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散文
文章内容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

  •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713
  • 毛艳华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使学生增长能力,开拓思维。教师需要进一步进行课堂改革,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的質量。那么,在小学语文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呢?

      一、钻研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根据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每教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

      二、运用多媒体、简笔画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激情,让学生不由自主的融入到情境中,参与到相应的学习活动之中。我在教《秋天的雨》一课,我先放一段视频:天高云淡,金黄色的田野;秋雨在默默的下着,落在黄叶上,落在菊花上……那沙沙的声音,仿佛在告诉人们:秋天来了,天气变凉了!学生们仿佛走在秋雨里,聆听秋雨的声音,感受着秋天的美。这段视频,妙在把秋雨这种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生活化了。由此他们就很容易理解课文。然后我用简笔画画了黄黄的银杏叶、红红的枫叶和五颜六色的菊花等,让同学们感受秋天的色彩和美丽,学生的求知欲、参与度非常高涨,双边活动极为融洽。

      当然,巧妙的创设生动、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一是帮助学生学习,二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引发学生与文本对话。我通过直观的演示,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置于“秋雨”的情境中,“溶情”其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由此,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的佳境,那种美妙的感觉不言而喻。

      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课堂教学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走进现实生活中,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同现实生活相联系。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拘泥于课堂,还应融入更广博的社会教学中,让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学语文、用语文。如在学了《只有一个地球》后,为了让学生对环保状况、环保知识了解得更深刻,就可以布置学生写一份调查报告,鼓励学生到工厂、农村、环保部门去参观、访问,也可以到图书馆借阅相关的报刊、杂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今世界处于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还应该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从网上有针对性地查找自己所需的材料。无论运用什么方法,都没有比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活动更好的方法了。

      又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微笑》时,要求学生课前观察生活,到生活中去寻找微笑的魅力并在课堂上交流,让学生充分感知微笑的内涵。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有多大。”课堂上,学生从课文的描述中深切地感受到了微笑的魅力。那么,能不能让学生从被动的感受者转化为主动的创造者呢?于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感受,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及写作方法,把自己的感受仿照课文的形式写一写。多彩的课后参与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潜力不断得到激发,从而真正地会学语文、活学语文、乐学语文。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带领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从而提高课堂质效,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本文标题:浅谈小学语文教学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19786.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