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李发慧 200000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现状
应用心理学是当前新世纪心理学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给人类的社会带来的贡献是十分可观的,不管是在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教育等领域还是在各个政府和社会服务部门,心理学都有其应用的场景并且能够发挥其优势。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专业定位不准确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是为社会各个领域提供专业的高级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一方面是和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是针对心理学专业本身,各个领域需要的知识结构以及能力训练存在明显差异,假如将上述内容都纳入到心理学专业范畴当中而不加以明确的划分,就必然会导致实际教学的困难和混乱,心理学专业存在上百个分支,除了几个基础性的学科之外,其余大多是应用类,当前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对于应用的认知不充分,专业的定位和实际的教学实践存在较大的差距,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象征了人才培养的规格,专业目录反映出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模和工作方向,是完善人才培养以及进行人才需求估测等工作的重要根据,定位过高以及培养目标过于笼统都会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难以实现。如果一个学科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那么这一学科的设置就是存在问题的,很容易会被时代所淘汰,应用心理学作为一项有较强的实践性的专业,其培养方案和基础心理学不同,发展心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等其他的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当前很多高等院校的学生都只是完成了学科基础性知识,对于专业课程的深层次认知不够,并且学校也缺乏对学生的课外引导和就业指导,导致学生缺乏对专业特色的认知,制约了社会实践的发展。
(二)校方缺乏对实习环节的重视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习是学生将理论知识结合具体实践的有效方式。实习过程当中的有效锻炼当中对于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也是比较高效的,但是当前很多学校对于学生的实习缺乏重视,难以认识到实习的真正价值,也不能发挥实习的作用。学生的实习环节不能够有效的应用到专业知识,只是走形式,学生得不到真正的锻炼。(三)师资储备不充足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特点在于不仅重视理论教育,还重视实践过程中,需要学校的专业教学工作者既具备理论储备,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在当前的政府政策以及学校治学方略的支持下,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不断完善,也引入了很多相关的专业设备。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却很少涉及到这些设备的使用,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能力不足,难以很好地应用专业设备进行教学,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师由于课业压力,没有时间设置和实践有关的课程,这也导致了一些资源的空置。(四)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内容稍显陈旧
首先,课程体系的内部逻辑关系不够紧密,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课、必修课以及选修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等模块建设,是有一定的明确性的,但是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并非在于表面上的课程体系设置,而在于微观层次的课程之前的内部逻辑以及比例结构,因为课程需要适应培养标准的需求,当前心理学专业的培养标准还不够清晰,所以专业课设计的内容比较广泛,但是各个领域的内容差别较大,导致构建的课程体系需要涉及到各方面的内容,这样因为国内的本科学制有限,课程和内容安排难以做到科学有效,所以,也就难以实现科学完善的体系的建设。其次,课程的目标难以实现。心理学作为一种边缘性学科容易导致专业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兼容人文性和自然性,并且需要同时开设很多门类的课程,再加上本科学生知识结构存在不平衡之处,导致教师的授课难度加大,知识结构偏理科的学生需要着重投放精力在人文学科上,知识结构偏文科的学生则需要在理科课程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同时还需要加强实践课程占据的比重,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实际上教师和学生在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常处于两难境地,课程标准不容易实现。
另外,专业的技能储备不够,缺乏完善的实践环节等,依据相关调查的结果,心理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普遍不认同大学的专业角度,其中主要的就是对专业实践课程的不满,学生认为大学课程最缺少的就是对心理学知识技能的引导和传授,忽视对实践环节的应用,认为心理学应用技能课程在实践工作中需求性较高,出现这一问题和高等院校专业技能占据的比重较小,以及开展实践的时间不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