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雁清.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州增城.511370
高校受学业警告学生是指在校期间由于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原因引起其学习成绩下降,挂科门数较多,累计不及格学分数达到学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而被进行警告的学生。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与此同时,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在学业上开始掉队的现象凸显出来,严重阻碍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如何为受学业警告学生提供人性化的学习、管理环境,促进其学业进步,顺利毕业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题。
一、受学业警告学生成因分析
1、学生个人因素
学生个人的因素,是受学业警告的内因,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目标不明确。主要表现在应付式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些学生经历“千军万马”的高考竞争中闯过了独木桥,考上了大学很容易产生松懈的心理作用,于是在学习上“松气”,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导致学习成绩下滑,成为学习困难生。
(2)学习方法不当。学生由高中的填鸭式学习转入大学自主学习,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模式切换问题,加之大学科目多,任务重、范围广,学生无法自主安排学习,课后难以消化。
(3)对专业不感兴趣。部分学生在高考后填报专业时由于对专业认识不够,或者是由父母代为选择,于是导致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便自暴自弃,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持无所谓的态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在这种心态下,她们的学习大打折扣,学习效率不高。
(4)基础知识差,学习信心不足。部分学生由于高中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在上大学后接受到更多的新知识,更难以消化,遇到很多学习上的挫折,如果不加倍努力极容易掉队,慢慢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
2、学校因素
(1)教师的因素由于教师评职称中有对科研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导致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科研,致力于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忽略了对学生的教学。有的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授,轻视了学生学习方法、能力的培养,而且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独立思考的能力。
(2)环境的因素
部分高校教室设备陈旧,硬件设施有限,使得教师无法更好地开展授课,学生无法参与课堂实践,慢慢失去了学习兴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