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珍
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与临床结合的探讨
王士珍
文章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通过精选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等方面使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护理 人体解剖学 临床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也是护理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重要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联系十分密切。美国在2004年出台的国际解剖学学术报告指出:目前人体解剖学的地位正处于一种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人体解剖学教学忽略了对临床新知识与新进展的有机整合。因此,我们要培养能胜任临床工作需要的学生,就必须将人体解剖学与临床应用恰当结合,让学生学会运用人体解剖学知识来分析临床疾病,从而为学习后续医学课程和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将我的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结合专业,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国内许多医学院校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有一种错误倾向:无论什么专业,无论什么层次,人体解剖学内容其实区别不大。对于护理专业,我们认为在选择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时,要以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为目标,以够用、能用、管用为基本原则,紧紧围绕临床应用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对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师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精选教材内容,对于和临床常见病和护理操作相关的解剖学知识要精讲、细讲,而一些理论性过强并且和临床联系较少的知识则可以不讲或少讲。为了更好地选取教学内容,承担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的教师应该主动加强与本校护理专业课老师的沟通和交流,主动学习护理学的相关课程,为人体解剖学教学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培养临床思维
(一)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就是实际应用。人体解剖学是研究的是正常人体结构,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人体解剖学与自身联系密切的特点,对于临床上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解剖学结构指导学生在自身活体上反复触摸,准确定位。触摸体表标志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对体表标志的感性认识。
(二)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在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人体解剖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有效培养他们对解剖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从而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案例教学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实施例案教学法,是指教师适时引用一些紧扣教学内容的常见临床案例,组织学生主动的讨论思考,以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内容时,引入案例:患者,男,32岁,不幸遭遇车祸后左下肢不能随意运动,呈痉挛性瘫痪、腱反射亢进,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丧失,脐平面以下右半身痛温觉丧失,诊断为“椎骨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随机提出问题:(1)椎骨骨折在什么部位(2)脊髓损伤在哪一节段(3)损伤了那些传导束。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在下次课堂内容开始前由学生做出回答,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临床案例的分析,培养了学生小组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氛围。
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一)塑化标本标本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我们除了要有一般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所需的标本外,还需要与护理专业相关的标本,如与导尿术、灌肠等相关的标本。随着生物塑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塑化标本应运而生。塑化标本被形象的称为“人体雕像”,能够展示人体各器官的位置、结构及毗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标本较于模型有利于使抽象复杂的结构更加形象的展示,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3D解剖结构虚拟模型
3D解剖结构虚拟模型是计算机虚拟三维成像技术与现实教学模型相结合的产物,能在屏幕中根据具体要求360度全方位地展示人体器官结构。与传统人体标本相比,3D解剖结构虚拟模型能显示难以在人体标本上展示的细微结构,给学生提供了一种信息化条件下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解剖学知识的好奇心,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3D解剖结构虚拟模型的出现既丰富了人体解剖学教学资源,又弥补了人体标本细微结构较难观察的劣势。
总之,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与临床应用的有机结合,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解剖学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从而为其今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国家培养出适应临床需要的、优秀的护理人才。
[1]徐玉山.高职高专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253.
[2]王莉.人体解剖教学与临床结合初探[J].学周刊·A,2014(2):43.
[3]张海玲,邹锦慧,魏含辉,等.人体解剖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尝试和结果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24(2):229.
[4]刘克,刘伟,李文婷,等.人体解剖教学与临床结合初探[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33(8):1075~1078.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王士珍(1980-),男,硕士,讲师,共发表核心期刊1篇,省级期刊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