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坤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7
一、引言
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1.整理:把不必要的东西和必要的东西区分开来,去掉不必要的东西,腾出宝贵的空间,制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2.整顿:把必要的东西放在规定的地方,并明确标示."三定"(即定点、定容、定量)和"三要素"(即场所、方法、标识)就发生在整顿这一环节.
3.清扫:打扫和清理垃圾、灰尘和污物,使现场干净整洁.
4.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经常保工作持场所和个人用品整洁干净.清洁的重点在于维持,并全面标准化.
5.素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品德、行为习惯,遵守规则,打造遵守纪律的工作场所.
二、职业院校教育引入5S管理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逐渐成为职业院校的共识,许多职业院校都已将5S管理的理念引入到了学校,但作用多数仍限于对学生的评价 而真正需要将企业5S管理内涵引入学校教育的应该是的实践类课程中的具体环节,因为这样对学生的5S教育才更具有可操作性.但要想真正做到这点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三、高职院校实践类课程中实施5S管理的方式
要想在高职院校的实践类课程中实施真正的企业5S管理教育,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学校要高度重视,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精益管理实施团队 团队成员必须要先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各成员真正明确5S管理的理念,明确5S管理的要求和细节,能带动其他教师一起实施并成为5S管理教学指导的主力军.
2.选择实施载体,逐步打造5S实施过程体系(1)可对学校实训基地整体进行诊断,有针对性地选定一个示范点场所,设计好要实施的项目及内容,然后先选定一个试点班,在示范场所开展为期一段时间的5S专项教学,逐步获取实施经验及完善实施方案
(2)将5S现场管理实训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加入教学计划中,每年组织所有新生班级按规定要求,在实验室全面开展"5 S现场管理实训周"教学和训练,并在今后的实验、实训中持续进行管理.
(3)制定保持和完善机制
不断改善是5S精益化管理的核心要求.如何调动学生自觉坚持按5S管理要求去做?我们给出以下建议:一方面,可探索将任课教师是否有效对学生进行监督和指导与绩效考挂钩 另一方面,学生的平时成绩可与其实施主动性及效果挂钩,从而激励学、教双方在5S管理实施过程中都能处于主动地位.
四、实施案例和效果
现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院电气工程系通过与欧姆龙(中国)公司开展合作,引入了欧姆龙公司的一系列精益生产内涵,如5S管理、TPM等,并通过合作成功地举办的四期"欧姆龙"订单试点班.在订单班中,学生在企业教师和学校专门团队的指导下,通过专门化训练,基本掌握了5S管理的理念和操作细节,无论在职业素养还是综合素质上都有了巨大的提升.订单班的学生毕业出去后均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在"欧姆龙"订单班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学院决定把5S管理推广到电气工程系所有班级的实训课程中,为全院下一步实施实训课程全面推广5S管理打好基础.
在实施步骤上,我们先选择了电信1701班作为试点班,以数字电子技术实训室、办公自动化设备实训室为试点场所,按企业车间的5S管理要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试点教学,并命名为"5S管理实训周".参加活动的学生在专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5S知识学习、团队组建,活动区域确定、活动规划、5S现场活动、大字报制作和发表等流程开展工作 之后再把该班的5S活动形成成果,推广到其他班级中.
通过一学期的5S现场活动及之后的持续改善活动,目前绝大多数参与的学生都能一改了过去一直存在的实验、实训过程中毫无管理意识、操作不按章法、实验结束后清洁整理工作互相推诿、敷衍了事等不良习惯,实验、实训中基本能按规定要求操作,结束时能自觉整理好自己工位上的工具,器材能按指定位置摆放好,自觉清理杂物以及做好实训室卫生等,5S管理制度在电气系各班级中得到了初步的形成,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在逐步提升.目前电气工程系的各个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环境也得到明显的改善,各实训室管理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用在保障和提升实验、实训室功能、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下一步工作是要继续加强和改进5S管理的教学指导,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做好5S相关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工作,努力形成自己的5S管理特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