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燕 武林初中 广西贵港 537608
一、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只有对道德与法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为此,笔者通过设计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会探究、学会思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一框题《竞争?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设计一个“鹰抓鸡”的游戏,请十位学生参加,五人为一小组,分别扮演“鹰”和“鸡”。在教室内画一个圈为鸡圈,鸡群呆在圈内,鹰群呆在圈外,鹰必须在鸡圈外把鸡抓走,鸡要防止被鹰抓走,比赛时间为一分钟。两组比赛的胜负取决于一分钟比赛时间结束后鸡圈内“鸡”的数量。通过比赛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让他们感受竞争的氛围,体验合作的乐趣,进而明确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竞争与合作,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感知教材知识。除了游戏活动外,还有多种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如,引入与课题相关的音乐,运用诙谐风趣的寓言,播放直观形象的动画,插入具有深刻寓意的典故等,这些都能触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1.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校的教育责任在于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朋友的责任,以及对职业、对组织和对世界的责任。这些责任都离不开学习责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来达到这一目的。在合作学习中,要强调个人的责任感,即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负有一定的责任,并为自己的不合作行为承担后果。首先,要让每个学生都懂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合作学习中有一份责任,自己不思考、不动手、不合作,就会给小组其他成员增加负担。还要有荣辱与共的意识,要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小组的失败就是自己的失败。为了赢得小组的成功,每个人都要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充分发挥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其次,在合作中要有分工,在分工中承担责任。以四人小组为例,在共同思考的基础上,四个人分别承担领导者、检查者、协调者、发言者的角色,而且轮流担任,增进小组成员间的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互相帮助,使其在形成共识的过程中树立责任感,并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以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2.在实践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实践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如,在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首先,向学生介绍班级中某位同学的家长是县人大代表。然后,要求学生去采访这位人大代表,自己约定时间、设计采访提纲。最后,写出调查报告和采访感想,并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做的效果是单纯的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