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舞蹈啦啦操运动员旋转能力的提高

  • 作者: 新生代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498
  • 苗静 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 天津市 300201

      舞蹈啦啦操是在音乐的伴随下运动员有效的将难度动作、舞蹈动作以及技巧等动作组合成完美的成套动作.其中难度动作是重要评分内容,主要包括旋转、跳跃、柔韧与平衡.在这三类难度动作中,旋转类难度是运动员最难掌握的动作.

      舞蹈啦啦操运动员加强对核心区域肌群的训练,对提高自身整体素质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对于核心力量的训练与舞蹈啦啦操运动员旋转能力关系的研究是舞蹈啦啦操项目发展重要的课题.

      本文通过实验设计探究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舞蹈啦啦操运动员旋转能力提升的效果,以舞蹈啦啦操队2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将被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选用旋转难度中具有代表性的吸腿转难度动作为测试指标.分别对转体完成时间、身体的垂直轴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检验在舞蹈啦啦操训练中采用核心力量训练内容提升运动员旋转能力效果是否优于传统的专项素质训练内容.其目的是将核心力量训练内容融入到舞蹈啦啦操训练中,改变长期以来舞蹈啦啦操专项素质训练的单一训练模式,为舞蹈啦啦操运动员的旋转动作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对于舞蹈啦啦操专项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以20名舞蹈啦啦操队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平均年龄为13.45岁,将20名被试分为2组,每组10人,即对照组10人,实验组10人.为了保证本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所选取的被试在舞蹈啦啦操技术训练年限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进行了实验前的身体素质测试,在身体素质方面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以核心力量训练、舞蹈啦啦操、旋转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并将所检索文献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和总结,充分了解核心力量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进展以及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实验法 在实验过程中两组被试按照日常的训练进行,实验组与对照组保持同等负荷,两组被试的不同在于,在专项素质训练中所采用的方法有所差异.实验的总体规划有:

      (1)实验时间和训练时间:训练实验的总时间为两个月,共计8周.每周训练2次,每次训练总时间为180分钟,其核心力量训练在身体素质训练之中,训练时间为30分钟-45分钟.

      (2)实验地点:体操馆.

      (3)实验器材:本实验所选用的主要训练器材为:瑞士球、平衡盘、把杆.

      (4)实验内容:在素质训练中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时间多15分钟,分别是45分钟和30分钟.实验组对训练内容加大了强度(见表1),优化了内容以及加长了时间来进行训练,则对照组采用常规专项素质训练方法.(注:加长的15分钟是训练总时间之内的)

      

      表1 实验训练内容计划表

      (5)实验指标:通过提高核心力量训练提高舞蹈啦啦操运动员核心部位的肌肉力量和稳定性:以提高被试的吸腿转动作的完成质量.因此,本实验测试的关键是对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吸腿转技术动作的完成程度,以及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被试吸腿转技术动作的完成程度进行评价.

      (6)评判标准:吸腿转旋转360度,被试从正面准备,旋转一周至正面结束;转体过程中动力腿(右腿)大腿平行面与上体保持90度夹角,主力腿始终保持直立,高提踵;转体过程中上体始终保持直立,移动、小跳等现象视为该动作无效,每名被试有2次机会.

      3录像分析法 通过采用录像分析法分别对实验组、对照组被试完成吸腿转动作进行录像拍摄,根据录像对被试吸腿动作完成的时间和身体垂直轴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4数据统计法 将实验前、后的数据录入Excel办公软件并进行归类整理,将所整理的数据运用Excel办公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5逻辑分析法 主要采用比较、综合、归纳及逻辑推理等,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训练效果差异等.

    三、研究结果

    1实验前后完成吸腿转动作的时间情况对比分析

      (1)完成360度吸腿转的时间对比:

      

      表2 两组被试完成360°吸腿转动作的时间比较单位:秒

      通过表2对两组被试完成360°吸腿转动作的时间对比结果得出,两组被试经过八周不同的专项素质训练后,对照组和实验组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有计划的核心力量训练,对增强舞蹈啦啦操运动员核心部位的肌肉力量效果优于传统训练法训练效果,完成360°吸腿转的速度明显加快.

      (2)完成720度吸腿转的时间对比

      表3两组被试完成720°吸腿转动作的时间比较 单位:秒

      

      组别 N 实验前 实验后 缩短对照组 10 3.37±0.21 3.29±0.11 0.08实验组 10 3.41±0.12 3.03±0.23 0.38

      通过表3对两组被试完成720°吸腿转动作的时间对比结果得出,采用传统专项素质训练的对照组,实验前、后在完成两周吸腿转的时间上没有差异.实验组经过八周训练后,完成两周吸腿转的时间缩短了0.38秒,可以说明,采用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组,在实验前、后完成两周吸腿转的运动时间有差异.

      2实验前后完成吸腿转动作的垂直轴情况对比分析

      

      表4 两组被试完成吸腿转动作时垂直轴角度对比 单位:度

      通过表4对比结果可以得知,从对照组实验前后两组数据变化可以发现,被试在从准备阶段到完成360°过程中身体躯干与地面保持的角度呈现扩大趋势,也就说这一过程中身体躯干与地面保持的垂直程度进步较小.从完成360°到720°过程中,实验前后垂直轴均呈现缩小现象,在录像分析发现,被试从完成360°到720°过程中,身体出现前倾、重心发生变化,导致垂直轴缩小.对比实验前、后发现这一过程中,对照组的被试身体躯干与地面保持垂直程度有较小增长,但无明显变化.

      从实验组的实验前后结果可以看出来,采用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组被试在转体过程中身体与地面垂直程度要好于对照组的被试,身体躯干与地面垂直程度有较为明显的进步.采用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组在各个阶段中的身体垂直轴的提升效果明显高于采用传统训练的对照组.

      3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后吸腿转动作的完成时间对比分析

      

      表5 实验后吸腿转动作的完成时间对比 单位:秒

      

      360°吸腿转 2.56±0.41 1.63±0.33 0.93 720°吸腿转 3.29±0.11 3.03±0.23 0.26

      通过表5所显示的结果可以得知,两组被试分别采用不同的训练内容手段,进行八周的力量素质训练后,从实验测试结果所得数据可以发现无论是完成360°转体时或720°转体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可以说明,采用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吸腿转动作的完成时间效果高于传统专项素质训练的对照组.结果表明,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舞蹈啦啦操运动员旋转能力效果更为明显,更有利于提高运动员核心部位的稳定性和力量.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实验证明在舞蹈啦啦操训练中融入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旋转能力的提高明显,在运动员吸腿转动作的垂直轴方面提升更为突出,通过测试指标证明,实验组在旋转类动作的提高表现为运动时间的缩短以及垂直轴的扩大.

      通过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吸腿转动作的完成质量,说明核心训练对运动员产生好的训练效果.针对不同的核心训练内容能够提高运动员核心部位的肌肉力量以及稳定性,进而提高运动员的旋转能力.

      建议舞蹈啦啦操运动员在进行旋转类动作练习时,加大核心力量训练内容,对完成旋转类动作质量有一定的效果.在今后的训练中应将核心力量训练作为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的重点内容,针对不同的训练内容,发展运动员多方面的能力.

      本文标题: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舞蹈啦啦操运动员旋转能力的提高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51594.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