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散文
文章内容页

初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

  •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1265
  • 刘建利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其实就是根据教学需要,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成几个小组,在教师指导下,使其进行相互的交流、配合,共同的去探究、去发现,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策略。

      一、合理创设小组合作的条件和氛围

      一要善于把握合作时机。我国学者王永春曾给出建议:“处理好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因此何时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把握住恰当的时机至关重要。一般来说,以下情况较适合分组合作:一是当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抛出后,学生不能轻而易举获得答案,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讨论的进程,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提供一些暗示或背景材料,使学生亲身经历思考的过程。二是当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彼此间不统一或有争议时,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散而不乱,但问题却越辩越明,往往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的主体性也能得到充分发挥。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对于“于勒和菲利普夫妇,谁是小说的主人公?”这一问题,学生就有不同的答案,这时适时安排学生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于如何确定小说主人公,都有了较深的认识。

      二要丰富合作形式和内容。实际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只局限于小组讨论一种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多形式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学生在学习课文词语、诗句以及文言文时,需要进行反复的朗读、背诵和默写。这时就可以由合作学习小组之间进行互相督促,形成竞争。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形成了学生的一种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养成了背诵记忆的好习惯。

      日常所见的小组合作学习较多被运用在阅读课型教学中,但我在实践中发现,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作文教学中,更能点燃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小组合作可以丰富写作素材。例如进行《收获生活的感动》写作教学时,在“搜索生活激活情感”环节,要求学生在组内循环说出开学以来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并说出心动、深刻、难忘的感受或感想。个别学生如果开始没内容可说,可以在听组员说完后再说,然后每组选代表在班内发言分享成果。接着就可以过渡到“写作成文”环节,学生结合先前小组合作时交流的成果,不用绞尽脑汁,就可以写出自己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流淌在文字中间了。

      二、合理分组激发小组成员积极参与的热情

      按座位组成的小组,是较为常见的组织形式,但这样的合作小组,座位与成员相对固定,容易形成优秀生主宰,学困生长期扮演接受者的角色,养成依赖的思维定势的情况,难以保证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共同得到提高。及时变通小组的活动是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异质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一个途径。可以优等生带领,中下生优先发言,成员分工汇报。教学时可将具体的学习任务分解,明确指定给相应的小组成员。每个成员必须各自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并有机地将各自的学习成果组合后,圆满达到学习目标。汇报时每人负责阐述自己负责的那个部分,并力争将这个学习成果融入整个学习小组的成果中,为提升整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水平而努力。

      语文教学中的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的,是分别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有的目标需要全员掌握,有的则针对高层次学生的进一步提高,有的是需照顾较低层次学生的,因此,同等生的合作小组的组成,也可以在一些问题的解决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优优合作”,给优生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这种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够使他们得到跨越式的发展;“差差合作”,在完成某种学习任务的时候,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相互组合,由于基础相同他们反而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采取这种合作小组学习,教师首先要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定出不同的要求,根据各层次学生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的不同进行同等程度合作分组,开展学习活动。

      三、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教师要帮助学习小组中的每个成员明确在小组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在小组合作学习前给出小组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中不仅要求这个小组能完成某个任务,还要求全体小组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合作,能有共同的进步,从而使小组成员不仅自己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尽力帮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取得成功。

      (2)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大部分学生足够的思考、合作的时间,重视生生互动,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这样一来,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彰显,自然会产生求知的欲望,會将学习当作乐趣,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界。只有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时间,才能保证合作的质量。

      (3)要充分发挥小组中核心人物的作用。这个核心人物在开始的时候,可以由教师指定组内的优等生,也可以由学生群体认定,或是由学生自发认定(同等生合作时适用)。这个核心人物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组织组内的成员有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个组员都有表达的机会,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要善于引导组员倾听其他人的发言,并从中鉴别哪些看法与自己相同,哪些与自己不同,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要善于总结组内成员的各种不同意见,在全班交流中担任“代言人”,全面反映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成果。

      教无定法,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亦无固定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实践,努力寻找最佳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在高效课堂改革中,要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选择恰当的时机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课型和方式上多动脑筋,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谨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21763.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