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美花
本文以辅导员履行职责为切入点,就如何增强辅导员工作实效性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一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旨在为推动高校辅导员工作取得更好成效提供参考。辅导员从自身出发提高自己的工作实效性,明确职业责任,切实履行职责;牢牢抓住教育这一核心因素,转换管理理念;切实做好服务,贯彻好“四清”“三及时”的服务法则。辅导员切实履行三个职责是增强工作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建设的稳定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教育 管理 服务 实效
辅导员切实履行职责是增强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的关键因素,也是高校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
从质的规定性上讲,辅导员职责涉及教育、管理、服务三大方面。其中核心的是教育,管理和服务主要是围绕这一核心进行的。三者关系密切相关。切实履行职业责任的三个要求具有以下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做好学校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协调好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稳定的学校环境,为高校的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第二,有利于辅导员有条不紊的开展学校工作,为他们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方向,提高他们的工作实效性;第三,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让他们主动地提高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从而在大学里实现个人的质的飞跃。因此,辅导员要切实履行三个职责,用理念指导实践,做好大学生的“心灵守护者”和学校的“美丽建设者”。
一、教育是核心
教育是辅导员的核心工作,管理和服务最终都是以教育为目的的。辅导员要履行好教育这一职责,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严格要求自己,培育合格人才
严于律己是比语言更有效的教导方式,辅导员要培育合格人才的前提是自己先做合格辅导员。要想成为合格的辅导员要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提高教育水平。辅导员需要走到教育的前沿,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并将其理念运用于实践中。第二,辅导员要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并且需要用实践去践行,去关心爱护自己的每个学生;第三,要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了解学生,观察学生,从而及时有效的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第四,要提高自己的实践力。行动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理清思路,提高工作实效性是做好辅导员的重中之重。严格要求自己,培育合格人才是辅导员贯彻教育理念的关键因素,以“身““行”去引导、激励、鼓舞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坚持学生是主体,做好他们的引路人
以学生为本,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难题都将土崩瓦解。德国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辅导员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做好他们的引路人。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第一,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想法,敏锐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隐性问题和线性问题,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第二,激励学生,鼓励他们要大胆地尝试一些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和其他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和参与能力。第三,要关注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心理状态,定期地与他们进行亲切地交流,从而做到深度陪伴,从而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和自己工作的实效性。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辅导员只有将有声的教育和无形的精神引导结合在一起,才能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管理是关键
辅导员对于大学生的管理,不仅仅是制度上的管理,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管理,是一种隐性的向导。(一)自主式管理
自主式管理就是让学生参与到班集体的规划、建设当中,从而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的价值和发展前景。苏霍姆斯基还说过:“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让学生自我监督;亲自参与重大决策的表决;在与学生相伴的过程中,要让他们感觉到“家”的概念,他们是“家”的组成者,同时也是建设者和管理者。如果整个班级是一个大圆,学生就是圆的核心部分,辅导员就是围绕着圆这一核心的外弧,圆的大小不是辅导员所能决定的,而是学生这一核心所能决定的。所以,在管理过程中,辅导员要引导每一个学生找准自己在班级的位置,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亮点,鼓舞每个人都参与到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中,让他们切实的找到心灵安放地,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引领式管理
引领式管理是指辅导员在管理过程中,用清晰的思路和方法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建设活动中。做好引领式管理就需要避免“保姆式”管理这个误区。“保姆式”管理是面面俱到,将学生变成温室里的婴儿,一切都为操办好、规划好,他们只需要享受成果。这种管理会混淆学生的视听,从而产生懒惰思想,并且不会产生感恩之情;也会加重辅导员的负担,工作层次混乱不清,降低工作效率。因此,辅导员只需做好集体的掌舵人,握好手里的桨,用智慧和谋略去规划、引导班集体,从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三)精细式管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质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育者必须具备一种对美的精细的感觉。”因此,辅导员要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以生为本,精细管理,关注每一个细节。做到精细式管理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勤监督。勤监督是自主管理式的保障,也是精细管理的要求。没有监督,管理就不成体系。第二,善规划。善于规划是精细管理的关键。高瞻远瞩是一种谋略和智慧,在班级管理和学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三,细指导。认真仔细指导学生,为学生指出方向,让他们的思想和和行为都受到教育。第四,重交流。在鼓励和建立自信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完成“三维构建”,即帮助他们丰富生活的长度,培养知识的宽度,塑造思想的高度。在第五,要坚持。辅导员工作程序复杂,而且是经常性的重复,因此,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去坚持。
在管理过程中,要努力做到自主式管理、引领式管理、精细式管理相结合,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孩子们的性格,知人善用,让他们每个人都能在班集体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价值。
三、耐心做好服务
服务是辅导员为满足学生提出的要求而做出响应的活动。结合辅导员工作, 辅导员需要做到,贯彻“三清晰”理念,并将其付诸到工作实践中去。第一,工作层次要清晰。可以帮助辅导员梳理工作脉略,对于在自己的工作角色有准确的定位,从而协调好和学校、学生、领导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工作实效性。第二,管理理念要清晰。化被动为主动,避免对学生进行放任自流的放羊式管理和得过且过的流水式管理、以及命令的捆绑式管理,转换“管理”理念,完成制度性向心灵式、引导型跳跃,深切把握和贯彻教育理念的核心,领悟其精髓,化为实践的动力。前瞻式管理就是能够及时地为下一阶段工作中要出现的问题早早地做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引导式管理就是了解孩子们的性格,听取他们的意见,引导他们理智地处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第三,学生性格脉络清晰。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性格和新观念。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1)闲聊式融入。亲切的交谈,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2)会议式商讨。这种正式的场合也可以发现学生的性格特征;(3)间接式询问;询问其他人,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性格。辅导员应清晰地掌握学生性格脉略,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从而在工作过程中形成融洽的氛围。
辅导员只有做到服务理念清晰,才能对在校大学生做很理智的引导,从而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明确辅导员的三个职责,理解三者的深层次概念,理清教育、管理和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切实履行职责,增强辅导员实效性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理论方法,对于高校的建设产生了重大的意义。第一,使三线一体的学校管理模式具有系统性。第二,辅导员的教育理念更具前瞻性。第三,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更具创新性。[1]孙喜亭.教育问题的理论思考[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80.
[2]刘书林,陈立思.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53~54.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
[4]杨川林,步德胜,郑栋,浅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功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8).
[5]郑栋,步德胜,杨川林.重建“灌输”理论,增强德育实效性[J].当代教育论坛,2006(2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