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洁
三门峡市西张村镇初级中学 河南省三门峡市 472100
物理并不是独立的学科,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运用其他的学科来帮助学生学习物理。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物理过难,不容易理解,其关键原因就在于不具备数理结合的思想。在高考中,数理结合是物理必考的重点知识之一,根据相关的考试说明:可以依据具体的问题罗列出各个物理量间的关系式子,再进一步推算和求解,得出相关结果,并基于结果来得出结论;必要时可以通过函数及几何来加以分析表达。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培养学生的数理结合思想来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一、运用数学观点来学习物理规律
物理规律中通常隐藏着相应的数学思想或者观点,通过运用数学观点,学生可以更加容易的掌握物理规律。例如,在学习弹性碰撞时,教师可以运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来进行实验,一个小球以V1的速度碰撞另一个静止的小球,其结果为第一个小球经过撞击其速度V’1为0,而第二个小球在撞击后速度为V’2=V1。该实验的目的在于检验两个相同小球撞击前后的动量守恒定理。但处于动量守恒定理下,其结果较为多样,而实验结果只有一种,即V’1=0,V’t=Vt。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时有深度的。此时,教师应当基于数学知识来指导学生运用数学方程来掌握这个结果,使问题得以处理。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数学观点来帮助学生学习物理定理,不仅可以将物理难题简单化,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模式,从而探索出新的物理规律。二、借助函数图像分析物理知识
在物理课程中存在较多的规律及理论,它们都可以通过函数、数学式子及语言来进行表达。一般情况下,高中物理仅仅注重数学式子及语言的运用,而忽略了函数的运用。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函数来解决物理难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物理知识及定理。三、运用数列知识提升物理解题能力
高中物理所运用到的数列知识一般为等比或等差,主要是运用数列的相关公式。例如,将图书A和B分别交叉叠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假设每一页的质量为m,A和B共计一百页,各个纸页间的摩擦力为u,A维持不变,向B施加一个向右的力F,将其抽出,求F的最小数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数列知识来解题:当力为匀速时,F的数值为最小,等于B书各个纸页间的摩擦力总和。经过分析可知,自上而下第一页的摩擦力为f1=u mg,第二页f2=5u mg,第三页f3=9u mg,由此可知,各个纸页间的摩擦力为等差数列。根据该数列的公式,得出f100=397u mg,在运用求和公式计算出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