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曼娟
再会了
◎ 张曼娟
一位常常联络的朋友有好一阵子没有出现,我忍不住打电话去问候他。除了问候,其实我还有点埋怨,他怎么这么久都没出现啊?朋友说他的父亲过世了。这位退休的中学教师已经八十多岁,平日身体还算硬朗,没想到却因心脏病发作而突然过世。
朋友说父亲一生最不愿意麻烦别人:“这一回他真的一个人也没麻烦,就这么走了。”
我并不常听朋友提起他的父亲,倒是常常听他谈到母亲。他的母亲乐观开朗,和孩子们比较亲近,而父亲当了一辈子老师,自然不怒而威,孩子们从小都很畏惧他。等孩子们长大之后,母亲就成为家庭的中心。
“回家陪我妈吃饭”“星期天要陪我妈看《大宅门》”“过年的时候得陪我妈回娘家”,我听见的事总是与他的母亲有关。朋友从小不爱念书,三不五时和人打架,是个问题少年,他的父亲恨铁不成钢,不知道为他生了多少气。“我是个老师,怎么竟会教出你这样的儿子?”他父亲气到不行时就会说出这样的话。
我的朋友从没能在念书这件事上让父亲觉得光彩,不过他通过许多年的努力,事业还算成功,而且做的也是与教育相关的行业。
工作繁忙的他与父亲的关系虽然像朋友,却仍隔着难以跨越的距离,不知该如何亲近,直到父亲突然过世。
孩子们为父亲整理遗物,看见父亲用心收藏着历年来学生寄给他的贺年卡,还有一些有成就的学生的报道剪报,岁月的影像浮上眼前。
那时孩子和孙子簇拥着妻子,在这喧闹欢乐的时刻,他常常安静地在角落里微笑地看着这一切,或者待在书房中翻看自己的剪贴簿和柜子。那里面有往昔的记忆,只有他知晓每一张卡片的寄件人,知道他们现在在何处,过着怎样的生活,也清楚地记得他们年少的样子。
每隔三年,就会有一群学生来为父亲过生日。在这些人中,有的是老板,有的是学校校长,有的是出版社社长,还有的是平凡的小公务员和家庭主妇。他们虽然各有自己的天空,可是在老师面前,他们仍如30年前般青涩,排排坐着听他们的老师说话,也说话给老师听。只有在这时,朋友才能听见父亲豪爽的笑声,才能看见父亲的双眼再度发亮。
为父亲办告别式的时候来了许多人,他们都是父亲以前的学生,是自行联络相约而来的,朋友一家人都不认识他们。其中好几位是朋友同行的前辈,原来他们也是父亲的学生。大家聚集在一起,一排一排地站好,就像以前在课堂上那样说道:“起立,敬礼。老师好!”
这场面使朋友感到震撼。他说父亲从来没提起过,他自己也从没去了解过父亲这一辈子到底有些什么成就与过往,这些人又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去铭记这位已经退休20年的老师。
朋友像是头一次认识了自己的父亲。
幸会了,父亲。
再会了,父亲。
(摘自《人间好时节》花城出版社图/陈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