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檀秋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昆明 650500
一、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概述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就是依据科学的经济规律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式的规划、组织、管理和控制的管理活动.涉及到多方面的资源调配以及多样化的管理要素,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总体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具有内在的规律和外在的实施规范,同时也会根据实际进行灵活性的变动.系统性的管理思想及管理模式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最早由杜邦公司引用于设备管理中,取得了显著地成效.其后这种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提升工程建设效率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前阶段,西方发达国家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已经形成了成熟、稳定、完善、科学的体系,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也积极致力于项目管理的建设工作,国家建设部、国家计委以及经贸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以促进工程建设的科学化、标准化和法制化,使其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卓越的贡献.二、国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现状
目前,国外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已处于较高阶段的发展态势,无论在制度建设、标准化实施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都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地步.综合美国、欧盟、日本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可以总结出国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主要形式包括项目管理承包(PMC)、项目管理组(PMT)和施工管理(CM)等.项目管理承包管理模式是指工程建设承包商在对业主负责的前提下,代表业主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全方位的计划、管理、控制盒协调,从工程建设阶段性内容来划分包括整体规划、项目定义、工程招标、以及选择设计承包商、采购承包商和施工承包商,并且在工采购和施工过程中进行统一协调的管理.相对于项目管理承包的"集权化"管理模式,项目管理组将管理权利进行了充分的下放,通过组建多方参与的项目管理组来调动各进而达到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目的.项目管理方的参与度和共识,组内部管理主体包括工程公司或者其他的项目管理公司以及业主,这种组织形式下,项目管理的身份是业主的服务顾问,对于促进工程建设效率、控制成本和提升工程质量、降低项目管理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施工管理代表业主进行施工过程的总体管理,国际上设立的管理组织结构其职能、管理方式等都是为了使公司结构及运行能够产生更多的效益,有效地为工程建设项目服务.因此,为了保证这种服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必须建立起灵活的项目管理机制,国外发达国家通常采用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矩阵型管理体系.这种项目管理机制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调配有着特殊的资源优势,通过对人员进行充分的利用,大大提升建设项目施工的管理质量和效率.
三、中外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比较分析
1. 应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
加强工程项目的管理面对与欧美发达国家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及新世纪里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应怎样迎接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呢 ? 本人以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2. 应与国际惯例接轨
为适应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化的趋势,进入变幻莫侧的国际竞争市场,首先要学习国际上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和方法,不能认为国内EPC还没有被认识,PMC还很遥远而放弃发展机会,应支持国内大型工程公司积极向PMC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提高国内工程公司项目管理水平的问题,同时也是走向国际大市场的需要,是带动我国工程建设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需要 其次,应真正懂得并吃透国际惯例、法规、标准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按国际惯例进入国际市场,并受到国际法律的保护.再次,要强化项目经理负责制,推进项目经理的国际化.项目经理是团队的核心,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主要原理之一是把一个时间有限、预算有限的工作委托给项目经理,使它有权独立进行计划、资源分配、指挥和控制.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大体上有工程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两种模式,这里项目经理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业主选用前者的明显多于后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高层次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工程项目管理技术还比较落后.因此,积极推进高素质项目经理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 健全项目经理的国际化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扩展对外交流,包括CIOB培训、IPMA培训等,以全面提高中团项目管理者的国际化水平 大力推动以国际杰出项目经理为代表的国际项目经理人才的成长,使中国出类拔萃的项目经理走向国际市场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