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传统文化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运用——基于习总书记系列讲话进行探析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7676
  • 斯涵妮

      传统文化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运用
    ——基于习总书记系列讲话进行探析

      斯涵妮

      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根植基础,在语言艺术中贯彻渗透传统文化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本文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语言风格着手,对思想政治教育汲取传统文化力量的原因以及此条件下如何运用语言艺术进行探析。

      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 传统文化 语言艺术

    一、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含义

    “语言是一种最精细、最锐利的工具,我们的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它去启迪学生们的心扉。”[1]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桥梁往往不能缺少语言这一块基石。语言是人们传递想法和沟通情感的主要媒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与教育对象互动的主要工具。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工作,都离不开语言。语言的运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有很大影响。因此教育者要讲究语言运用的艺术,以便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教育者在语法符合规范、语句逻辑严谨、语词修饰得当的条件下,根据被教育者以及教育工作场合的特点,随机应变,运用不同的表达手段与独特、灵活、得当的语言方式表达感情和传递信息的技巧,此即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语言艺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能否以适当的、为教育对象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和可接受性。”[2]灵活运用语言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容忽视的一项技能。

    二、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沃土。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指出,“没有一个民族的道德教育是建立在把现实社会变成与传统毫无相关的白纸之上的”。我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也须体现中国特色,彰显中国风范。保持民族特性是时代的潮流,也是现实的要求。且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公民,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血脉所在,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抓住这条联系起五十六个民族、十三亿人的纽带。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与我国的国情人文相契合。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五千年华夏,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先贤的思想精华数不胜数,为后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指引,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一方富矿。在目标上,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契合;在内容上,传统文化提供了渊博的素材和蓝本;在方法上,不少教育方法在传统文化中都有迹可循,有些正是源于传统文化。

    三、如何运用语言艺术发挥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引用经典诗文,揭示道理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是习近平在2012年11月17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上引用的,以论证贪污腐败是近年来一些国家政权垮台、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句话出自苏轼《范增论》,源于《荀子·劝学》中的“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比喻自己先有弱点而后为外物所侵害。习总书记以此句告诫党员干部们,要想不被外部侵蚀,唯有维持党的自身健康稳定,“警示腐败是党和国家灾难的重要源头,领导干部洁身自好,务实清廉,才是党和国家长久发展的基础。”

      善于引经据典是习近平语言的一大特点。引用经典诗文为解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供了理论的和实践的依据。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杰出思想的浓缩精华。引用经典,不仅能够用已存的道理去更好地演绎、总结教育内容,还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空穴来风而具备深厚文化底蕴,也能唤起被教育者的文化认同感,从语言上注重传统文化的植入,日积月累更有利于培养民族自信心、凝聚力。

      (二)化用通俗语句,形象演绎

      2013年12月31日,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指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号角。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要坚定不移实现改革目标。”“开弓没有回头箭”,比喻既然已经开始,就要继续进行下去,没有回头的余地。习近平总书记用开弓之箭比改革,表达了坚定不移地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决心。“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回应媒体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问题的关注所用的俗语。全句是“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要的手锦巧”,在此反映了“从严治党”的核心意义,巧妙的比喻充分体现了对党的自身建设问题的高度重视。

      传播中国特色声音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语言上融入传统文化的精髓,对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具有明显的助推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语言运用能力,既要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反映的核心精神,更要潜心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的方式与方法,转变“话风”,抓住我国传统文化这一丰富资源,以其为土壤培育升华自己的语言艺术,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这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效果具有深刻的实效意义。

      [1][苏]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戴锐,李著.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哲学审思[J].思想教育研究,2013(5).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本文标题:传统文化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运用——基于习总书记系列讲话进行探析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23390.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