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乾香 成都市简阳市周家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641402
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素质教育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社会各界认为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只局限于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教育应该从各个方面综合来考核.随着社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成为当下教育的重要目标,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德智体各方面优异的综合人才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因此德育教育者也承担着一定的压力和任务.只要学校和教师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相信教育事业会发展的更好,也推动学生们的发展向全面的方向发展.
一、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小学德育教育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出发: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这几个方面的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在小学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以下三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1.学校教师
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营地在学校,课堂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来源,小学德育教师对于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师所存在的问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专业基础过于薄弱,无法对德育教育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教师自身理解程度不够,必然会无法将德育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小学生也无法深入的了解德育教育.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与教师的素质紧密联系,如果教师的综合水平达不到一定的高度,那么德育教育的开展也一定无法顺利展开.
2.思想方面
在不同的小学之间,各教学班都在争夺班级转化率.为了提高转校率,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小学,我们将对德育和文化教育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学校学生的转校率.父母仍然认为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区别是由他们的孩子的成绩决定的,父母一直期望孩子有优异的成绩,对于道德教育方面,父母并没有意识要去重视该方面.学校与家长的观念相结合,会对学生道德教育的产生负面的影响.大多数家长认为,当他们送学生上学时,学生的教育工作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家庭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学校和老师有时不能反映学生父母的情况,导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断层,这是非常不利于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
3.德育内容
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在内容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完善性,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还不够成熟,对于教育内容主要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灌输,德育内容并没有与小学生所接触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小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发生抵触,或者所学内容与行为完全不同的负面结果.
二. 解决措施
自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总结我国几十年发展的经验,得出来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现在的高科技时代发展速度很迅速,我们不能在这个高科技时代落后,所以就对方方面面的精英人才很渴望,由于这个原因,就容易出现在不经意间拔苗助长,人才的大量短缺,过分重视智育,不注重德育的发展,就容易造成重才轻德的后果.学生如果按照该趋势发展下去,今后培养出的人才无论智育方面如何优秀,但是缺乏德育,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为了避免该情况的发生,我们必须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提高教师德育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首先要做到充足的准备,首先从教材入手,对教材要有详细的了解和认知,将德育内容与小学生所接触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使德育教育与生活都能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要在各个科目中都要贯彻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小学生们对于德育教育的认知.
2.加强学校和家长沟通
学校的创始人应该意识到,如果他们想把学校办好,他们不仅要重视智力教育,而且要重视道德教育.每个学校设立教育培养目标时,有必要区分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每个方面都应该有明确的培训目标,并根据这些训练目标,有必要建立健全课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课程,教学和加强检查和监测.父母认为道德教育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进程,学校可以告诉父母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使双方的思想都发生了改变,学校和父母团结起来指导孩子,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
3.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和内容
强制灌输道德教育只会适得其反.只有选择合适的方法,主动接受德育,才能提高德育质量.例如,在中文课上,一些单词和句子的解释是很难理解的,老师指导学生自己搜索材料,通过给予适当的帮助,学生很容易理解其中包含的真理.总之,教师只有选择合理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和理解知识,才能有效地提高德育的效果.过于生涩的内容,只会让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内容失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三.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发现新课标虽然在推着小学德育教育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但是再发展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问题,小学德育教育的问题主要是教师能力方面的不足,学校和家长之间的缺乏沟通,并且对于德育教育缺乏重视,德育教学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学校和家长增强沟通,教学方式上也要摆脱强制灌输的做法,要将德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还有很漫长的路等待我们去探索,因此我们要随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保证小学德育教育的顺利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