位中文教师谈到当代新诗,多数坦然,说读不懂,其中,有多年从教的中老年教师,也有刚毕业的汉语言文学硕士。问及鲁钝生,直言告之:“才疏学浅,多数读不懂,少数似懂非懂,故几乎不读。”面对当代新诗,鲁钝生是百分之百的圈外人,是彻…[浏览全文][赞一下]
鲁钝生笔记44——说老A鲁钝生有一老同事,小鲁钝生六七岁,才退休三四年,不宜直书姓名,姑且呼作老A。老A是下乡知青,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考入东北师大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师范学校工作。1980年代,师范是这座小城的“最高学府”,聚集了全市最优秀的一大批教师,可以…[浏览全文][赞一下]
算账老唐住院,女儿买了猕猴桃去看望他,老唐一见就对女儿说:好贵吧?女儿一听就烦了。于是说,爸爸,我跟你算一笔账咯,你听了之后再说好不好?就拿你这次住院来说吧!你这次住院,要给医院护工费、药费、检查费等,这些费用足够让你买100多斤猕猴桃吃了。你平日外出,首…[浏览全文][赞一下]
人虽然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其实,做人也是很难的一件事,尤其是做一个真正的人和好人。我之所以认为做人是一件很难的一件事,是因为我认为人与其他动物不一样,做了人就要想问题,遇到事要问一个"为什么?",而不是像其他动物一样,仅仅是为了肚子里面有没有东西就可以了。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龙小倩.龙小翠是双胞胎,长得漂亮,龙小倩比龙小翠先出生两个小时姐姐,龙小翠妹妹。姐妹俩相似,扎两个辫子,穿的鞋子.衣服裤子一模一样,村里人分辨不出哪个是姐姐,哪个是妹妹,老是张冠李戴叫错,把龙小倩叫成龙小翠,龙小翠叫成龙小倩,弄得啼笑皆非,只有她们的父母分…[浏览全文][赞一下]
鲁钝生笔记43——洗头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全国大小城市、各级政府都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和创造宽松社会环境,使出各种招数吸引资本,力图做强本地经济。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好招法多多,但不良招法亦不少,洗头房便是一例。所谓“洗…[浏览全文][赞一下]
鲁钝生笔记42——两首情诗1999年初秋,一对新婚小夫妻请几位朋友吃饭,鲁钝生应邀前往。酒过三巡,耐不住大家威逼利诱,小两口借着酒兴,敞心扉乐道了初恋的不少细节,听来远胜于优美的热恋故事。女孩温婉,如柔柔一脉春水,点点滴滴润泽男孩心田;男孩阳刚,似红红一盆…[浏览全文][赞一下]
近日来频频读到老哥老姐撰写的回忆,那洋洋数千字的详述的确是过来人的心迹。作为年逾古稀的吾辈,若能将往事抽丝剥茧,找出对当下的启迪,不啻立起了旅途的路标,亦可为后人借鉴。但,如若只是原封不动地复制当年,且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地细数当年的蛛丝马迹,通篇充斥着自誉…[浏览全文][赞一下]
身边卖菜人买菜过程中,我接触了不少卖菜人,感受到他们生活的忙碌,艰辛,了解他们真实的卖菜生活;尤其是那些来自农村的卖菜者,他们的淳朴,厚道,我在感受他们的艰辛的同时,更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的泥土的气息。一今天我早早起床,从岔河一直骑到县城益寿路二菜场,卖菜。…[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们总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放肆情绪,却忘了自己的故事里也有着别人的小思绪。我们总说岁月如故眉眼如初,可是我们忘了时间老人,它常常令人窒息,万劫不复!小时候总觉得糖最好吃,也不会吃腻,可是长大后才发现,糖不是最好吃的,也不是不会腻,什么都可以改变!口味变了、笑容…[浏览全文][赞一下]
鲁钝生笔记41——小时候过年小的时候,鲁钝生非常盼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才能吃到馒头、饺子、肉和鱼,才能看到秧歌和跑旱船,偶然还能吃到一串冰糖葫芦。那是经济短缺、文化贫乏年代,能吃上几天好的,能有热闹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孩子们都盼过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会说话的你看起来真美一个人说话既能看出他的学识与涵养,又能体现出他的综合素质和修养问题。我们常常看到,本来好端端的一个场面,其中某人突然喷出一句话来,把所有的人都喷晕了,结果不欢而散!但他自己也许压根没有想到是怎么回事。历史上因为不会说话而失败的事例太多,…[浏览全文][赞一下]
鲁钝生笔记40——小诗八首翻阅旧日笔记,从多首胡诌的“诗”中,挑了几首自己过得去眼的,录于次。老实说,鲁钝生不懂诗,更不会写诗,只是记录了当时的心境,没什么意境和韵味,让诗人们见笑了。云朵冰清几近透明玉洁温润含香缓缓地、轻轻地从遥远的湛蓝飘来是袅娜的天使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爱玲那么一个才女,遇上渣男胡兰成,即是低到尘埃里,也没有换得胡兰成一心一意的爱。她的善良终是被辜负。女人的一生,若是遇不到一个品德能力兼优的男人,就一个人过吧!别付出了全部,最后却遍体鳞伤,骨子里坏的人,是很难改好的,他(她)没有做人的原则和底线,为了自…[浏览全文][赞一下]
鲁钝生笔记39——偶感录一:十则一点说明:所录偶感,大都是在岗期间,给学生讲话或与学生个别谈话时说的,事后觉得有点用处,便记在笔记里,今捡其一二录之,以后陆续所录,均如是。1、冰雪覆盖的严冬大地里藏着春的消息,挫折和逆境中孕育着新的生机,只要希望在,路总会…[浏览全文][赞一下]
小时候,能填饱肚子就已经是福了。那时候,没有菜,要么腌个辣椒,姜丝,要么锅里面丢个红薯叶吃,就是一顿饭。馍经常就是红薯面馍,想吃一个白馍那是空想。鸡蛋都不舍得吃,要用来换盐吃。那时候,没有小吃,花生就是小吃,黄豆炒熟爆香就是小吃。没有电灯,照明就是煤油灯。…[浏览全文][赞一下]
摇摇欲落的北斗“人是自己最好的医生。”这话是有道理的,也是意识与肉体的辩证哲学的有趣有深意的传言吧。一颗牙齿的经验,如果得以研究,不说涉及心脏,单单扯到年龄,于法医是一门科学,于我可以是个教训。几年之前,不,是十几年或二十年前,左腮一颗槽牙不觉之间脱落,那…[浏览全文][赞一下]
鲁钝生感言录38——说男女平等说到女权和男女平等,鲁钝生一向认为,社会发展到今天,女性的社会地位显著提升,当今已不是男权主导的社会,男女基本是平等的。不过,自母系氏族解体以来,男权社会绵延数万年,虽退出历史舞台,但其消极影响尚在,强调男女平等,亦有必要。现…[浏览全文][赞一下]
鲁钝生笔记37——学点哲学鲁钝生经常尴尬,常被人弄得支支吾吾,不知所措,究其原因,主要是肤浅且感性,有点小情境就振奋,一振奋就“忽悠”,待人追问起来,就傻眼。一次,一群师范毕业生聚会,请了当年的老师鲁钝生,发表感言时鲁钝生建议说:“努力把生命提到哲学的高度…[浏览全文][赞一下]
更名声明近日觉得,本人随机陆续写的一则则文字,并非都是感言,其中多有记人记事,均冠以“感言录”不妥,故从即日起,将“鲁钝生感言录”更名为“鲁钝生笔记”,特此声明。鲁钝生二0二0年六月七日鲁钝生笔记36——2021年清明节感怀清明节前一天,鲁钝生驱车回柳河老…[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