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拿来两节小竹枝,问我们有什么区别。就是两小节竹枝,长短差不多,粗细差不多,色泽差不多,形状也差不多。看来看去,没啥不同。朋友拿起一节竹枝,说,这是一节竹枝。我们笑了,这不是废话吗?又拿起另一节竹枝,说,这是一只昆虫,竹节虫。竹节虫?怎么可能,它不就是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读书的时候,有个女代课老师刚从师范出来实习,年纪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她的口头禅是“你们这一代人”,从讲台上望向我们那种老气横秋的眼神,就像一个已经抵达沙滩的前浪,在用一种超然的目光注视着仍在奋力推进的后浪。多年以后,我逛书市时偶然看到这位老师,她已经不教书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1钱根本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好赚。可能我们看惯了李佳琦一秒钟卖掉几百万元销售额的口红,看惯了薇娅1分钟卖掉了86万斤大米,20分钟卖掉814套房子,年入20亿元,甚至连半路出家的罗永浩直播带货首秀也有1。1亿元的销售额,董明珠也交出了从23万上升到3.1亿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M君创业超过20年,做的是文化传播数字营销产业,过去是我的领导,自我出来后,这些年也处成了朋友。一日,他邀我小聚,因为口罩的原因,户外虽天地广阔,细想竟无适宜之地,遂干脆“冒险”去了他家里。他一个人在家。进门还是换了鞋,寒暄之后,我就径直坐在了餐桌旁。桌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群雄争霸的三国时期,有这样一位旷世奇才。年轻时,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壮年时,他安定南中,北伐曹魏。在和强大敌军交战中,他用兵如神,战绩显赫。然而,他壮志未酬的人生定格在53岁那年,死于军中,至死都未能兴复汉室,留下无尽遗憾。他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回顾他…[浏览全文][赞一下]
老鼠是聪明的,面对食物,它们会先派一只老鼠去验毒:有毒,顶多毒死一只老鼠;没毒,老鼠们便可共享一番美味了。那年,我住在乡下,按照邻居教给我的方法,一夜之间竟毒死了十几只老鼠。邻居告诉我:用一只结实的小木箱,里面装有拌有毒药的玉米,再加以密封,然后小木箱外撒…[浏览全文][赞一下]
冰,觉得自己十分的高贵,无论是自己身世还是自己的身姿以及自己的修养。因为,冰经常听到人们拿自己作比喻,有着与那柔弱的水不一样的品质:冰清玉洁!正是因为如此,听到人们常常提及夸赞和拿自己作比喻后,久而久之使得冰看到水之后,总是显露出一副鄙视不屑的样子。一天,…[浏览全文][赞一下]
这件事曾经残酷地摧毁了我到目前为止,我的生命被分成了两个部分:20岁之前和20岁之后。19岁那一年,我最好的朋友得了肝癌。那是我第一次如此真实地感受到死亡的存在。当时,她在荷兰留学。在荷兰,安乐死是一种合法的行为。因为已到肝癌晚期,病魔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她…[浏览全文][赞一下]
人生是要“如锥在囊”,但不可久处于暗处。战国时的毛遂就是这样一个范例。毛遂最初只是赵国平原君门下一个极为普通的门客。说他普通,是他到平原君处已三年了,平原君却根本不知道有他这么一个人。但毛遂毕竟是一个心有志向的人。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浏览全文][赞一下]
不知道哪位聪明人发现的:天地间万事万物,能取“上半段”最妙。譬如花是从含苞待放到正开是最妙,何必看到凋谢飘零?大厦从落成开张到一片盛景,多好?何必看到破落修补,直至蔓草丛生?连一件衣服,也是“新三年”最妙,到了“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褴褛难看啦。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有一年和朋友同游岳麓书院,来到半山一方池塘跟前,我看着池中一条静止不动的金鱼,以为稀奇,半天过后甚为感慨地对朋友说:“这条鱼真怪,我看它半天了,还是一动不动。”朋友莞尔一笑:“也许它也觉得奇怪,这儿有个人,半天一动不动。”我想想,也是。很多时候,我们更多地…[浏览全文][赞一下]
有一位记者朋友,他在深圳打拼,辛苦得不得了,有时候两天才能睡觉四个小时。我就问他:“你到底追求什么?你有什么梦想?”他的回答是:“我想有很多很多的钱,非常有安全感,然后无所事事地生活。”我当时笑了。因为太巧合了,多年前,我也跟他一样说过这样的话。我确信我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盛唐的诗仙李白写过一首《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幽人是谁,不知道;为何而醉,不知道;明天你是否还会再来,不知道;抚琴又会是什么曲目,不知道……这是一首没有任何确定时间人物地点的诗。甚至也可能是青…[浏览全文][赞一下]
小时候课本里面有个故事,是欧阳修写的《卖油翁》。就是讲一个射箭的人很骄傲,遇到一个卖油翁,卖油翁在油瓶口放了一个铜钱,然后一勺油倒下去,油从钱孔中穿过,一点都没有溅到铜钱上。射箭的人很惊讶,卖油翁说了一句话:“无他,但手熟尔。”如果你有过穿针引线的经验,你…[浏览全文][赞一下]
曾有歌词说: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哲学家也说人天生是社会的动物,理论上都喜欢扎堆凑热闹。早在战国时的孟子就提出了这个问题: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当时齐宣王回答说:“不若与众”,大家一起比较开心。可是当谈到人口爆炸、大都市膨胀时,大家又都很恐惧,比如东京涩谷…[浏览全文][赞一下]
庄子是拥有大智慧的人,他教育人的方式也很独特。他不喜欢枯燥的说教,而喜欢讲段子,不仅讲有关人的段子,更喜欢讲有关动物的段子。庄子的笔下,更像是一个动物的世界。他所关注的这些动物,偏偏人模人样,甚至比很多王公大臣更像人。庄子构建起了一个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浏览全文][赞一下]
几乎是一鼓作气地看完金惟纯的著作《人生只有一件事》,心里安静了许多。其实在这之前,我沉郁了好几天了。心里林林总总装了许多的失望,有工作的,有朋友的,也有家庭的,生活的等等,几乎对一切都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致于一切都无所谓了。朋友戏称,这是每个人都有的“例假”…[浏览全文][赞一下]
清明在家闲翻,在儿子房间的书架上发现一本书,名叫《人生只有一件事》,非常契合我的心意。因为近来正为自己人生的“聚焦”而苦恼,先不说断舍离的勇气,单是锁定目标,就举棋不定。书是中国台湾“第一才子”金惟纯写的,是他十多年来学怎么活的学习笔记。看起来都是一个个小…[浏览全文][赞一下]
日前去青岛崂山太清宫,导游没有急于带我们去看“三宫殿”和“崂山道士墙”,而是先讲起了这里的树木。她一株一株地指给我们看:这一棵是黄杨,已经140多年;这一棵是紫薇,已经310多年;这一棵是侧柏,已经710多年;这一棵是银杏,已经1010年;还有这一棵,叫圆…[浏览全文][赞一下]
夜郎侯你好,当初,从《史记》里读到你,你问汉朝使者:“汉孰与我大?”当时,我也真心地嘲笑过:哈哈哈,井底之蛙,夜郎自大,傻瓜啊!世事渐明,开始重新读过去囫囵吞枣读下去的旧书,《论语》《资治通鉴》《曾文正公嘉言钞》《史记》。再读到你,第一,觉得你冤枉。想当初…[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