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忌和贪婪是天生的,对于成事者一生的日常,我们如何面对它们反而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如何正确管理妒忌和贪婪,才是一生的修行。我的母亲大人——这位八十多岁的“大飒蜜”,大到国情舆论,小到垃圾分类,总有些许看不惯的地方。我问她:“你已经这么大岁数了,你为什么还有这…[浏览全文][赞一下]
如今,很多人无论何时,都要刷刷手机,不刷就觉得不安;可只要一刷上就停不下来,刷完又后悔什么也没干,但没过一会儿又心痒难耐……如果你也是如此,那么很不幸地告诉你,你很可能已经“手机成瘾”了。既然都上瘾了,那此人肯定非常喜欢玩手机吧,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杜伦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许多人到晚间不肯睡觉,归根结底,是因为白天没玩够,还想找点什么来补偿。“这一天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好容易能做会儿自己,玩会儿,才觉得不算亏。”这很正常,也是心理健康的必需。人是得有点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娱乐,才会觉得日子过得下去的。我很喜欢举的一个例子:古龙…[浏览全文][赞一下]
讀书的时候,有一件事情让我感到很困惑。每当我们班上考试考砸了,在全年级垫底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总会说,他早就料到会发生今天这一切,我们这种学习态度迟早会出现问题的……于是我想,他发现问题时干吗不早早纠正?在我成年以后,发现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当股市出现大跌,收…[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最近读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的书《被讨厌的勇气》,里面提到一个说法,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为什么烦恼?因为你总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你的所有动作,都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你做的所有事,都会考虑别人会怎么看,你每天小心翼翼,讨好别人,害怕不被喜欢,听不得半…[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一有空就去游泳馆游泳。每次一边游一边都会想些事情,比如村上春树的小说《游泳池畔》中,主人公在游泳池说的那些话——“他对将35岁生日定为自己人生转折点仍然毫不动摇。只要他有意,是可以让死一步步远离的,问题是长此以往,自己势必迷失明确的人生转折点……某日忽然…[浏览全文][赞一下]
“人”这个字,一撇一捺,简单两笔,却耐人寻味。前半生如同上坡,唯有目标坚定,挥洒汗水,才能到达山顶;后半生如同下坡,主动卸下包袱,心态放松,自然走得轻快从容。人生的幸福,一半要争,一半要随。前几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阿荣,他已经住院快一周了。阿荣是个能干…[浏览全文][赞一下]
《史记》中有两则吃鱼的故事。一则是冯驩(huān)客孟尝君的故事。冯驩(《战国策》等文献多写作“冯谖(xuān)”)听说孟尝君招贤纳士,就衣衫褴褛地去投奔。孟尝君把他安置在比较低级的住所里,但这个穷困潦倒的冯先生对自己的待遇相当不满意,于是抱着草绳缠着剑把…[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曾經“死”过一次我曾经“死”过一次,起因是十多年前那次被误诊为癌症。当时我在医院的肿瘤病房整整住了三个月。因此,我能够非常真切地体会到一个癌症病人在生命最后时刻的那种希望与绝望交织的挣扎,以及给亲人带来的巨大痛楚。从那以后,我开始思考死亡的事。在最后被确…[浏览全文][赞一下]
《生经》有一则《我所鸟》的寓言。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大香山,满山遍野长满了各种药草。山里的荜茇树上,住着一种鸟,名叫“我所鸟”。每当春天药果成熟时,上山采药的人可说是络绎不絕。这时,我所鸟总是悲鸣着:“这山是我所有!这药果是我所有啊!我的心实在痛苦,你们为…[浏览全文][赞一下]
少年看武松,莫生傲气武松是金圣叹眼中的“完美人物”,他豪气干云,傲气十足。然而,年轻时的武松,就是因为傲气太盛,没少吃苦。武松在清河县酒醉伤人后,为躲避官司,无奈来到柴进府上避难。但就算是寄人篱下,他依旧没有收敛自己的傲气。有一次,武松喝醉了酒,见庄客们对…[浏览全文][赞一下]
康熙年间,登州府来了一位乞丐。与其他乞丐不同,他虽然衣衫破烂,但无论衣服还是头发,总是清洗得很干净。乞讨的时候,他只是摆个碗等人施舍,自己从不出声乞求,低头拿着一根木条在地上写写画画。城中有位姓刘的富商,看到了这个乞丐,感叹他必定来历不凡,便邀请他到家中做…[浏览全文][赞一下]
年度体检时,妇科大夫照例詢问了上次月经时间。记不真切,拿出手机来查找,微信小程序里有记录。工具的好处是可以实现“认知卸载”,让大脑从记住一些琐事中解放出来。体检机构的大夫开始抱怨:怎么你们每个人都一刻不停地拿着手机,之前还有个人从检查床上摔下来了……我尴尬…[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直以来,我都有不定期清理微信朋友圈的习惯。唉!没有办法,好些家伙加了我的微信之后,就静静地躺在我的通讯录里睡大觉,连寒暄一句都找不到打扰的理由。我们存在于对方通讯录里的意义,只不过是可以看看彼此的朋友圈,满足一把窥私欲,仅此而已。说起来,许多的微信朋友,…[浏览全文][赞一下]
人生中的“小确幸”之一,就是在一次争吵中大获全胜。把对方怼到哑口无言的那一刻,欣赏着他气急败坏的样子,你依旧面无表情。但在场的各位都知道,你在狂笑。而相对地,一场吵架中气焰逐渐熄灭的一方,会在结束后的某个时间、某个地点,不止一次地深刻反省:为什么我没发挥好…[浏览全文][赞一下]
好友阿轩通谙多国语言,大家谈起他时,都竖起拇指,赞誉有加,称羡不已。阿轩热爱写作,曾经出版两部诗集。他任职于旅游局,负责文字宣传。他与异乡异国的游客广为接触,对于语言学习萌生了兴趣。从30岁开始,他在工余之暇出了狠劲埋头苦学,学上三四年,便能掌握一国语言。…[浏览全文][赞一下]
看了陈建斌陆毅于和伟、康凯等人主演的九十五集新版《三国演义》后,尤其是在了解张飞的人物性格刻画上,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理解。自己老是联想到我们老家的人们常常提到的一种叫“二杆子”的人。于是,便将这一想法以此文记之。“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话在生活中,的确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声势浩大的长平之战后,秦军进而围困赵都邯郸城。在邯郸“旦暮且下”的危局下,和赵国平原君有连襟关系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与平原君里应外合,一举赶走了秦军,邯郸解围。“有德于人,愿忘之也。”赵孝成王对信陵君的感激无以言表,平原君赵胜和赵孝成王亲自到边界迎接。一路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段子:一个姑娘上了高铁,见自己的座位上坐着一位男士。她核对自己的车票后,客气地说:“先生,您坐错位置了吧?”男士拿出票,大声嚷嚷:“看清楚点,这是我的座位,你瞎了眼吗?”女孩仔细看了看他的票,不再作声,只是默默地站在他的座位旁。一会儿,火车…[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理解,歇后语是一个地方或地区,人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观察和总结后所创意出来的一种丰富和表达语言的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譬如,在我的老家那老人们在批评某一个人做事有始无终的习惯与做法时,常常会说一句歇后语的话:“鸡公屙屎———头截硬”!那…[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