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婉云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 江苏苏州 215000
0 引言
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思维能力培育的不足入手,首先分析了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课程中有关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提出需要改善或是解决的问题与不足,然后对于文中所提到的问题和弊端提出合理的解决和发展策略,希望能对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思维能力培育提供一些有效的意见和建议。1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1.1 教师对于思维能力培育不够重视
孩子在学习方面的竞争越来越大,很多小学教师也有着很大的压力,小学数学学习是为学生以后的逻辑计算能力发展奠基的过程,只有打下好的基础,今后的数学学习才有保障。同时,小学学生年龄小,对于新知识接受能力弱,因此教师通常不注意培育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是死板的传授知识,对于每一道数学题的授课只是针对具体答案进行解答。同时,教学压力较大也造成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改善数学教学课堂,无法进行思维能力的课堂融入,再加上很多数学老师讲课采用集体备课方式,教学方式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思维方法注入找不到突破口,很多届学生都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来讲课。最终造成小学数学课程形式乏味单一,缺乏思维能力的培育。1.2 缺乏个性化思维能力培育不足
数学中的思维能力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技巧,每个人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思维能力,然而大多的数学课堂只是一股脑地把理论知识全部倾泻给学生,并不在乎学生是否可以接受,思维能力的培育也是如此,很多老师认为,所谓的思维能力,就是单纯的会做题,但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和片面的,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数学计算的内涵才能够更好地运用,但是由于个性差异,每个人对计算的理解和运用也存在差异性,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通过小组学习或者其他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发展更多数学解题方法。1.3 思维培育课堂缺乏创新
教师在数学课程上大多都处于主导地位,传授数学知识的方式大多千篇一律,现阶段很多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的授课比较古板,遵守传统,缺乏新意与时代特征。而对于思维方式的培育并不是和课程一样有着明确的授课教案,是一个需要老师个人来潜移默化进行渗入的过程。因此,创新教学形式可课堂设置成为数学老师的当务之急,只有改变现有的不合理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2 思维能力培育方式的改善策略
2.1 加强学校主导与加大教学制度改革
针对课程设置上,学校有着很大的责任,这是最有效最能够起到统领作用的一方。学校应该起到统筹与主导作用,从制度上入手,改变教学制度,多组织数学上的校际交流以及有关思维能力教学的公开课示范活动,大量进行试点,推广创新模式,扩大新教学模式的影响力和渗透途径。同时,教师要负起责任,在每节课之前进行细致入微的备课,让数学课堂形式变得多元化和有吸引力。对于课堂形式的转型是一个过程,需要很长的努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思维能力比拼、实例应用等多彩的方法进行,渗透进思维能力教学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