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金林 湖南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是人生的开端教育,幼儿教师是进行幼儿教育的主力军,因而关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乃刻不容缓。教师作为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他人”,其心理健康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幼儿能否健康成长,全社会必须对此引起高度关注。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健康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疾病,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和伦理道德”。心理健康包含心理的各个方面,以及良好或正常状态下的活动过程。幼儿的心理健康与否,与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教师的言行将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及行为表现。二、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一些幼儿教师由于缺乏精神卫生保健意识,对本身的行为没有进行相应的反思,使得幼儿在园活动中,被教师无意识的言行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这些言行举止是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即素质不健全的表现之一。在学前阶段,构成幼儿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是幼儿教师波动较大的情绪情感状态和急躁的个性。幼儿教师不良心理状况有诸多表现,例如工作价值感低、职业态度消极、言行不得体、职业焦虑、不安、烦躁、忧郁等。除此之外,另有幼儿教师面临职业和家务的两重压力常处于身心疲惫的状况。三、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现在,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研究更多的是采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L-90由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于 1975 年编制,经过客观性指标的检测,具有可信度。佟硕、王萍等(2013 年)【1】对沈阳市 10 所幼儿园共 190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大都偏低。汪海斌、陈海燕等(2013年)【2】在横断比较研究中发现: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在逐年增多,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和敌对的增多。王娟、贾林祥等(2013年)【3】的元分析发现:幼儿教师明显优于普通人群;农村区域总体好过城市区域;东部地区整体好过西部地区。闫春芳(2013年)【4】采用问卷、访谈、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调查发现:鄂尔多斯地域的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总体程度仍然相对较低,比全国范围的成人心理压力常规测量水平低。马素红(2014年)【5】对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分析表明:虽然各地有着各不相同的结果,但幼儿园教师的整体心理健康问题并不乐观,表现出胁迫、焦虑、人际敏感、抑郁和敌意。宋寒(2015)【6】通过采取不同方法得出湖北省某市农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较为乐观的结论。尽管如此,也存在较高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如强迫症状和睡眠及饮食,躯体化和抑郁。余秋梅(2016年)【7】对云南省昆明市、文山州、西双版纳州的199名幼儿老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云南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家"常模",对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赵红利(2016年)【8】对 394 名农村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32.5% 的农村幼儿教师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4.6%的农村幼儿教师存在中重度心理健康问题。综上所述,不同的地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有所不同,有的情况较为乐观,有的问题却比较严峻,急需得到解决。总的来说,幼儿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群体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在不断增多。我们需要持续不断地关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为祖国之花谋取更多阳光。
四、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政府及社会层面
教育部连续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使得幼儿教育改革得到不断深化,幼儿教育事业得到很大发展。繁杂的幼儿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的全局性,教学方法的多样多变性,让幼儿园教师觉得对幼儿进行教育有心无力,从而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基于我国国情,长期以来幼儿教育市场化,学前教师是我国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幼儿教育又是教育领域的一块短板。同其他教师相比较,幼儿教师责任重大,进行保教结合,工作繁杂。纵观我国幼儿教师行业,其在全社会的地位属于偏低层次,且待遇相对较差。这在于社会观念的落后,许多人把幼儿教师看成“底层”职业,甚至把幼儿教师仅当作是“保姆”,对幼儿教师缺乏尊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目前多半家长都持有“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教育观偏智育,因此家长对幼儿教师有太高过量的期盼,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幼儿教师的压力。(二)幼儿园层面
幼儿教师在工资收入存在差距,工作任务以及福利待遇方面有很大差别。但不管是公办园、民办园还是合作制园,在以上方面都存在相似性。例如工资收入的尴尬性,工作任务的繁重性和重复性以及职业竞争的激烈性等。目前,与其他同类行业比照,我国幼儿教师的收入偏低(付出和回报彻底不成正比,如差不多的工作量,同等的学历,相似的工作性质等)。这方面,民办幼儿园比较典型。幼儿教师的压力源不停增多的原因在于社会对幼儿教师的不适要求,体现在工作持续时间长,所教园班级人数多。白天工作学习,晚上还要进行学科备课,除此之外还要准备环境创设,参加各类培训,迎接上级的种种检查等。在这无形的压力下,教师的心理压力也在增加。近些年,“虐童”事件频发,与幼儿教师没有及时排解的心理压力有很大关系,或者由于工作繁杂影响心情,直接采取不适合的方法来管理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