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散文
文章内容页

构建儿童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8829
  • 雷全树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儿童,教学内容是儿童的语文,但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多是从知识出发设计教学,没有把儿童放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应有的核心地位。本文分析了构建儿童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定义及必要性,并分析了构建的方法。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教科学的、游戏的、自由的、有用的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儿童视野

      儿童既是小学语文的施教对象,又是语文课堂的主体,而儿童的小学语文则是语文课堂的施教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清楚儿童在学习语文时的真正需求,以“儿童的情怀”和“儿童的眼光”去看当前的问题,用一些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为儿童提供成长中所必需的语文素养,这样小学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才能发挥出来。

      一、儿童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定义

      所谓视野,就是指固定注视一点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战略上要蔑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是一种战略战术上的视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一种登高望远的视野……那么,儿童视野又是什么呢?顾名思义,是儿童看待社会、看待未知领域的眼界和范围。儿童的视野里具体有什么呢?大多数人可能认为儿童的眼里是游戏、是玩耍、是吃零食这些单纯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他们对世界的观察力微乎其微,他们对语文的概念认识可能仅仅停留在汉字、笔画、词语、故事当中,这并不是我对当下儿童的一种“轻蔑的描述”,而是儿童的世界就是这样简单、质朴。经过无数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教育必须构建儿童的视野,更加注重在教学中的引导和尊重,观察和关注他们的细微成长,教师应放低身姿,蹲下来真诚地与儿童交流、对话,共同学习、进步,才能真正构建儿童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二、构建儿童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毋庸置疑,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儿童。一切以儿童的成长作为出发点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天职,也是儿童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里,更多谈到的是专业的语文,论及儿童的少,论及儿童的语文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感悟教材内容的多,感悟老师感悟的多,感受儿童生活的少,感受儿童感受的少。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发现儿童。一切以儿童的进步为宗旨是小学教育的目标,而构建儿童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对当下不良教学的纠正,是对整体教学模式的一种优化,对儿童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构建儿童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1.教科学的语文。

      教科学的语文,就是秉着对儿童负责的态度,挖掘教材中“真”的知识、思想与情感,引领儿童逐步认识教材本真的面目,在与教材的对话中,汲取语文的营养,形成鉴赏的能力。

      教科学的语文,不仅是引领儿童品味文本“真”的语言,也是帮助儿童获得“真”的思想与情感。一位教师教学《匆匆》,抓住文中问句多的特点,引导学生聚焦到问句这一语言训练点:由文中的l2个问句感受到作者的困惑、彷徨,再聚焦到第四段的6个问句,播放音乐,6次引读,巧妙地将学生带人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带入朱自清复杂而微妙的情绪情感中,促使学生深刻领悟问句的含义,真切体会问句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自由的语文。

      自由的语文教学,指的是教师营造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与课堂时空,使儿童的身体与心理都处于自主、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状态。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就是给儿童自由阅读、思维和创造以充足的时间。只有自由的学习,才能打开学生的心门,发展学生的心智。

      一位教师教学《儋天佑》时问学生:“如果我们现在要给詹天佑塑铜像,你觉得在詹天佑周围应该布置哪些有意义、有代表性的建筑或者物品?请你为詹天佑塑一铜像。”学生可以选择的角度没有受到限制,因此他们思维空前活跃。有学生觉得在詹天佑周围画“人”字形线路,因为这是他最伟大的设计;有学生说画“一把水壶”,以说明他与工人一样艰辛;也有学生说应该根据他爱国的特点来设计,等等。这堂课进发出学生自由创造的活力。

      3.教有用的语。

      当下的语文教学,“实用主义”仍然大行其道,教师在应试的藩篱中无法突围,甚至不愿突围,因而大量围绕“陈述性知识”的训练强占了儿童的时间与空间-生字词语的固化讲解、课文读背的反复操作、练习试题的铺天盖地-使儿童思维僵化,能力停滞,不能感受语文学习的兴趣。这并不是说生字词语和课文读背不再重要,而是这些内容的教学一定要从儿童的需要出发,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合宜的情境,使儿童主动建构和悦纳。

      一位教师教学《恐龙》,先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最喜欢什么恐龙,然后介绍。一学生说:“我喜欢雷龙,它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而且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教师:“读得真动听,你把雷龙的特点都读出来了。请大家比较这两个句子:A,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很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B,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你们觉得哪个句子好?”学生:“我觉得B句好,因为B句把雷龙和大象作比较,在我们看来,大象已经很重了,雷龙竟然胜过六头大象,难怪说它是'庞然大物',果真名不虚传。”教师:“对,刚刚你提到了'作比较',这是一种说明方法。”

      参考文献

      [1]罗刚淮.例谈课堂中的伪问题[J].小学语文,2011(5):11-l2.

      [2]陆彩萍.适时、适度:让课堂练笔走向“有效”[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1(7):40-41.endprint

      本文标题:构建儿童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10392.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