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搞好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素质

  • 作者: 新生代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8353
  • 向祖斌 湖南省绥宁县长铺镇第三小学 422600

      如何搞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已成为我们全体教师的共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如何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如何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动力”,如何将知识转变为能力,成为我们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几年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经过认真的探讨和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初步得出符合学生实际和数学学科特点的以学生为主体活动的一些方法:(1)提出问题的阅读活动。(2)激发兴趣的竞赛活动。(3)重视实践的动手活动。(4)气氛活跃的讨论活动。(5)具有新发现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始终贯穿着“数学课没新课,新课就是复习课”的思想,采用“预习(发现)——讨论(释疑)——精讲(深化)——练习(分层)”的“四环节教学法”。推行“五先五让”的模式,即“课本先让学生读、例题先让学生做、问题先让学生提、规律先让学生找、小结先让学生说”。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轻松地学到知识。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更是注意的重要源泉。兴趣的产生,给学生以学习的原动力,促使他们爱学习,从而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有兴趣才能使学生处于积极的精神准备状态,才能进行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才能积极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努力改进学习方法、创造性的运用知识。

      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知识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学校开运动会,一组有6名运动员,编号都是由1、3、5这三个数字组成的不同的三位数,谁能猜出他们的编号?”这一设问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跃跃欲试,但一时难以说全,老师随即拿出1、3、5这三个数字卡片,让学生在投影上摆出135、153、315、513、531六个数,我又问,这六个数能同时被哪一个数整除(1除外)呢?其中有一名学生答道:“都能被3整除。”教师问:“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算一下每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否有什么规律?”通过计算得出,这些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都是9,都是3的倍数。至此,学生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已有了初步感知,但教师仍不急于给出结论,而是在投影上放出12

      (方框为覆盖片)向右抽动,逐步出示12、123、1234、12345、123456……,让学生算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多少?哪些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这样,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面向全体,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都处在不同程度的发展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首先,对差生给予特别的关注。每一节课都要给他们创设发言的机会,及时鼓励和调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有求知欲,同时要注意调动优生的积极性,教学中要设计一定层次的问题和练习,引导他们认真钻研,积极探求。

      每节课的练习,基本上是分层、分组进行。基础知识、基本题是第一层,要求全班同学都必须掌握,力求熟练。第二层,是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探讨与研究的,使课堂上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每个同学对每部分内容的掌握与理解程度不同,差生在完成第一层练习时,参于第二层的练习,这使全班同学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获得和谐的发展,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

      本文标题:搞好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素质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62992.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