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生活
文章内容页

闻楚卿六十五年春联选(3)

  • 作者: 对联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3033
  • ●邹光忠

      五、“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年5月—1976年9月)

    1966年——

    开发油资,自给自足;

      合成胰岛,核糖核酸。

      背景:大庆油田的发现,使我国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已基本自给。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一种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紧接着又人工合成有41个核苷酸组成的核糖核酸半分子。这一杰出成就,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解开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1968年——

    动地惊天夸两弹;

      移山填海赖全民。

      背景:我国1964年10月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6年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之后,1967年6月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使侵略者不敢对我国轻举妄动。

    1969年——

    冬寒梅独放;

      春暖燕双飞。

      背景:1967年底全国开始整理党和清理阶级队伍,1968年初提出大批判促大联合,中央又发出立即停止武斗的布告。在各项工作中,由于指导思想的“左”倾和派性的严重干扰,打击面仍很宽,错整了许多人。作者在这里颂扬了那些坚持真理、狠抓生产的同志如同“寒梅独放”、“暖燕双飞”,非常难能可贵。

      动如猛虎,静如泰山,无坚不摧,无攻不克,勿愧长城钢铁汉;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令即行,有禁即止,争赞人民子弟兵。

      背景:赞中国人民子弟兵联。上联说1969年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和帮助越南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反击、无私奉献。下联指三支两军,在当时情况下,三支两军对稳定局势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后果,扰乱了部队思想,造成了军政军民关系紧张。

    1970年——

    丹心昭日月;

      绿水绣乾坤。

      背景:作为人民教师,在“文化大革命”中,作者也同样受到过冲击,故以此抒怀。

    1971年——

    天上添星座;

      人间出眼神。

      背景: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这标志着我国在空间技术的研究上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国外把氢弹、人工合成胰岛素、人造地球卫星合称中国三大科学成果。

      努力增加生产;

      切莫崇尚空谈。

      背景:由于“夺权”和武斗的发展,致使1967、1968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出现负增长。1971年至1975年“四五”时期,由于经济建设急于求成,盲目追求高指标高速度,再加“四人帮”的破坏干扰,又使国家经济比例失调,造成混乱局面。

    1972年——

    一任三冬风雪重;

      依然千里杏花红。

      背景:1971年9月13日,林彪驾机外逃叛国,在蒙古温都尔汗丧命,一场反革命武装政变很快被彻底粉粹。事件发生后,毛泽东在周恩来的协助下,妥善地处理了这一严重事件,保持了政局的稳定。

      惟愿家家康乐;

      更期岁岁平安。

      背景:“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已经六年,武斗、派性危害不浅,人民迫切希望安定团结。

    1973年——

    威扬联合国;

      友结大中华。

      背景:1971年 10月 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代表团受到与会各国的热烈欢迎。中国同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学工学农,勿忘课堂学习;

      尚文尚武,尤应岗位勤劳。

      背景:“文化大革命”中,强调学生要学工学农学军,故各地都建有学工基地、学农基地和进行军训。

    1974年——

    高山可揽千重景;

      大海能容万丈涛。

      背景:1973年8月党的“十大”在北京召开,一批久经考验,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排斥和打击的老干部,如邓小平、王稼祥、乌兰夫等被选为中央委员。

    1975年——

    万里长征依北斗;

      千秋伟业仗南针。

      背景:1974年,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等。10月,毛泽东严厉批评江青、王洪文等的篡权活动。

    1976年——

    相期大浪淘沙去;

      切盼阳春染绿来。

      背景:1975年1月召开了四届人大,选举了新的国家领导人。5月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警告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不要搞四人帮”,为粉碎“四人帮”准备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附:挽1976年相继逝世的三大领袖联

      挽周恩来总理联:

      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犯难履艰,赢得乾坤添赤色;

      作人民公仆勤劳忘我,宵衣旰食,留将业绩铸丰碑。

      挽朱德委员长联:

      井冈挥师,长驱万里;

      延安跃马,推倒三山。

      挽毛泽东主席联:

      华夏人民痛失领袖,劳动人民痛失救星,柱折落狂飙,国际哀歌惊大地;

      继承马列坚持斗争,发展马列坚持革命,功成昭八极,光辉思想播全球。

      注:狂飙,大风暴。喻毛主席的逝世在中国和世界引起的巨大震动。八极,最边远的地方。

      六、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6年10月——2000年)

    1977年——

    正本清源,恢复我党好传统;

      拨乱反正,揭批四害树新风。

      背景:毛泽东逝世后,全国掀起了揭批“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的群众运动。粉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使历时十年的内乱至此结束,我国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喜看大浪淘沙去;

      又见阳春染绿来。

      背景:欢呼粉碎四人帮春联。表达了全国人民在粉碎四人帮后过年的欢快心情,“阳春染绿”则语意双关。

    1978年——

    继往开来,牢记守成不易;

      承先启后,莫忘创业维艰。

      背景:粉碎四人帮后,全国相继召开了农业、工业、科学和教育等工作会议,1977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委员会,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1979年——

    除旧布新展宏图,喜看神州春意闹;

      抓纲治国见成效,共庆中华气象新。

      背景:1978年抓纲治国,经济建设取得新的成就。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980年——

    北国龙城戈待旦;

      南疆虎帐夜谈兵。

      背景:龙城,此处喻指我国北方各重镇关卡。在六七八十年代,苏联在我国北方边境陈兵百万,虎视眈眈。1975年,越南抗美战争胜利后,越南当局头脑发胀,疯狂向外扩张,不断侵犯我国领土,1979年2月中国边防部队发起自卫反击,捍卫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1981年——

    万象更新,学术自由欣发展;

      百花齐放,文艺繁荣喜到来。

      背景:1980年3月,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耀邦强调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学术上百家争鸣,自由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毛泽东提出来的。这一方针的着重点是发扬社会主义的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

      讲究法规,安定团结奔四化;

      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展鸿猷。

      背景:1980年1月成立中央政法委员会,2月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强调集体领导,发扬民主,反对个人专断。

    1982年——

    一箭运三星,宇宙太空显身手;

      七战获全胜,中华女儿夺排魁。

      背景: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成功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11月,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中国队首次荣获世界冠军。

    1983年——

    十二大,破浪乘风导航向;

      新宪法,安邦治国总章程。

      背景:1982年9月,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

    1984年——

    阳春有脚千家暖;

      政策归心四海欢。

      背景: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1984年1月,又发出《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指出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延长15年以上,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振兴巨浪连天涌;

      改革新潮卷地来。

      注:此联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民振兴中国的热情、干劲以及改革开放之不可阻挡之势,形容到极点,实为歌颂改革开放的佳联。

    1985年——

    讲竞争,讲效率,人人致富人人富;

      重人才,重知识,事事能成事事成。

      背景:1984年2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全部经济工作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提出来的。

      内外结合,左右逢源,经济活跃争先列;

      上下同心,城乡协力,生产翻番竞上游。

      背景: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特区后,决定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和海南岛,从北到南形成了一个开放城市带。从1981年到1985年间第六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全面稳定增长。

    1986年——

    万商云集歌华夏;

      四海风靡话女排。

      背景:1985年 11月 20日,中国女子排球队获世界杯女排赛冠军,中国女排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连续四次夺得世界大赛冠军的女队。

      改革气昂扬,直上青天揽明月;

      振兴歌奋进,劈开翠岭走风雷。

      背景:1985年9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坚持把改革开放放在首位。

    1987年——

    饮水思源,莫忘过去;

      丰衣足食,应惜今天。

      背景:针对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党中央部署展开整党。

    1988年——

    亿万人奋发图强,兔岁己赢新硕果;

      十三大深化改革,龙年更上一层楼。

      背景: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召开,为我国的建设和改革规划了基本蓝图,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

    1989年——

    尽全力提倡廉明,长供清风盈宇宙;

      下决心根除腐败,好留正气壮山河。

      背景:改革开放以来,腐败作风和社会治安状况成为社会的热点。1988年12月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了廉政问题。

    1990年——

    雨过天晴,不信浮云能蔽日;

      花开春暖,须知大地尽朝阳。

      背景:1989年平息西藏骚乱事件和北京动乱。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采取相应措施,在政治经济上都进行了治理整顿。

      四柱喜擎天,雾散烟消,红日当空蛇隐洞;

      九州争织锦,春回冻解,绿杨起舞马嘶风。

      注:题湖北省楹联学会迎春联会联。四柱,指四项基本原则。

    1991年——

    中华驰骏马;

      亚运趁雄风。

      背景:第七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1990年9月,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队获奖牌341枚,居亚州体坛之首,令国人顿感信心百倍。

      喜农民进城经商,擂台比武;

      看人才下乡献策,斗智扬长。

      注:上联指各地举办的经济开发区,为农民进城经商提供方便。下联指当时极为流行的“星期日工程师”下乡为乡镇企业服务。

    1992年——

    江山如此多娇,黄鹤白云添异彩;

      风景这边独好,银针虹影绘新图。

      背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受到严重挫折,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是“风景这边独好”、“黄鹤白云添异彩”、“银针虹影绘新图”。此处引用毛泽东诗句。

    1993年——

    南巡讲话为真谛;

      北斗增辉作指针。

      背景:1992年邓小平南巡深圳、珠海等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改革迈出了前所未有的大步。

      寒尽春回风剪柳;

      雪晴云散燕穿帘。

      注:“寒尽春回”、“雪晴云散”均语意双关。

    1994年——

    金鸡晓唱飞腾志;

      戌犬声扬改革潮。

      背景:1991年到1995年的“八五”计划是中国经济飞腾的五年。

    1995年——

    巨坝截天河,问中外古今,如此宏图能有几;

      中华兴地利,看炎黄儿女,这般壮志叹无多。

      注:喜闻三峡工程正式开工题联。

    1996年——

    反腐倡廉崇正气;

      奉公律己树清风。

      背景:1995 年,党中央、国务院顺应党心民意,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1997年——

    璧归圆旧梦;

      耻雪颂新天。

      背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遭受了150多年殖民统治的香港从此回到祖国怀抱,华夏子孙无不为之欢欣鼓舞,扬眉吐气。

    1998年——

    牛年歌四喜;

      虎岁卜丰收。

      注:四喜指1997年香港回归、党的十五大召开、黄河小浪底和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中国经济却依然强劲发展,人民币坚挺,物价稳定。

    1999年——

    两翼文明,花团锦簇;

      廿年改革,鹏翥龙翔。

      背景:两翼文明,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廿年改革,指1979年到1998年间的改革开放。1998年3月召开了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概括为“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在这一年取得重大胜利。

    2000年——

    港澳庆回归,迈步喜跨新世纪;

      龙蛇看起舞,登高纵览大乾坤。

      背景: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1999年10月1日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炎黄子孙无不欢欣鼓舞。

      本文标题:闻楚卿六十五年春联选(3)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24990.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