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嫣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隆昌 642100
小学音乐教学一方面可以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另一方面还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鉴赏力、想象力,进一步加强小学生的审美与认知能力,对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家把目光转向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小学音乐教学逐渐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小学音乐教学属于艺术领域,且具有启蒙性,能够让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认识音乐、感受音乐的情感,促进小学生的身体、语言、认知、性格、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音乐现状
1.学习音乐兴趣度低。一些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习惯于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套用十分普遍和通用的教学方式,在方法和内容上创新较少,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度难以提高。例如,在进行五线谱识谱的过程中,学生刚开始不知道五线谱的作用、历史来源、主要用法及存在的意义,很多教师一开始就让学生死记硬背五线谱的运用方式和读法。新时代音乐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自制五线谱教具、运用多媒体手段等方法,对原本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学生如何使用五线谱,让学生了解到每一个音符处于不同位置时,其音高是不同的。2.处于叛逆期。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不能达到同步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心理变化灵活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师选择歌曲进行教学时,普遍都会出现“学生喜欢听”、“学生不喜欢听”的问题,这是由于学生正处于心理叛逆期,往往会依照自己的主观意识来进行判断。 当教师选择了他们自己认为不喜欢的音乐教学曲目时,就会表现出“不跟唱”、“消极学习”等现象。
3.偏爱流行音乐。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也催生了音乐明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学生,很容易因为跟风或者盲目追星,出现崇拜流行音乐歌手,而迷恋流行音乐的情况,这便给小学音乐教学带来了挑战。
(二)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音乐知识过于抽象。很多音乐教师对小学生的抽象知识要求只是片面追求知识点记住了、基本考点掌握了,导致学生无法灵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演唱实践当中。抽象的音乐知识既让小学生对知识点望而生畏,又持续使学生的兴趣度和求知欲降低。2.缺少爱国主义意识教学。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老师对歌曲创造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掌握得不够深厚,一些学生无法从情感上对歌曲产生情感共鸣,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3.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兴趣点培养,一味地强调教学过程和考评结果,对于学生是否对教学的内容感兴趣重视程度不够。
4.学校音乐教学机制不完善。在小学,音乐教学的方式有静态的教学,即教师通过讲解书本的知识让学生记住某些需要牢记的知识点;或动态的教学方法,即由任课教师教唱,带动学生一起音乐的知识的学习,但是从教学方法上来看,可以发现,音乐教学机制单一,教学机制不完善。
二、情感教育概述
(一)情感教育的意义
情感教育是日常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常见方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下学习成长。情感教育一直以来是教育界广而热议的问题,因为情感教育的本质,是教师如何通过与学生的情感建立、情感形成、情感交流,以情感作为纽带使对学生的学习、教育、成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传统模式的教育方式相对单一,主要是采取课本教学、老师讲述、学生听课等单项灌输模式。学生对老师所教授的东西除了简单的接收,难以及时反馈自身需求。因此,教师需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建立起基础的情感联系,就能提升教育的效果、教学的效率,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因此,现代教学应当注重情感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摆正情感教育在传统教育中的位置,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穿插引入情感教育的元素,通过一些情感传递的措施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这是现代教育者们应当注重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