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静/内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教学理念落实、教学方式单一等,制约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难以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育人功能。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促进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意义
(一)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高校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承担着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职责。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尚未完全成熟,面对一些现实问题,难以正确处理,如权利和义务、个人与集体等等。而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活动的实施,则可以引导高校学生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帮助高校学生做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法律是人们行为的规范,每个人都会与法律产生关系,那么社会成员就需要对法律知识进行一定的掌握。而法律专题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涵盖了社会治安法、婚姻法、劳动法等一系列与人们现实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法律法规。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活动的实施,能够帮助高校学生充分了解法律法规知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二、现阶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比较落后
教学方式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虽然近些年来,在课程改革日趋深入的过程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式经过了较大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有诸多的问题存在。第一,大部分高校将大班制的教学方式运用过来,这样虽然能够节约教学资源,但是过多的授课人数下,难以高效管理学生,增加了师生交流难度,教师无法有效跟踪和指导学生,进而降低了课程教学效果。第二,教学方式比较呆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具有十分庞大的内容体系,为了追赶教学进度,部分教师将强制式灌输方式运用过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乐趣,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虽然能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但难以有效应用到实践当中,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制约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功能的发挥。第三,没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活动中,没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导致课程的假、大、空特点比较明显,无法有效改变和提升学生们的思想行为。(二)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通过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在现实生活问题解决中熟练运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但就目前来讲,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第一,部分高校虽然对基础课教学十分重视,但没有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没有对实践教学的教育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合理制定,影响到实践教学效果。第二,实践教学形式化比较严重。部分高校在基础课实践教学中,主要是组织一些专家开展一些报告、会议等活动,形式化比较严重,实践教学的效果得不到发挥。第三,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目前,高校基础课程教师大部分拥有较高的学历,但是却没有足够的实践经历和社会阅历,难以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效指导。三、新时期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大力改革与完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程教学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整体效果的提升。为了促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得到保证,就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大力改革与完善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促使大学生的认同度、认可度得到提升,进而产生课程学习的兴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同时又紧密联系着现实生活实际,涵盖了较多的内容,在有限的学时下,为了促使预期教学目标得到实现,需要从这些方面着手:第一,重视教学内容的“实”。在教学过程中,要对直观、事实充分重视,不能够讲一些假话、大话等。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观念比较现实,大话、空话难以对其产生有效的教育作用。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就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一些社会现实问题,通过剖析这些社会案例,解释学生遇到的难点和疑点问题,帮助学生认可教材知识,全面提升教学成效。第二,重视教学内容的“新”。时代处于不断发展当中,社会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那么就需要对教学内容及时革新,以便促使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吸引力得到增强。任课教师要紧密关注社会发展趋势,对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将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等引入进来,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内容。第三,重视教学内容的“精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涵盖了十分丰富的内容,有限的学时下,教学压力较大。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准确把握,向学生们传授一些思考、解决问题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入,帮助学生能够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通过精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充分掌握课程的重点知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