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大学新生的资助需求研究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3963
  • ■廖小薇 张天艺/.长沙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末,我国实施大学扩招,积极推动免费的精英化高等教育转向收费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据统计,大学平均学费从2003年的300美元攀升到2014年的900美元。急剧上涨的大学学费不仅会妨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大学入学和学业完成,还会影响他们的生理或心理健康。如果没有政策干预,高等教育极有可能保持甚至强化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平等。

      作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配套政策,我国政府多次调整大学生的公共资助政策,不断增加资助项目和资助覆盖面。2016年8月,教育部甚至专门下发《关于做好近期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抓住暑期和新生入学这一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宣传高校学生资助政策、资助项目、资助范围、资助标准和申请程序。

      然而,大学生公共资助政策的功能发挥不仅取决于政策供给,而且与大学生对公共资助的需求特点密切相关。大学第一年是大学生发展最为关键性的一年,贫困新生由于在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方面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第一年的挑战可能对他们造成更大的威胁。为了评估我国大学生公共资助项目的政策效果,本文使用调查数据,对大学新生的私人支出水平与资助需求的水平如何进行了定量分析。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2016年11月和12月开展的第一轮“湖南高校大学生发展”问卷调查。该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以大学的类型(1~3个层级)为分层标准,从湖南省2016年全部41所本科高校中随机选取了22所学校作为样本高校,再按学号从样本高校每个专业随机抽取20%的2016级本科生,共现场发放问卷16806份,回收到有效问卷16635份,问卷有效率为98.98%。

      在样本中,大学新生的平均年龄为18岁,来自农村的新生占62.92%,女学生占53.13%,理工科学生占49.61%;有43.24%的新生来自重点大学(包括1所985大学)、45.39%的新生来自普通大学(包括1所民办本科高校)、11.37%的新生来自独立学院;2015年家庭年收入平均为7.03万元。

    三、大学新生私人支出与资助需求

    大学新生私人支出包括硬性支出和选择性支出。硬性支出包括学费、生活费、住宿费、伙食费,教材、资料、书本、文具费、回家往返交通费、班费、体检费,以及医疗保险、水电等费用,这些基本上是个人无法选择的、接受高等教育就必须支出的费用;选择性支出则是个人可以做出选择、不是接受高等教育就必须支出的费用。

      调查数据表明,2016年大学新生私人支出约为24624元,硬性支出生均约为18661元,选择性支出生均约为5963元。那么,不同家庭收入的大学新生私人支出有多大差异呢?表1的数据表明,25%最低收入组新生的硬性支出平均约为17487元,选择性支出平均约为4438元;25%最高收入组新生的硬性支出平均约为20202元,选择性支出平均约为8302元。25%最高收入组与25%最低收入组新生的硬性支出差额约为2715元,选择性支出差额约为3864元。

      依据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高等教育成本需要由政府或纳税人全部承担转向部分依靠家长和学生承担,后者通过缴纳学费来补偿部分教学成本,或以支付生活费来补偿以前由政府或大学提供的住宿和膳食。根据该理论,大学生对公共资助的需求,就是大学生家庭对大学生入学的经济负担能力与就学成本之间的差额。即大学新生对公共资助需求的计算公式为:资助需求=入学成本-家庭预期贡献,其中,入学成本即大学新生的硬性支出,而EFC=家庭收入×50%,是大学新生家庭负担高等教育能力的货币表现。如果该公式计算出来的差额为正值,表明入学成本超出了大学新生家庭的负担能力,从而需要公共资助。该公式一方面充分体现了社会、家庭分别承担高等教育成本的责任,另一方面也全面反映了以需求为导向(Need-Based)的公共资助追求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的政策理念。横向公平意味着家庭经济负担能力相同的学生所获得的公共资助相同;纵向公平意味着家庭经济负担能力不同的学生应获得不同水平的资助,家庭经济负担能力弱的学生应获得更多的公共资助。

      

      表1 大学新生按家庭收入分组的私人支出(单位:元)

      表2展示了计算结果。首先,大学新生对公共资助的需求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样本中来自25%最低收入和25%次低收入组家庭的新生存在正向的公共资助需求;其次,来自不同收入层次家庭的新生公共资助需求的差异很大。25%最低收入家庭新生的公共资助需求平均值为9746元,25%次低收入家庭新生的公共资助需求平均值为1522元;最后,在具有正向公共资助需求的大学新生中,个人尚未得到满足的资助需求较高。根据调查数据,25%最低收入组新生实际获得的公共资助平均为2971元,25%次低收入组新生实际获得公共资助平均为2001元,两组新生未满足的资助需求平均分别为6829元和-480元,即当前的公共资助已经基本满足25%次低收入组大学新生的资助需求,但是没有充分满足25%最低收入组大学新生的资助需求。尽管我们可能高估了大学新生的公共资助需求,但大学新生的资助需求与实际获得的公共资助相差较大。

      

      表2 按家庭收入分组的资助需求比较(单位:元)

    四、结语

    基于调查数据,本文对公共资助项目是否满足大学新生的资助需求进行了全面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对应于大学新生的资助需求,公共资助的充足性还有待提高。进一步提高资助充足性仍然是大学新生资助政策改进的重中之重。2007年,政府确定大学生资助项目和水平之后,助学贷款的最高限额、还款期等内容根据大学学费进行过调整,但助学金的资助水平一直未进行过调整,同期的大学学习费用也一直在上涨。政府、高校可以改变目前助学金分等次、定额的发放方法,尝试将大学新生的实际资助需求与资助水平联系起来,制定新的助学金标准,对于家庭经济状况最差的新生,可以将他们的助学金标准确定为所在高校资助需求(硬性支出)的一定百分比,从而保障公共资助的充足性和瞄准效果。

      本文标题:大学新生的资助需求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49188.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