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大学生心理防御方式调查研究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2650
  • ■陈小萍 兰 女 高 敏/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近几年来大学生被骗上当甚至被侵害的新闻屡见报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有乐于帮助他人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对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心理防御方式不成熟造成的。1894年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最早提出心理防御机制。目前,学者们基本一致认为: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面临挫折和冲突时,为了摆脱这些问题引起的心理或生理的不快和焦虑等,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调节和控制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或手段。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60名某高校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0份,有效回收率为76%。其中男生130人,女生220人;文科150人,理科200人;农村家庭的241人,城镇家庭的109人。

    (二)研究工具

    大学生防御方式调查采用1993年由路敦跃修订Bond M的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DSQ),用于测量评估个体自我防御机制的类型。问卷有88道题目,4个维度分别是不成熟防御方式、成熟防御方式、中间型防御方式、掩饰因子,其中不成熟防御方式包含被动攻击、投射、见诸行动、退缩、幻想、分裂、抱怨和躯体化8种;成熟型防御方式包含压抑、升华、幽默3种;中间型防御方式包括制止、反作用形成、隔离、解除、假性利他、回避、理想化、消耗倾向、伴无能之全能、否认、投射性认同、交往倾向和期望13 种。采用李克特9级评分,分数越高,表示其对应的防御方式的使用次数越高。

    (三)研究方法

    采集到的数据运用SPSS20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防御机制的总体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成熟防御方式均分最高(M±SD =5.32±0.92),不成熟防御方式均分最低(M±SD=4.54±0.90)。这说明目前大多数大学生防御方式合理,这个结果也印证了大学生即将成为成年人、其使用成熟防御方式的频次多这一观点。但是仍有部分学生自我防御呈现出不成熟的方式。

    (二)大学生不成熟防御机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为了研究大学生不成熟防御方式的现状,特分析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1)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大学生不成熟防御方式在性别上的差异如表1。结果显示,投射和被动攻击在性别上有极显著差异,在见诸行动、抱怨和退缩上有显著差异,而在其他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

      (2)在年级上的差异。大学生不成熟防御方式在不同年级上的方差分析见表2。结果显示,投射在不同年级大学生有极显著差异;被动攻击和分裂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差异达到比较显著性水平。

      为了进一步确定各组间差异来源,研究采用“事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大学生不成熟防御机制在投射上大四与大一、大三年级呈显著差异,大三与大一、大二年级呈非常显著差异;在被动攻击上大三与大一、大二年级之间呈比较显著差异,大三与大四之间呈显著差异;在分裂上大二与大四之间呈非常显著差异;在退缩上大一与大四之间呈显著差异。不成熟防御机制在大三与大一和大二年级之间呈显著差异,大二和大四年级之间呈显著差异。

      

      表1 大学生不成熟防御方式在性别上的差异

      (3)在专业和城乡方面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不成熟防御方式在学生专业(文科和理科)和家庭所在地(农村和城镇)上没有显著差异。

      

      表2 大学生不成熟防御方式在不同年级上的方差分析

    三、讨论

    (1)性别差异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方式上男生比女生使用的更多。通过对不成熟防御机制的研究分析,发现投射和被动攻击在性别上有极显著差异,在见诸行动、抱怨和退缩上有显著差异,而在其他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在该机制上男生均分高于女生。这个结果与李力红在1999年的研究结果相一致。除此之外还发现在投射、分裂、投射、躯体化、幽 默、反作用形成、伴无能之全能、消耗倾向等防御机制上,男生比女生使用的更多。在升华上女生使用的比男生多。究其原因男生身体素质好以,至于在遇到问题时更多的用身体解决问题。而且, 在传统的男权社会的影响下,男性的价值更被人们所关注和期待,男性为了统一自我价值与他人期待而采用各种各样的心理防御机制。所以男性更多的表现出了躯体化、隔离、反作用形成等防御机制,而女生更多的运用升华、压抑等防御方式,则与女生性格相较男生来说更有忍受力,也更为文静有关,她们在遇到应激事件时,就更能比较冷静的使用较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2)年级差异分析。本研究发现,在见诸行动、幻想、分裂、退缩和反作用形成等机制上大四均分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这可能由于大四面临工作或升学的心理压力,而在挫折面前更多地采取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国内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学毕业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结论。一方面由于相对陌生的高校环境而保持警惕心理,另一方面缺由于社会经历少,大一新生呈现出仅次于大四学生的不成熟防御方式, 而不恰当的使用心理防御方式也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更要注重对大一、大四学生的心理辅导,同时也要不断培养、锻炼大学生积极使用成熟防御方式解决心理冲突与挫折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大学生专业方面的分析。虽然研究结果显示不成熟防御方式在专业上无显著差异,但在中间型防御机制中的消耗倾向在专业上有极显著差异,解除、理想化和伴无能之全能在专业上有比较显著的差异,交往倾向在专业上有显著差异。只有解除和理想化均分文科高于理科,其他均低于理科。究其原因可能是文科生比较偏文艺,较之理科生更具有幻想性。

      (4)城乡差异分析。虽然不成熟防御方式在城乡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农村大学生掩饰因子均分低于城镇大学生,表明农村大学生的掩饰度低于城镇大学生。究其原因由于农村相对城镇来说,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较慢,导致农村学生见识相对较窄,其思想也较单纯,所以农村人性格豪爽、坦率,防备心不强,而城镇学生的防备心理相较而言则更重一些,所以较农村学生更倾向于掩饰。此外,研究表明压抑和同一化在城乡上有显著差异。在各种防御机制中,城市学生所用的不成熟防御机制较农村学生多,而农村学生更倾向用制止、回避等。这可能因为城市学生大多生活环境更为优越和富裕,所以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比农村大学生弱。农村大学生长期生活在较差的生活环境中,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的好品质。因此,在遇到挫折和压力时,农村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积极的防御机制。农村大学生在制止上的均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这也符合柯尊渝的研究结果。究其原因可能由于农村学生性格偏向懦弱、乖巧,遇到各种冲突时,能够委曲求全,习惯于忍让、沉默。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逐步成熟并适应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心理压力与冲突的高发期,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以及学校、家庭等对其心智培养及发展的忽视,使得许多大学生在面临危机时会做不到合理解决,而一旦选择不成熟的防御方式,没有正确的调节心理冲突及压力,则很有可能引起一些心理疾病或精神问题。因此,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可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使大学生在面对危险或潜在危险是,能够选择积极、合理的防御方式,从而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危机与困难。

      本文标题:大学生心理防御方式调查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50937.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