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110036
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深度衰退后逐步恢复,世界贸易也开始恢复增长.但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为了缓解国际竞争压力,保护本国国内产业,纷纷加大力度设置贸易壁垒,贸易保护主义又逐渐兴起.
自加入WTO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事件从未少过,金融危机之后,更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出.本文对我国当前遭遇贸易摩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建议.
一、当前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新特点
(一)形式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
1.贸易救济措施居高不下自我国加入WTO以来,一直都是全球范围内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受害者.2017年中国共遭遇21个国家(地区)发起贸易救济调查75起,涉案金额110亿美元.我国已连续23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除此之外,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使用的频率也逐渐增加.
2. 技术性、绿色贸易壁垒不断增多
除了贸易救济措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快速发展,逐渐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方法,主要涉及到WTO框架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和"实施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发达国家以保护本国国民健康或保护环境等为借口制定了众多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产品进口以保护本国产业.这些壁垒涉及到贸易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且合理性更加充分、非法认定更加模糊,难以迅速清除.
在绿色壁垒方面,鉴于全球气候变化议题的持续升温,发达国家除了要求中国承担强制性减排义务之外,还通过征收碳关税、建立"碳标签"等多种贸易限制措施设定环保要求.例如,欧盟向经欧洲的所有航班征收碳航空税等.
(二)领域不断扩展
1.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扩展以往,我国遭遇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的工业初级制品和相关原料上,其中钢铁制造业最为明显.如今,随着中国制造沿着价值链的不断攀升,产业结构正向发达国家具有优势的产业升级,光伏、电子信息、装备制造、LED等新兴产业逐渐成为贸易摩擦的主要领域.
2. 从微观层面向宏观层面扩展
我国"入世"前的贸易摩擦主要是以单个产品为主,2001年以来,贸易摩擦开始涉及某个产品种类,进而某个行业,甚至出现制度层面的冲突,如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人民币升值问题、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知识产权保护、人权问题等.
3. 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
以前,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是我国贸易摩擦频发的国家.如今,印度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对中国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除印度外,中国同巴西、南非、土耳其、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