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爱连 廉江市第六小学 广东廉江 524400
1 引言
在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占据很大的比重。德育教育水平的高低关乎个人思想道德素质以及个人思想品质的提升。因此,小学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正确的方法教学引导学生,给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给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2 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意义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统领着整个学校教育。它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合格公民的起点。3 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思想道德的养成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成长环境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其中,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环节中,这一点显而易见,学校的德育教育学生的良好品行以及道德素质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果一个学生在社会风气极其恶劣的地方长大,并且父母对其的道德教育不善,一旦学校的德育教学效果不好的话,学生就有可能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基本的分辨事物好坏的能力,那么他最终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列宁曾经说过: “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这里的意识指的就是思想道德意识,在科技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社会倡导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因此,对于祖国的未来的学生群体而言,加强其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强化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3.1 改革内部管理文化,在思索中创新
现如今,大多数的学校规模逐渐扩增,随之而来的就是师生人数的增长,这样一来,家长对于教育的需求力度增大,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教育发展趋势。相应的教育工作人员应该立足于实际状况,妥善解决好在管理中频繁出现的问题,不断反思总结,秉承着“高效率工作、近距离服务、低重心运行、走动式管理”的管理思想,强化不同年级之间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传授基础的知识,还要做好德育教学以及后勤工作,保证三方面一同抓起。将创新元素融入到内部管理工作中来,才能保证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稳定长久运行,逐渐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体系,保证各个年级,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互帮互助,将教育管理体系工作落到实处。除此之外,教务处、德育处也要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工作的开展情况应当通过年级例会相应地反馈出来,保证德育教育的实质成果,而不再流于形式。3.2 学校德育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俗话说得好,孩子的第一老师就是父母,因此,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父母的行为举止对其影响力巨大。所以,为了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只有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才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方面应当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让家长认识到德育教育对孩子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应该向家长定期反馈孩子在学校的日常表现。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学校和家长的良好互动,也切实地使得家长的教育责任感增强,更有利于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学校也要多多开展亲子互动的活动,通过这种让家长和孩子共同互动的形式不仅让家长对孩子有更全面的认识,也有利于孩子健康身心的培养。这对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不可估计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