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走出TPR教学的误区

  • 作者: 新生代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0360
  • 李兴发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民小学 广东湛江 524081

      前言:TPR是英语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还会忽视意义的理解和活动的情景性; 忽视语言操练的目的。许多教师对这种教学方法存在误解。

      误区一:在呈现或操练新内容时,许多教师抓住一切可能的训练“说”的机会,忽视了学生听和理解新内容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silent period和TPR活动的情景性。首先要弄清楚用TPR教学的四个阶段。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silent period”,然后用TPR活动进行意义性的交际操练。如一位教师刚刚教授了身体部位的名称和句型This is ….后,与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以下活动:

      T(教师): Now children, let’s see whether you can understand the body parts in English well. When I say “Touch your head.” Please touch it and say,“This is my head.” Let’s try now. Touch your head. (边说边用手碰头)

      Ps(全体学生) : (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 This is my head. (并跟着老师做动作。)

      T: Touch your shoulders. (用手碰肩膀)

      Ps: This is my shoulder. (用手碰肩膀)

      T: Touch your mouth. (没有了动作提示)

      Ps: This is my mouth. (部分学生能说出并做出动作)

      ……

      在这个简短的教学片断中可以看到,教师在给出指令的同时,要求学生做出口头和动作的反映。这种活动是TPR吗?笔者从Cameron,L.(2001)的解释中得知TPR是指学生听指令,然后只是做出动作的response。 这位教师要求学生说出“This is my….”的句子并不是对教师指令的反应,而这句“This is my …”和“Touch your…”并没有语义和情景,是纯粹的机械反应,没有了意义性和交际性的操练。

      误区二:认为学生动起来了就是TPR,忽视了语言操练的目的。所以教师要明确语言的操练目的,在TPR活动中进行多样化的操练,让全体学生参与,并注意纪律的操控。如下列课堂教学片断:

      这位教师的教学内容是:Bounce the ball. Throw the plane. Blow up the balloon. Drive a car. 教师通过动作来呈现以上句型,如空手拍球,扔纸飞机,双手好像抓住方向盘在开车。在呈现Blow up the balloon.后,教师是这样操练的:

      T: Now look, I am blowing up the balloon.(教师吹气球,直到把气球吹爆。“学生”哗然。)Who can blow up the balloon? Can you ? (让一“学生”吹气球。)

      “P1”: Yes, I can. (努力的吹了很久才把气球吹爆。有些学生害怕的捂着耳朵。 )

      T: Blow up the balloon. (做吹气球状。)

      “Ps”:Blow up the balloon.(重复教师的语言和动作。)

      T: Bounce the ball. (做空手拍球状。)

      “Ps”: Bounce the ball. (重复教师的语言和动作。)

      如此重复了多次后,教师叫学生集体把以上内容再重复做了三次。

      假如这个活动是和真正的学生进行,三年级的学生会有什么反应呢?这个活动,学生除了重复之外,能自己独立地说出句型吗?在这里,这位教师用了真实的气球,用了动作帮助学生记忆,这对学生理解和记忆有帮助。可是后来只是进行机械重复的操练,真正的三年级的小学生会很容易失去进行活动的兴趣而导致分心,开小差。

      误区三:TPR活动只是适用于听,说的技能训练,很难运用在读,写的技能训练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教学情况对活动加以改动。许多教师经常用TPR操练听说,很少用在读写。其实TPR活动是可以灵活多变的,只要我们采用“adapt”而不是“adopt”的精神,只要稍稍的改动,就可以创造出许多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活动。

      实践证明TPR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避免误区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1) 教师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时不要急躁。无论是词汇教学还是句型教学,都要求教师反复示范和指导,学生只有在充分准备好的情况下才要求说出话语,这些都要求教师要细心地去反复指导学生,才能消除儿童的紧张心理,耐心等待儿童的语言输出。

      2) 教师使用这种方法必须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导者、内容设计者,对教学效果起到十分直接和积极的作用,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的课堂管理和组织能力也有一定要求。使用这种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经验有较高的要求。

      3) TPR英语教学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它适应于语言教学的初学者,适应的层面是比较浅显,因为与它有关的活动和言语都比较简单而直观,所以TPR英语教学法不适合高层次的英语学习。TPR教学法所提供的教学手段相对单一,教师应该与其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结合授课,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标题:走出TPR教学的误区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53908.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