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璐璐 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南昌 330000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是中国发展的新的历史转折点.新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强国的决定性的胜利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必须把新时期农业农村农民建设放在首位.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注重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强调意识形态的作用.说明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协调发展.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灵魂.乡风建设作为培育乡风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乡风文明的短板.建设文明乡风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乡风文明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难点,必须常抓不懈.
一、新时代研究乡风建设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乡风建设作为乡风文明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乡风建设对于丰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文化建设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乡风建设是我国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大力加强乡风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好地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对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乡风建设研究的主要现状
乡风是农村一种精神化、道德化的具体体现,具有个性和社会性.在新时期,乡风建设经历了一场并非自然渐进的变革,其核心原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风文明的变迁和制度的建构并不完全是一个纯粹的自然演化过程.如果每一个个人和团体都能推动这一进程,一方面一定会促进这一进程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反映大多数人的基本利益.党和国家巩固和深化的一些概念和行为符合大多数人的基本利益,并使用国家机器来规范和保障,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乡风建设.新时代的农村乡风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如下:一是致富脱贫能力越来越强,农村已不再是贫穷的代名词,互联网也进入农村.第二,物质口袋和精神口袋越来越鼓,村民大舞台、文化活动室等不断丰富建设 第三,农村环境和生态环境越来越优美 第四,文明和谐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在阅读和学习,越来越少的人在打牌,越来越多的人有兴趣传递文化,越来越少的人盲目迷信崇拜.
乡风转变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铺张浪费、婚宴高彩礼、封建迷信、宗派主义等旧习陋习仍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迫切需要推动乡风陋风陋习的转变,消除各种不文明乡风;具有一定知识的中青年外出务工,"三留守"人员成为农村的主力军;农民群体受教育程度低,再教育机会比较少,导致部分农民素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比例现象仍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