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慕课”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与探究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0375
  • ■汪伟丹/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

    一、构建慕课教学体系,课前准备,达成“知识与能力目标”

    (一)以学科为出发点,构建慕课的资料库

    一般而言,慕课包括:课程视频、嵌入式小测验、同伴评价题目、编写程序作业、课程讨论区等。慕课的组成部分主要有微课程、嵌入式课程测试、互动社区/平台三个部分。

      老师在构建慕课资料库前期,首先要掌握所教课程的课标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查阅本课程已有的慕课资源,深入分析和选择授课的教学模式,对资料的选择上,要考虑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在讲授《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内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以该内容为主题拍摄了一部10分钟左右的慕课视频。在慕课的拍摄中,我利用提前准备好的PPT课件和“屏幕录像专家”以及DV数码摄像设备,布置好拍摄环境,以教师为主角,营造出一对一的讲解氛围,以“一个五口之家赵某的家庭成员的工作与收入”作为案例来导入新课,先对PPT上的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然后引入一段3分钟左右的视频“按劳分配是实现平等而不是平均”来扩充知识点,便于学生更形容直观地认知;最后再通过白板对几个相关的练习进行演练与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拍摄工作完成后,对制作好的慕课进行导出和后期的编辑,形成一部成熟的混合式慕课视频。以下是这次慕课的具体内容:

    (二)以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为入手点,发布慕课资源

    教师将制作好的慕课的相关信息在学校的校园网站上进行发布,让学生到网上查阅资源,掌握课程的知识点要求和课程的具体内容,可要求学生联系自己掌握的实际情况,在线上进行相关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利用现在学生常用的微信平台作为载体,老师可以建立一个班级的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将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以教学设计和活动发送给学生。在线上首先进行自我的学习,同时老师对学习进行一定的教学引导。为了增加慕课学习的趣味性,可以在每一段慕课的视频中插入一些小游戏,只有顺利的完成这些游戏后,才能到达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同时,学生完成一个课时的所有测试后,才算完成自主学习的所有阶段。

      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慕课之中会以游戏和动画的形式穿插一些小测试,通过学生的线上自主学习和自主测试,让学生了解知识点,从而达成学生了解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二、融合师生慕课交流,课中实施,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

    (一)依托课堂教学,教师实现答疑解惑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的主要集中点就是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程讨论环节,解答学生在观看慕课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政治老师会先制定好课程的教学计划,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为了让教学任务能够圆满地完成,老师以讲课为主,在课堂上回答学生的问题的时间有限;而职中的政治课的任务就在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利用慕课,可以实现这样的沟通模式,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性,推动了政治课的转型,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师生之间的讨论中体现出教师的人格魅力,形成“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慕课的优势,让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互性能够得到有效地实现,而老师也从传统的讲授变成了学习中的引领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的效果,并引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课堂教学中,针对慕课对知识点的讲解,对慕课中的小测试给出正确的答案,并回答学生在观看过程中的困惑点,同时进一步组织课堂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认知,课堂中继续讨论以下问题:

      以下收入是按什么样的生产要素来进行分配的?

      (1)债券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等。(2)如房子、地等的转让金和租金。(3)技术转让、专利入股等获取的收入。(4)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的员工的津贴、奖金和工资。

    (二)借助线上的社区交流,让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首先在网络上进行线上的自我学习,学习完成后,将自己对该知识点的不理解的地方,通过发送信息的形式分享到线上的课程研讨区,还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和自己的朋友圈将对该课程的学习信息以及学习的体会和心得,发送出去,与其他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同时,学生的讨论信息及发言内容,会作为期末学科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因为这种考核形式的有效激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研讨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打破了传统的照本宣科的道德教育,较好地实现了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刘震.“慕课”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和机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

      [2]李梁.“慕课”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问题逻辑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2014(2).

      本文标题:“慕课”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与探究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40949.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