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庆 马瑾轩 苗育颖 赵 晶/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一、项目概况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即使电子书籍越来越受欢迎,当代大学生的实体书籍阅读量也反增不减。因此,一个问题就逐步显现出来,那就是阅读过的实体书籍该如何处置?也许有些人会选择搁置它,但是,选择与他人进行交换图书也许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通过举办图书交换活动,促进大学生进一步增加阅读量,获取知识,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并使书籍的价值最大化。另一意义,就是丰富校园文化,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展示青春校园的活力风采,折射当代大学生蓬勃进取,认真学习的精神风貌。同时为大家架起一座知识与友谊的桥梁,增加校园的学习氛围,同时也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生活。二、主要的相关工作如下
(1)在前期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出我校大学生所拥有的闲置书籍的数量和类别以及是否有意愿进行书籍交换,确定了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由组员对调查结果所显示的数据进行分类与处理,完成书籍交换的资源准备。(2)在中期创建了书籍共享平台的公众号,并通过校广播站、学生会以及社交软件的群聊功能对其进行宣传与推广,定期对书籍资料数据库进行补充与更新。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通过“舍·得”、“问·答”、“意见反馈”等三个板块获取所需信息。
①在“舍·得”板块中学生可以查询自己想要的书以及拥有此书的同学的联系方式;②在“问·答”板块中学生可以提出关于考研、考证和就业等相关问题以及对自己有经验的问题进行回答,互相帮助。③通过“意见反馈”板块对运营者提出建议,对公众号的功能进行评价。
(3)在后期项目中,在摆点形式真正完善后,可开展线上登记与线下交换。通过利用网络信息化工具,逐渐形成网络一体化系统。使同学们能够在网络上进行可交换图书的上传登记,系统自动进行图书分类,用户能自己搜索与查询可交换图书,最后进行线下的联系与交换。同时由系统进行交换的公平安全保障,并完善师生的使用体验。图书交换活动形成一个线上与线下交换并存的统一机制,真正使图书交换这个项目成为一个完整的项目体系。
(4)及时完善公众号功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运营策略。在前期预设时提出的“学生可以通过舍·得板块找到自己想要的书以及拥有此书的同学的联系方式”,在后期执行过程中发现这一设定给拥有此书的同学带来不便,在书籍已经进行交换后仍有其他需要此书的同学学生与其进行联系。因此我们修改为“学生可以通过舍·得板块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