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媛 鲜梦玲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乐山 614000
对于高职院校空乘专业而言,其礼仪课程涉及较多的知识内容,即呈现多学科性、实践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以便更好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对此,若要更好达到此目标,则可在空乘服务礼仪课程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自律、自觉思想的培养,使之可在做好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训练改革的前提下,将空乘服务礼仪课程纳入学生职业基础技能的前提,辅之知识和能力、理论和实践间的有序融合,保证高职院校空乘服务礼仪课程的稳定施行。
一、对高职院校空乘服务礼仪课程的概述
合格的空乘服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交际礼仪,还应保证自身服务意识的良好、职业道德的高尚、仪表仪态的优雅、沟通交际能力的良好。对此,有效的空乘服务礼仪课程,以核心性、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成为空乘专业课程的核心内容。目前,高职院校空乘服务礼仪包含形象认知、仪表仪态和岗位服务礼仪等内容,而院校侧重于仪表、仪态教学,忽视其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培养的意义,而在授课方式把控上更是注重理论课教学,使之在欠缺实践积累和融合的前提下,难以构筑技能型空乘服务人才。除此之外,空乘服务人员形象、工作态度是制约航空公司整体市场软实力的关键,即在空乘人员聘用中,需满足以下素质要求:既要有漂亮的外在,还要保证站姿优雅、气质高雅;热爱自身工作,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国际航班中,应掌握飞往地的国家概况、人文地理和名胜古迹等,还需掌握紧急救援措施,即“上懂天文地理,下知各项服务技能”;掌握多种语言,便于和各国旅客间的沟通。
二、高职院校空乘服务礼仪课程教学的难点
其一,基础讲授时间较长。传统授课模式的制约,导致高职院校空乘服务礼仪课程教学中,过于依赖教师讲述,而学生更是以被动聆听的形式,欠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利用,使之在难以协调理论、实践知识的同时,使课程教学氛围变得枯燥无味。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还会在形成“纸上谈兵”教学状态的同时,将礼仪实践和礼仪训练的必要性抛之东流。其二,课程教条化。空乘服务礼仪课程,是制约高职院校空乘专业学生整体技能的关键,而因在传统授课模式和教学思想的引导下,导致学生更加倾向于专业技能的学习,逐步护士礼仪课程的地位,使之难易培养自身的整体素质。再者,高职院校空乘礼仪教材千差万别,诸多重叠的礼仪内容,虽可对学生利益行为予以规范把控,但因缺少对其起源点的把控,使之呈现教条化的教学状态。特别是在和国际航空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的高职院校中,其礼仪规范更多地来源于国外,而学生更是在难以掌握其由来、背景的前提下,阻碍空乘服务礼仪课程的稳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