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粉粉 郑 军 成 功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与教育问题对策
闫粉粉 郑 军 成 功
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及教育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建议。
留守儿童 心理与教育 问题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高速发展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只要农村进城务工的持续,农村留守儿童还将继续并长期存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教育问题有可能更加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身心健康不仅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表现
(一)性格孤僻农村留守儿童自幼与自己的父母分隔两地,得不到父母温暖的关爱和细致入微的照顾。尽管身边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陪伴,但这些都无法和父母的照顾相比,毕竟在他们内心深处渴望的父母之爱是祖父母给不了的。在留守儿童内心深处总觉得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他们感到无比孤独和无助,没有安全感,长期下去这种自卑心理只会让他们越来越孤僻。
(二)情绪失控
留守儿童的年龄大多在16岁以下,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这一时期情绪及其不稳定,意志力薄弱,在情绪上很容易失控和冲动,对周围的人也极易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留守儿童总是怀着别人在欺负他的心理,总是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计较,他们在教师、监护人的批评和管教上极易产生逆反心理,严重者会有暴力倾向。
(三)厌学心理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与孩子相距甚远。大多数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文化水平低甚至没有文化,在学习上不能有效的指导孩子完成学业,再加上,学龄阶段的孩子自控能力差,使得他们更有机会放纵自己去上网、玩游戏从而荒废学业。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对策
(一)完善家庭教育,健全监护人制度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大都常年在外务工,很少与孩子沟通甚至不沟通,随着时间的增长,导致孩子与他们的距离增加,变的无话可说。所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第一步要从家庭做起,建设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营造一个温暖的氛围,尽力弥补孩子缺失的亲情。虽然不能亲力亲为的照顾孩子,但却可以通过网络、电话和孩子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也是一种有效的补偿方式。
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具备一定的素质。鉴于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因受教育有限,可以举办农村留守儿童家长会、临时监护人会或是培训会,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的素质,帮助他们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并给予教育和指导。
(二)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学生评价标准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的不单单是物质,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抚慰。因此学校要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针对他们特殊的心理特征,如叛逆、自卑、敏感、离群等。学校可以开展心理讲座、心理训练、角色扮演、群体心理游戏、知识竞赛等让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调整情绪,应对压力,掌握人际交往技巧。让他们也能在缺少日常家庭关爱的情况下,正确面对自己心灵的成长。学校要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充分尊重孩子们的个性,通过赏识教育,使农村留守儿童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和认识,减轻社交压力,提升自信心。
(三)探索社会机构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开展课外辅导
除了学校教育外,课内外结合,利用课余时间对留守儿童集中管理也是有效的方法,通过政府及相关社会团体的招标,专业教育机构给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安全、宽敞、舒适的活动场所,细心负责的课外辅导老师及其他相应的配套设施。让他们能有效的远离社会不良之风的影响,在老师严格的监督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下,能让他们安心的学习课堂外的生活技能和课外知识补充,获得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同时,在同学和伙伴的真诚关心和热心帮助支持下更有助于他们健康心理的建立,改变他们之前缺乏管理和失控的学习生活的时间与空间,不断的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享受家庭般的温暖和快乐,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探索农民工子女随迁就读制度
城乡二元化体制下户籍制度的打破,是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必由之路。消除基于城乡和户籍身份等方面的偏见与歧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让流动儿童也能受到公平的教育和福利待遇。政府要尽力关注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制定农民工子女随迁就读的相关制度。在农民工分布密集的城市和地区增加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规模和数量,加大政府和社会相关团体的扶持力度,加强对流动儿童教育过程的实施监督,使农民工子弟学校逐渐合法化。让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者将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使孩子在父母的亲自陪伴和照顾下健康长大。
[1]于小艳.单亲外出打工“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山东德州地区的“留守儿童”调查[J].传承,2006(12):40~42.
[2]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9.
[3]张艳萍.农村留京子女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5(13).
[4]贾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3.
西安翻译学院)
本文系西安翻译学院2016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西安荟萃培训教育》(项目编号:S20161271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