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露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一、高校女性职业发展现状
(一)概念界定
《辞海》对职业的界定:指个人经过选择并受过一定训练的行当或工作;对发展的界定:指事物由小到大、从浅到深、从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过程;对职业发展界定:指个人通过各种职业活动使自身社会资源存量增长以及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提高。有些学者对教师的职业发展的概念界定:它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教师应根据所在学校的环境、自身的条件和学科等问题自觉的、长期的进行自我反思、与同事共同合作等活动,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它所反映的指标内容有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师教学工作情况、教师科研情况、教师继续教育情况。高校女性是指在高等院校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文凭,从事教学工作的女教师(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女科技工作者(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女管理人员(行政干部等)、女职员(科室办公人员)。(二)现状分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知识女性涌入高校,而且势头不减,在教育系统可谓占据了“半壁江山”。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校知识女性,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她们是中国妇女中主体意识已觉醒的一部分。但与男性相比,高校知识女性在职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等方面依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高校知识女性的职业发展状况呈现出“四多四少”的局面:即教学好的多,科研强的少;副教授多,正教授少;本科教师多,硕博导师少;副科、副处级干部多,正科、正处级的少。目前高校知识女性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满意程度总体来说不是很高,主要因素受到社会、学校、个人和家庭四个方面影响,高校女教师队伍在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她们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然而,传统观念对高校女教师的影响依然存在,她们在学校里与男性教师一样面临职称的竞争和职务的晋升,承受着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压力,同时还有承担主要的家庭责任,她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与传统女性一样,需要操作烦琐的家务,并在抚养和教育孩子方面费尽心思。因此,与男性教师相比,高校女教师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工作与家庭冲突。二、高校女性职业发展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特征
人类生命周期是许多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都从不同角度考察人类生命各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尽管存在差异,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将人类的生命周期划分为7个时期,分别是胚胎期、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早期)、中年期(成年中期)和老年期。根据生命周期阶段特征,女教师需要经历结婚、怀孕、生子的过程,这是女性不同于男性的地方,作为社会成员,女教师充当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结合高校女性的职业发展路径,可以按照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22岁到34岁为青年期,35岁到60岁为中年期,60岁以后为老年期。(一)青年期
1.青年中期(助教)此阶段的女教师刚步入大学教师行列,有很强的进取心,对工作热情,乐于迎接职业上的挑战,成就动机强烈,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开始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在研究生教育中没有专门的教学技能训练,也缺乏实际教学行为的实践,步入大学教师行列后只有短时间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培训,不足以应付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技能和经验的双重缺乏,使得教学会占用他们相当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同时,由于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受到研究训练因人而异相差很大,她们势必要经历较为艰难的学术方面的适应过程。此外,由于步入研究者的时间尚短,因此很难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另一方面,由于对其任职学校正式或非正式的权力运作不熟悉,她们往往会承担一定的教学辅助任务或者行政任务,借以熟悉学校的制度和规范,但同时也会占用相当的时间。
2.青年晚期(讲师)
此阶段教师大致处于青年晚期,正向中年期过渡。他们往往承担了较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经验上逐步成熟。在专业能力方面,他们正在积极地发展自身的专业性,随着研究经验的累积,逐渐探索出一条较为清晰的学术方向。在政治方面,他们比以前更了解学校的权力运作情况,寻求被认可和升迁的机会。由于目前高校正在进行的职称制度、工资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这部分教师承受的压力相当大,工作负担很重。王海翔等人的调查表明,有30.2%的高校青年教师认为教学任务繁重,有25.3%的教师认为科研任务繁重,有50.2%的教师认为职称晋升(发表论文)难,有24.5%的教师认为申请课题难[1]。与此同时,她们也要面对前所未有的婚姻及家庭生活带来的压力,适应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跟以前相比,需要处理更多的角色冲突,需要在家庭和事业上作出抉择,对个人的心理、社会技能的要求更高。
(二)中年期
1.中年中期(副教授)此阶段教师多数处于中年中期,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花在备课、上课方面的时间逐渐下降。在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对所从事的学科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明晰了学术方向,专业性得到确认,学术地位得到一定体现,大体相当于业务精干型教师。
2.中年晚期(教授)
此阶段教师大体处于中年晚期,对所从事的学科有广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某一领域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相当于专家型教师。她们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寻求往校外发展,作讲座、出席各类会议,或者在其他单位兼职或做顾问等。比以往掌握更多的行政权力,更多地参与行政管理与决策。对其事业的成就感到满意,逐渐推脱各种责任,对于大学的服务感到心安理得。不再投入大部分的时间在教学上,对教学与研究的热情有所减少。有可能担心知识过时,与年轻同事有点隔离。经济收入稳定,达到职业生涯的顶峰,加之儿女成年并逐渐离开家庭,生活负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