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生活
文章内容页

永和豆浆

  • 作者: 爱你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8239
  • ◎ 郑培凯

      永和豆浆

      ◎ 郑培凯

      在大陆,常听朋友说起永和豆浆,语气里充满了景仰。跟小朋友说到麦当劳或肯德基一样,他们以为“永和”是家百年老铺,传承有序。

      其实“永和”本来不是店名,而是地名。川端町之南就是新店溪,溪上有座单行的川端桥(后来改名为中正桥),过了桥就是乡下的永和了。我在1960年迁居永和,亲眼目睹了这一带豆浆店发展的过程。

      在20世纪50年代,国民政府迁台,大批人逃到台湾,也带去了大陆的饮食习惯。

      后来政府整治了新店溪,拓宽了中正桥,人们也逐渐搬迁过河,形成了繁荣的永和镇。靠近桥头之处因为是交通要冲,也就出现了好几家卖早点的豆浆铺,一家叫中国,一家叫世界,一家叫国际。我们那时笑说,再开一家就该叫宇宙了。三家竞争,烧饼油条愈来愈好吃,豆浆也愈香醇。

      不过,早期没有一家用“永和豆浆”作为店名的,因此,它连50年老店都算不上。

      香港人喝豆浆(亦称豆乳、豆奶)、吃豆腐花(亦称豆腐脑),一般都加糖,入口甜丝丝的,柔腻滑润。特别是在暑热时节,喝杯冰豆浆,吃碗冻豆花,入口即化,清爽过冰淇淋,几分灵气进入内腑,真是一大享受。

      华北人喝豆浆吃豆腐脑一般也加糖。长江流域却有不同的吃法,加酱油和麻油,甚至加醋和辣油,还加佐料,比如虾皮、葱花、紫菜、榨菜末等。

      说到咸豆浆,最好喝的在台湾。一碗咸豆浆上来,洒上半勺辣油,调羹翻动几下,然后看豆浆逐渐凝聚起来。碗中热气腾腾,喝上几口,觉得头顶冒汗,五脏六腑也有一股暖流通过,熨得平平顺顺的。

      喝咸豆浆得放辣油,而且不止三两滴,得放上半勺才过瘾。尤其是大清早,那半勺辣油溶在豆浆里,绝对有提神补气之效。香港人流行的说法则是排毒养颜,驱除昨天仍然残留在体内的烦忧恶气。

      大陆的咸豆花不错,但咸豆浆难以入口。我走南闯北还没喝到一家咸豆浆是像样的,若要正名,应当叫作“咸豆水”,以免侮辱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豆浆。

      (摘自《品味的记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图/胡虫虫)

      本文标题:永和豆浆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29057.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