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雯君 空军工程大学基础部
盖春雷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军事职业教育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强军目标对军事人才能力素质新要求而提出的。如何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开展军事人才培养,需要我们在借鉴外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着力破解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矛盾,理清并不断完善“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一、我军的军事职业教育
军委训练管理部在2018年全军军事教育改革部署时明确提出:当务之急是逐步健全“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深化理论研究,明晰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内涵外延和相互联系。当前,在新时代强军目标的要求下,我军表现出“两个能力不够”和“两个方面不足”,即:我军打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不足,人才适应关键岗位的核心能力不足。军事职业教育的开展,可以有效的打通部队与院校的对接,让我军成为学习型部队,让贯穿职业生涯的学习成为部队战斗力的不竭源泉。然而,目前我军的学历教育、任职教育、干部培训等教育训练体系各自相对独立、没有有效贯通,军事人才的职业发展没有统一规划和明确目标。我军的军事职业教育实际上更多指的是自我学习和自我培养。在军事职业教育的培养政策上,还没有出台全军统一的刚性要求和指导规范。在军事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上,军队军官站到了绝对主体地位,而对军队人员构成中的士兵和文职人员群体却没有开展相应培训的政策制度支持。在军事职业教育的培养环境上,个别师资和技术雄厚的军队院校从2011年开始,尝试开展依托网络面向全军开展教育培训,军官参与热情较高,士兵和文职人员参与度相对较低。此外,对于如何有效开展军事职业教育,整合构建军种、战区和院校在这里面的作用和关系,军委职能部门还没有较为清晰的政策指导。二、美军军事职业教育的特点
美军的军事职业教育体系相对发展较为完善,是一个实用型教育制度,贯穿整个美军人员的职业生涯。美军2015年颁布了新修订的《军官职业军事教育政策》、《士兵职业军事教育政策》和《国防大学政策》,新版政策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即部队训练、岗位实践、院校教育和自我发展。可以看出,美军关于军事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实际上是一个广义概念。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军事人才的所有院校培养、部队训练、实战锻炼和自我提升,都看作是军事职业教育的范畴。而我军的军事职业教育是一个狭义的概念,相当于美军“四位一体”培养体系中的自我发展和部队训练中的部分内容。而美军的“岗位实践”更多的是指其依托全球的374个海外基地开展的职业教育活动。(一)统筹规划管理
美军军事职业教育与训练紧密相连,由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负责审定全军教育训练大纲,陆、海、空三军均设有训练与条令司令部和部队司令部,负责本军种单个人员(院校)与部队训练原则与计划的制定。这里以美陆军为例。陆军的教育与训练由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负责统一管理。合成兵种中心为陆军职业教育的领导机构,具体领导和监督隶属训练与条令司令部的陆军院校。为保证领导体制运行顺畅,训练副参谋长助理具体负责陆军院校教育训练的协调。协调工作主要围绕领导能力培养、院校教育内容、相关人事政策、训练开发、教育训练项目分析和评估、总体陆军院校系统等展开。此外,美军还先后颁布了《参联会主席联合军官培养构想》、《军官职业军事教育政策》、《陆军军官手册》等一系列相关法案和政策,对军事职业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二)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
根据陆军部手册以及陆军军官人事管理制度的规定,所有陆军军官进入军队后,都被纳入陆军各基本兵种部门。而基本兵种部门也就成为他们的基本专业。在其超过20年的职业生涯中每隔3-5年就要重返学校进行全日制在校学习。而这些全日制在校学习一般都持续2个月到1年甚至更长时间。[5]这些高级在校学习课程加上自学和在岗培训,为军官提供了他们晋升过程中随着职位升高任务领域越来越复杂所需要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美国陆军军官的职业军事教育分为初、中、高和将领级。在被任命为少尉军官后,随着军衔(从少尉到准将)和岗位的变化,必须先后7次到相应的兵种部门院校、指挥与参谋学院、战争学院和国防大学的“拱顶石”课程分别接受基础军官领导力课程(BOLC)、上尉职业课程(CCC)、中级教育(ILE)、高级军事研究(ASMS)、指挥预备培训(PCC)、高级指挥与参谋培训和将官培训。各课程学习结束后,分别担任排长、连长或营(旅)司令部参谋、师(军)司令部参谋、陆军参谋部和战区陆军司令部参谋等。被任命为营(旅)长的指挥官,上岗前必须经过指挥预备培训,取得任职资格后才能任职。职业军事教育注重领导力、管理理论与实践、军事历史、作战条令、国防政策、规划和决策、法律责任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而对于人员所进行的军事教育的评估则主要根据各个任务的标准和学习条件看其具体表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人员会经常收到非正式的反馈和定期深入的表现评估。因此,职业军事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人员有效履行领导的能力以及在联合军种机构参谋职位的任职能力。
(三)依托岗位的课程体系
如前所述,美国陆军军官的职业军事教育分为任命前、初、中、高和将领级,而每个阶段所进行的教育目标侧重有所不同。例如,初级军官是一切军事行动的末端指挥者和执行者,其能力素质的高低对任务的完成与否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课程重点是技战术培训,学术性质较弱,更注重营造实战氛围,培养“练为战”的思想,实现初级院校培训和部队实战标准统一,要求一致。初级职业军事教育从军官入伍服现役开始,一直持续到服役的第10年。主要由兵种部门院校负责,包括基础军官领导力培训和上尉军官职业培训两个主要培训科目。兵种部门的基础军官领导力课程可使军官做好首次任职准备,并掌握训练与领导单兵、小组、班和排的方法。此课程还可使军官了解连一级单位的装备、战术、编制和行政管理。上尉军官职业课程是军官在担任连级指挥职务之前要参加的第二个重要培训,教学集中于连、营和旅级作战行动。中级职业军事教育主要由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负责。该学院是陆军的高级战术学院,融合了理论学习和实际训练,为军官提供了作战和战略战役,旨在为联合、机构间、政府间和多国作战环境下的统一地面作战培养领导人才,并为满足陆军作战需求提高武器装备专业知识。在这一阶段,学员在运用军队决策程序的同时所学的是“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学习过程中,学员的注意力不仅在当前的作战上,还在未来的作战和规划上。
高级职业军事教育主要由陆军战争学院负责,旨在培养学员的战略领导力,使当今和未来的领导能够合理有效利用联合、多国和机构间环境中的地面力量;研究并出版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支援陆军的战略对话。陆军战争学院不仅教育和培养领导人才战略层面上的能力,也帮助他们提高全球地面力量应用的知识。战争学院的教学课程分住校和远程两种,主要培养战略领导人才,这些课程为他们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使他们掌握了武器装备的专业知识,并使他们具备分析、评估和提高改善战争专业技能、战略、作战、国家安全、资源管理以及其所负责的作战单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