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少祥 赵建华
  时 间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春天。
  地 点
  安化东坪。
  人 物
  黄自元——52岁,大清榜眼,时任宁夏知府,因丁母忧,回到湖南长沙。此次到安化龙塘柳林台祭祖,接着就到东坪探访几位亲友,今天准备从这里搭船到益阳去。
  黄夫人——50岁,黄自元的妻子,长沙人。
  陶满初——42岁,东坪大码头的一个杂货店老板,读书不多,却爱写毛笔字,是“东坪街上三支笔”中的第一支。
  满初嫂——陶满初的妻子。
  廖广达——72岁,东坪街上一老者。
  谌廷湘——36岁,东坪一个杀猪的屠夫,会写毛笔字,是“东坪街上三支笔”中的第二支。
  蒋国勋——35岁,打铁的,“东坪街上三支笔”中的第三支。
  陶 澍——两江总督,在戏中他是回乡省亲。
  慈 禧——大清皇太后。
  东太后——大清皇太后。
  同治帝——大清皇帝。
  少自元——黄自元年轻时候。
  少夫人——黄夫人年轻时候。
  小自元——黄自元幼年时候。
  黄德廉——黄自元的爷爷。
  刘翁妈——喜剧型的安化婆婆,媒婆样子。
  黄翁妈——一个龙塘白发婆婆,大好人。
  (刘婆婆和黄婆婆,都由一个演员担任。)
  乡民、神仙、傩戏、外国人、谭世兰人员等等群众演员。
  【幕启。安化东坪街上的风俗画。安化民谣幕后唱:
  安而化之兮,
  东坪好地方。
  红薯脑壳好呷哟,
  苞谷黄又黄。
  山里麻古山里佬,
  毛笔字我比你的强!
  咯些些那些些,豁落豁落亮把戏,
  安化话你学不像!
  黑茶好哟黑茶香,
  擂钵里的擂茶欠得你的口水丈把长!
  【转为陶满初的杂货店。
  陶满初(出。手里拿着一张裱好的条幅。)婆婆子吔,给我找一根钉子,找一把锤子!
  满初嫂搞么子?
  陶满初喋!——把这张裱好的条幅,给挂将起来!
  满初嫂哈哈哈哈,挂起来就挂起来,还么子“挂将起来”咯!哈哈哈哈……你的眼睛没呷油,咯板壁上有钉子挂哒!
  陶满初呵……(打开条幅……拿衣叉子)
  满初嫂(看条幅……) 写得好,写得好!……这是你写的呀?
  陶满初我要是写得这种字出来,那我还在这里开杂货铺?那我就成了大清的榜眼,也就到那北京城里当京官去了!这是我们安化老乡、大书法家黄自元黄大人写的!
  满初嫂哎呀,大宝贝呀!大宝贝呀!快挂将起来,挂将起来哟!哈哈哈哈!
  【音乐里,二人挂字。二人对着字幅磕头作揖……起身……
  陶满初呵,婆婆子,我有事要出去一趟!
  满初嫂你快去快回啊!
  【陶妻在店里收拾,廖广达上。
  廖广达满初嫂子!
  满初嫂廖伯伯!
  廖广达我屋里表老弟五十岁生日,我就买了一个贺寿的轴子。这东坪街上三支笔,你家陶满初是第一支。要请满初在这轴子上写几个字啊!
  满初嫂满初刚刚出去了呀……廖伯伯你是一个饱学夫子,你自己写就是的啦!……来来来,墨笔墨汁都在这里,您老人家自己写咯!
  廖广达(迟疑一下,打开轴子,拿起毛笔……)不行不行,莫把这张轴子给糟蹋了!
  满初嫂要不,您找蒋铁匠去写?
  廖广达蒋铁匠的也要得,不过我还是喜欢满初写的。我不会写,我会看,满初的字是学的黄自元的,学得有蛮像,有那个味道……偏偏他又不在屋里……(在二人对话之时,黄自元和夫人郑氏已经悄悄地走了上来)
  黄自元(上前)如果老先生不嫌弃,我来写,怎么样?
  廖广达你来写?……嗯,像一个教书先生的样子!好,那就有劳你啦!
  黄自元(和夫人进屋,黄拿起笔) 老先生,请把你的贺寿吉语写到这个纸上!
  廖广达(他在小纸上写……念)敬祝林日凡先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廖广达敬贺……先生你看要得不?
  黄自元满好的!……我就开写啦!
  (提笔开写……写罢。)
  廖广达写得好,写得好!挂起来看看!
  (廖和满初嫂,挂红轴子……)
  廖广达(看,搓手赞叹)写得好!写得好!
  陶满初(走进,看字)……廖伯伯,这字,是你写的?
  廖广达我要是写得这种字出来,那这东坪街上三支笔,我不就成了第四支啦!——是这位先生写的!
  陶满初这位先生……你写得好!你这是学的黄自元的吗?(打量板壁上的两张字)……你这写得跟黄自元已经差不多啦!……不过,还是差那么一点点!还是不如黄自元的那种神韵,那种味道!高人到底是高人啊!
  黄夫人(笑道)有好高啊?比十八拐还高啊?比神山还高啊?
  黄自元莫把黄自元说得那么神乎其神!他也只不过是只呷红薯脑壳长大的安化佬!
  陶满初……呵呀呀呀呀!你们蚊子打哈欠,好大口气!竟然以这种口吻来妄议我们的当朝榜眼!你,你们……
  (唱)口含灯草,说得轻巧,
  高人在上你们竟敢狂言飚!
  黄自元(唱)黄自元也是人啦,
  黄夫人(唱)不要放得神龛上去朝。
  廖广达(唱)黄大人那硬是猎猎一杆神旗飘!
  满初嫂(唱)安化人都敬佩,讲起来好自豪,
  三 人(唱)佳话故事就像资江水滚滚滔滔!
  陶满初(唱)四岁时杲杲春阳窗前照,
  满初嫂(唱)照着个小孩童他执笔把红描。
  陶满初(唱)小自元学书法开蒙起步,
  廖广达(唱)好祖父黄德濂教诲恩高!
  陶满初(唱)二十二岁泥土香香他返故里,
  满初嫂(唱)龙塘柳林台红蝶纷飞绿柳摇。
  廖广达(唱)古松书屋蘸墨他把千字文写,
  刹那间书名传桑梓赞声如潮!
  满初嫂(唱)三十一岁他中了举,
  陶满初(唱)三十二岁进京要夺进士标!
  廖广达(唱)犹记得殿试情景天子当堂坐,
  三 人(唱)黄自元得了个天下第二锣响鼓敲!
  破天荒安化初次出榜眼,
  山乡的龙灯狮子起起伏伏胜波涛!
  从此后大清红顶头上戴,
  为官勤政他好辛劳。
  宵衣旰食寻常事,
  身为京官从不逍遥。
  那年他简放宁夏为知府,
  爬土坡闯风沙不惧西北路迢迢。
  百日为民修水利,
  夤夜里为琢磨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一次一次把灯挑!
  这样的好官高人你们不尊重,
  三 人(唱) 调侃不敬惹得我等气难消!
  黄夫人(唱)自元的故事乡亲们说,
  不是阿谀是真诚地赞和褒。
  谁道山民不开化,
  评官论政百姓高。
  你有真才他敬佩,
  你做好事民记牢!
  夫在山乡口碑美,
  为妻心里春雨浇。
  黄自元(唱)走遍天下安化好,
  听赞语望乡亲思绪如潮……
  (白)多谢乡亲们的赞扬、抬爱!黄
  自元携夫人向众位有礼啦!
  陶满初什么什么?你说你是……
  黄夫人(笑道)他就是黄自元!
  三 人啊,你就是黄自元?
  黄自元在下黄自元,宁夏知府是也。因丁母忧,回到长沙。前些天回到龙塘祭祖,昨日到东坪访友,今天去益阳,船就在码头下等着我……这是我的官牌!
  廖广达(接官牌,看)“大清榜眼,宁夏知府黄自元”(众人传看,激动)啊呀!啊呀……黄大人在上,受我等一拜!
  陶满初黄大人在上,受我等一拜!(全部跪下。)
  黄自元哎呀,乡里乡亲的,免礼免礼!快快请起!
  廖广达(激动)啊呀!啊呀!满初啊,大贵人啊,大喜事啊!黄自元大人和黄夫人到了你屋里,这是我们这整个东坪街上的大喜事啊!
  陶满初是啊是啊,大贵人,大喜事!我、我、我、我该怎么搞?
  满初嫂怎么搞?泡黑茶呀!来了贵客泡黑茶!
  陶满初对对对,快泡黑茶!
  【泡黑茶……
  合 唱黑色条素是黑茶,
  黑墨落纸绽文华。
  黑茶书法两相映,
  字圣回乡百姓夸!
  (起锣鼓,蒋国勋和谌廷湘上。)
  二 人黄大人哪里?黄大人哪里?
  黄自元我就是黄自元——这是我的夫人!
  二 人小民拜见黄大人!拜见黄夫人!
  黄自元二位是?
  陶满初这就是东坪街上三支笔!我是第一支……
  黄自元开杂货铺的陶满初!
  陶满初对对对!他是……
  蒋国勋我就是第二支笔,是个打铁的,小姓蒋……
  黄自元蒋国勋!
  蒋国勋对对对……
  黄自元你就是谌廷相……
  谌廷相是的是的,我是个杀猪的屠户师傅!
  陶满初黄大人,你对我们这三支笔,何解咯样熟悉咯?
  黄自元有个益阳人,是个落魄秀才,他跑到北京卖字,经常到我家里喝茶聊天,我是听他说的!哈哈哈哈,今天终于见到你们啦!有意思有意思!——那年,我见到了太后和皇上,太后要我说点儿家乡的风土人情,我就说,东坪街上有三个会写字的人,既不是饱学鸿儒,也不是缙绅先生,而是杀猪的谌廷相、打铁的蒋国勋,开杂货铺的陶满初……
  陶满初哎呀哎呀,黄大人,你把我们三人告诉了皇上、太后?
  蒋 谌太后和皇上知道了我们三个人?
  黄自元是啊是啊!
  廖广达有这样的事?哎呀,这个事情可不得了啊!太后和皇上都知道了你们!黄大人,快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黄夫人要说这个事啊,先得从我家老爷给西太后写神道碑的事情讲起!
  众 人给西太后写神道碑?这是怎么回事?
  黄夫人是这么回事:所谓神道碑,其实也就是坟墓前边甬道上的一块石碑。可西太后是什么人,她是当朝皇帝的娘啊!她的碑,就敬称为神道碑!
  满初嫂西太后还活得好好的,怎么就要立碑咯?
  廖广达这你就不懂啦!活着修坟立碑,太后就越活越长寿啊!
  黄夫人冒错!到底老先生见多识广!这神道碑上要刻碑文。要在这石头上刻,首先就要在纸上写啊!
  陶满初这个天大的书写任务,就落到了黄大人你的头上!
  黄自元冒错!
  廖广达这件事我听人提起过,就是不知道当时的详细情形!黄大人,您就给我们讲讲,让我等一饱耳福!
  众 人对对对,让我等一饱耳福!
  黄自元……哎呀列位呀,不妥,这不妥!
  陶满初这有什么不妥呢?
  黄自元满初老弟,你想想啊,那一年在皇宫写神道碑文的是我,如今子在这里讲谈叙述的也是我……我们安化有句话;自夸自,没意思。不妥、不妥,这个牛皮,还是不吹为好!
  廖广达这怎么是吹牛皮呢?要说吹牛皮,你这是吹得理直气壮的安化牛皮!黄大人啦,你一个安化人,写字写到了金銮殿上,这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功绩,你这是我们整个安化的荣耀啊!
  众 人是啊、是啊,这是我们整个安化人的荣耀啊!
  郑 氏自元,你就说说吧,今天,就让乡亲们也跟着你来荣耀一番吧!
  黄自元……好!既然如此,那列位请听啦!
  (念诵)那年也是这时光,
  一道圣旨门前降。
  同治生母西太后,
  神道碑文已成章。
  何人提笔来书写,
  大清笔墨要优选优精挑精强中要选一个强!
  太后和皇上挑中我,
  我提着那文房四宝——迎着朝阳、进得皇阊、
  沿着御街、步履天廊、曲曲弯弯、上得阁堂、
  一间华室,金碧辉煌!
  忽听得“(白)太后皇上驾到!”
  (唱)一声朗朗,
  走进来两宫太后同治帝凤质龙章!
  【朝天子音乐。西太后、东太后、同治皇帝上场,龙幡凤扇,宫女太监簇拥……
  【黄自元下场,杂货铺的人都下场……
  【黄自元已换成官衣官帽,复上。
  黄自元(接唱)
  三人威威龙椅上,
  黄自元我磕头连连“万岁”声扬——
  万岁声扬!
  (白) 臣黄自元叩见两宫皇太后!叩见皇上!两宫皇太后洪福齐天,皇上万岁万万岁!(跪下)
  同治帝黄爱卿平身!
  慈 禧黄爱卿,朝廷待你如何?
  黄自元禀太后,朝廷待我,恩重如山,肝脑涂地,难报万一!
  慈 禧那好,今天你就拿出你的书法本事和技艺,写好神道碑文,报答朝廷大恩!
  黄自元两宫皇太后和皇上请放宽心!
  (唱)定要让铁画银钩墨彩飞扬!
  虽然是豪言铿锵喷出口,
  背心里却已是冷汗淋淋湿衣裳。
  太后皇上六目朗朗将我望,
  我跪在地左手端御稿右手执毛笔中间的脔心在惶惶……
  多亏了幼时练就跪地书写功,
  多亏了当年爷爷教诲严若冰霜。
  多亏了山乡的红薯玉米养育了我,
  多亏了安化的霸蛮精神助我不慌不忙、稳稳当当、发挥超常、如刀似刻、那笔下线条墨光烁熠、遒劲端庄、焕彩生辉倍辉煌!
  【锣鼓中,进行书写……
  【黄自元把墨稿呈给西太后。
  【两太后和皇上观看,赞扬。
  【幕后伴唱:太后皇上连连赞叹写得好——
  【西太后拿笔,题写……
  【黄自元接过题字。看……
  【天幕上出现:“字圣”二字!
  黄自元谢皇恩封他字圣二字受宠惶惶!
  黄自元谢太后皇上隆恩!黄自元受之有愧,五内铭感!深深叩谢!(跪下磕头)
  慈 禧好啦好啦!大家都辛苦啦!黄爱卿,你坐、你坐!
  黄自元谢太后赐坐!(坐下)
  同治帝黄爱卿,你这字是学的欧体吗?
  黄自元回禀皇上,臣的字首先是学颜体,后学欧体,柳体也细心练过。
  东太后呵,你是把各家各派给糅合起来!
  黄自元太后所言甚是,臣的字的确是学习各派,融和众家。
  慈 禧我看你的字有一个特点:实在。你这人看来也是个实在人!
  黄自元回禀太后,臣本湖南安化人氏,我们那地方是山区,山里人见识不广,但为人处事,都信守“实在”二字。
  慈 禧实在好,实在好!字,我喜欢写得实在的字,这人,我喜欢启用实实在在的人!黄爱卿,三年前你不是受了一个降二级的处分吗?今天你写神道碑文写得好,将功补过,你的那个处分予以撤销,恢复你原有级别,就到御史台去任职!皇上你意如何?
  同 治很好很好,正合朕意!
  黄自元(连忙起身跪谢)谢皇上、太后隆恩!
  慈 禧你坐、你坐!来、来、来,喝茶、喝茶!
  (宫女给各位上茶……喝茶……
  慈 禧黄爱卿你说说,这是什么茶?
  黄自元……这是黑茶……如果没说错的话,这就是从我们安化来的安化黑茶!
  慈 禧哈哈……!到底是家乡亲,地土也香啊!一尝你就尝出来了,没错,这就是安化来的黑茶!还是你们湖南人左宗棠给我送来的啦。这左宗棠是从不送礼的,他给我送黑茶,这也是个天大面子啦。哈哈……
  东太后黄爱卿,今儿个太后高兴,你就不必拘礼,就说点儿山野趣事,说点儿笑话给太后听听!
  黄自元哎呀,我就是不大会讲笑话,微臣缺少汉朝东方朔的才能啊……
  慈 禧你就说说你那安化家乡的风土人情嘛!
  黄自元……啊,说到安化,说到这风土人情,就引起来了我的故土之思啊!
  (唱)身凭北地望南土,
  汩汩乡愁情愫茫。
  一眼长飞千万里,
  分明青峻映资江……
  【在音乐中,台上椅子和人员移到台右……
  黄自元太后、皇上啊!
  (清唱)我那家乡名安化,
  郁郁葱葱唤梅山。
  本是化外逍遥地,
  刀耕火种年复年。
  蛮人生活也有趣,
  梅山蛮舞跳得欢!
  【舞台左边,冲上来一群蛮男蛮女,口中吆喝呼喊,大跳梅山蛮舞……
  待到北宋章惇出,
  开发梅山熙宁间。
  中原朝廷从此拜,
  安而化之飘祥烟。
  那东坪街上是一幅画,
  风土人情蜜蜜甜!
  【左边一个台子。
  【黄夫人站台上歌唱:其曲子请套用少林寺的牧羊曲
  黄夫人(唱)日照梅山翘,
  白云林间绕,
  资水柳溪绿潺潺,
  岸畔人家好。
  黑茶香,人儿笑,
  春花美,冬雪皎。
  雪将安化落成诗,
  如歌满山飘,满山飘!
  地灵人文耀,
  陶澍是英豪,
  字圣遍传黄自元,
  山乡敬墨宝。
  山里人,自信高,
  不懒惰,最勤劳,
  天下安化正美丽,
  请君快来瞧,快来瞧!
  【在黄夫人的唱声中,出现东坪街上的风俗画。
  【三支笔分别给人写斗笠,写南盘,
  写桶子等等。
  【出现柳溪边的洗衣捣衣女子……捣衣舞蹈……
  慈 禧本宫听得眉眼笑,
  真想去安化瞧一瞧!
  说说你家乡的土特产,
  什么样的吃食儿味道高?
  【一个媒婆样的女子出,她是刘家翁妈,手拿蒲扇。
  刘翁妈(数板)样样味道好,
  样样味道高,
  猪血粑粑要用卜辣椒炒,
  多放点茶油还要胡椒。
  香干子炒野猪肉肥一点好,
  柳溪河的鲫壳子蒸两条!
  苞谷棒子要在大火里烤,
  红薯脑壳要在微火里烧!
  呷了正餐就往茶馆里跑,
  一碗黑茶就茶干还有炒米糕。
  正月里的糯米甜酒香得不得了,
  身在安化赛神仙快乐逍遥——
  伴 唱快乐逍遥!快乐逍遥!
  【陶满初上。
  陶满初刘家翁妈!
  刘翁妈哈哈,满初满初陶满初!东坪街上第一支笔,我正要找你给我写斗笠啦!
  【蒋铁匠和杀猪佬谌廷相上。
  蒋 谌刘家翁妈!
  刘翁妈哈哈,第二支笔蒋铁匠,第三支笔杀猪佬谌廷相!你们这三支笔都在这里,我这个斗笠到底找哪个写呢?
  蒋 谌满初老兄满初老兄!
  陶满初两位老弟的字也不错,你们写咯!
  刘翁妈哎,今天碰得巧,三支笔都在这里。我的名字叫刘娇娥!你们就每人写一个字,以后传下去,就是我刘家屋里的一个宝贝啊!
  陶满初好!好主意!
  蒋 谌要得要得!(进内,端出笔墨盘子)
  【陶满初先写,蒋谌续写……
  刘翁妈写得好!写得好!东坪街上三支笔写得好!
  【三人欲下……
  刘翁妈慢点慢点!……满初啊,你屋里堂客呢?
  陶满初她可能到黄沙坪去啦!
  满初嫂没去没去!明天去……刘家翁妈,你有么子事啦?
  刘翁妈好事、好事!我们屋里来了两个山西的茶叶客商,大老板呢!银子大大的……要把他们留住,所以,要请满初嫂你——打擂茶!
  满初嫂打擂茶啊,哈哈,我最会打啦!
  陶满初会打就会打,什么最会打哒咯!吹牛皮!
  满初嫂是牛皮猪皮还是南瓜皮,擂钵一响,立见高低!
  刘翁妈好、好、好,我就去屋里拿擂钵!
  满初嫂刘家翁妈,要打出安化第一流的擂茶,还得要我陶家屋里的那套法器!——建妹子呢,把我屋里的擂钵擂槌拿出来咯!
  女 甲妈妈也,来哒、来哒!(拿东西上)
  刘翁妈(下,复上)作料都给你拿来啦!
  满初嫂好!这安化擂茶,就打起来哟!
  【擂茶歌舞,男女老少……三笑音乐。
  满初嫂(唱)擂槌棒棒手中拿,
  这是木子坳的山茶树亲戚送我家。
  刘翁妈(唱) 咯只擂钵好扎实,
  陶满初(唱)马路口的陶器远销长沙。
  满初嫂(唱)放一把黑茶擂起来,
  蒋 谌(唱)高马二溪好黑茶美名遍天涯!
  满初嫂(唱)放一把花生擂起来,
  刘翁妈(唱)这是龙塘的黄豆顶呱呱!
  满初嫂(唱)放一把芝麻擂起来,
  蒋 谌(唱)林家村的生姜人人夸!
  放一把绿豆擂起来,
  满初嫂(唱)小淹的玉米江南的高粱烟州的豌豆我一样一样向里边拿……
  合 唱擂呀么擂起来哟或哟,
  打呀么打擂茶呀!
  擂呀么擂起来哟或哟,
  打呀么打擂茶呀!
  黄自元(唱)小小擂钵装安化,
  风土人情看天下。
  百姓把美好生活来向往,
  当官的一时一刻也不要忘了他!
  合 唱擂呀么擂起来哟或哟,
  打呀么打擂茶呀或哟!
  擂呀么擂起来哟或哟,
  打呀么打擂茶呀或哟!
  打呀么打擂茶呀或哟!
  (在抒情的音乐中,满初嫂提着开水壶,给擂钵里倒开水……)
  满初嫂刘家翁妈,快喊你屋里的山西客商来呷擂茶啦!
  刘翁妈对对对,请客人,请客人啦!
  (下。复上,领着山西客人,还有一个外国人。
  刘翁妈这就是我家的山西客商——
  山西客兄弟聂利民!聂利民!
  陶满初聂老板,你怎么还带来一个高鼻子外国人咯?
  山西客列位啊,我这山西茶商,只是一个转手买卖,下家还是这个俄罗斯大老板啊!
  俄罗斯兄弟彼得·保罗夫。各位关照,各位关照!
  山西客我从你们这里买了黑茶,全靠他销往俄罗斯!他就是你我的衣食父母啊!
  俄罗斯不谈生意,不谈生意,喝擂茶!
  众 人对、对、对,喝擂茶,喝擂茶!
  俄罗斯(喝) 啊!这擂茶好香啊!你们安化,好地方啊!有一个歌:咯些些,那些些,活络活络亮把戏……
  共 同(唱)安化话你就学不像呢!
  黑茶好呢黑茶香哟,
  擂钵里的擂茶,
  欠得你的口水丈吧长哟!
  咯些些,那些些,活络活络亮把戏……
  咯些些,那些些,活络活络亮把戏……
  陶满初你这位俄罗斯老板呀,你比安化人还要安化人啦!
  俄罗斯我要向你们县太爷打个申请,要当个安化的荣誉县民!
  众 人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俄罗斯来、来、来,这擂茶太好呷啦,请给我再来一碗!
  众 人紧饱、紧饱、紧你的饱!哈哈!
  (台右边灯亮。
  同治帝哈哈,黄爱卿,你这样子说擂茶,讲擂茶,你把我的口水都讲出来啦!
  慈 禧黄爱卿,这安化擂茶,你也会打吗?
  黄自元启禀太后,微臣是个书憨子,不会打擂茶;但我的夫人,是个打擂茶的里手!
  东太后好啊、好啊,哪天就把你夫人接进宫来打擂茶,让我们一饱口福!
  黄自元一定、一定,只待太后一声令下!
  慈 禧好啊!安化的擂茶好,安化人写字写得好!黄爱卿,你写字达到如此程度,在你的练字生涯,只怕是吃过不少苦头吧?
  黄自元苦头?太后皇上,提到这苦头,我就想起我的幼年,我就想起我那早逝的双亲啊!
  (唱)苦啊!……
  一技学成多少人赞,
  你可知这背后是多少辛酸!
  同行生嫉妒这门不好进,
  多少嘲讽多少白眼似箭心穿!
  才华犹如一棵树,
  未成大木斧钺任意砍你翻。
  当你即将成大树,
  多少人心内惶惶夜睡不安!
  拼命压你他压不住,
  他为何自己不去把艺术登攀?
  当你巍然成大树,
  那小人突换笑脸又逢迎到你身边!
  这就是千百年来人情冷暖,
  不去记少回忆淡然轻看。
  忘不掉的是我的笔墨至爱,
  摸摸毛笔抚抚宣纸我常常眼泪潸!
  忘不掉的是我的幼年岁月,
  安化龙塘柳林台那书房一间!
  【黄自元和太后、皇上皆隐去……
  【台左边灯大亮——黄夫人站在一台上:
  黄夫人(唱)多少回敬舆向我谈旧事,
  他双亲早逝抚养教诲靠爷爷。
  黄德廉教孙教出大清一榜眼,
  榜眼的幼年调皮上得天!
  【锣鼓中,黄德廉追打幼年黄自元。黄自元顽皮状。
  【继续追。突然上来一个老人。黄自元躲到老人背后。
  黄德廉啊,陶大人,你怎么来了?
  陶 澍黄大人你好啊!我是奉圣上之命,到江西阅兵,然后回小淹看看家人!
  黄德廉我知道你回了小淹。我本要来小淹,想不到你就先到了龙塘!
  陶 澍一样的,一样的!……哎,你这是……
  黄德廉人家是教犬子,我这是教犬孙!我要他好好练字,可是他却调皮捣蛋!于是我就是一个字——
  陶 澍打!
  黄德廉冒错!棍棒之下出好人!
  陶 澍哈哈哈哈!……这教育小孩子,我也有一个字!
  黄德廉什么字?
  陶 澍玩!——我就领着黄大人你这小孙孙,到对面茶山上去玩一玩,怎么样啊?
  黄德廉……陶大人家里是教育世家,这教育小孩子,你定有高招!就请您带着犬孙,去茶山,玩去吧!
  小自元太好啦太好啦,跟着陶爷爷,玩去哟!
  【音乐中,老少上茶山,观茶园。逛新城音乐。
  【陶澍坐于台右一石头。小孩站于旁。
  【几个山民茶农,走上来,挖土劳作。
  山 民(唱)苦啊,那个苦啊!
  苦啊,那个苦啊!
  黑茶好呷种茶苦啊,
  陶澍的诗篇为安化茶农呼:
  自我来京华,
  久与此山别。
  尚忆茶始犁,
  时维六七月。
  山民历悬崖,
  挥汗走蹩薛……
  晨穿苦雾深,
  晚焙新火烈。
  茶成与商人,
  粗者留自嚼。
  谁知盘中芽,
  多有肩上血。
  我本山中人,
  言之遂凄切!
  感谢陶大人,
  知我梅山苦!
  陶大人好诗篇,
  大老粗也能念!
  苦啊,那个苦啊!
  苦啊,那个苦啊!
  黑茶好呷种茶苦啊,
  陶澍的诗篇为安化茶农呼!
  为安化茶农呼呢!……
  【茶农劳动、喝水……在台左。
  陶 澍敬舆啊!
  小自元陶爷爷!
  陶 澍你看这些种茶的山民,苦不苦啊?
  小自元苦!
  陶 澍你读书写字,苦不苦啊?
  小自元也苦!
  陶 澍你和这些山民相比较,哪个更苦啊?
  小自元他们比我苦多啦!
  陶 澍是啊!他们要呷饭,就得要做工;他们没有余钱剩米来读书。小自元你虽然双亲早逝,可你有个好爷爷,供你衣食,让你读书练字,这是你的福分,你要珍惜啊!
  小自元陶爷爷,您讲得对!
  陶 澍是啊,往小里说,你好好读书练字,将来自己有个好出身;往大里说,你如今发奋用功,将来考科举,中进士,就可以为百姓做事,替朝廷担当!小自元啊,将来你为官坐堂的时候,可不要忘了这些纯朴可爱的安化老百姓啊!
  小自元陶爷爷,您的教诲我记下啦!(鞠躬)
  【陶澍把小自元交给黄德廉。
  【黄德廉和自元招手送陶澍……
  【黄德廉搬来小桌,小自元练字。
  【小自元打瞌睡……黄德廉把自元的辫子悬梁起来……
  【老年黄自元右边出:
  黄自元(唱)我在安化,
  边啃红薯边练书法;
  黄夫人(站在左边)
  (唱)我在长沙,
  那细米青蔬滋润我就成了一朵花!
  合 唱千里姻缘有红线,
  自元几次到郑家!
  老夫人(唱)轮到我赴安化把山乡地土踏,
  老自元(唱)你来时我正在书房把笔拿!
  (青年黄自元坐书案前练字。
  老夫人(唱)我悄悄走到你身后把笔杆拔,
  (青年黄夫人上。悄悄到身后,拔笔……
  纹丝不动……纹丝不动……
  老自元(唱)那是功夫已到家!
  合 唱回头一看百媚眼前生,
  小小书房飘满了彩霞。
  老夫人(唱) 你端杯茶给我,
  老自元(唱)你向我递手帕。
  老夫人(唱)你揩揩鼻尖汗,
  老自元(唱)只觉香味满脸颊!
  老夫人(唱)你望我傻傻地笑,
  老自元(唱) 你脸上飞红霞。
  老夫人(唱)我转身来磨墨,
  老自元(唱)我又来把笔抓!
  眼前情景我联翩思绪,
  二 人(唱)男耕女织,男耕女织,
  那是农家!
  (数板)小两口,开小店,
  打酱油,卖杂货,那是商家!
  推磨子,打豆腐,
  那是平凡小康家!
  【在唱声中,青年夫妇俩在进行着情景再现的表演。
  老自元(唱)红袖添香好读书,
  老夫人(唱)红袖磨墨你笔生花!
  老自元(唱)男写女伴好姿态,
  老夫人(唱)这才是文化之家,
  合 唱(唱)这才是吔神仙美眷世间佳!
  老自元(唱)书房久坐要向外边走,
  老夫人(唱) 要在龙塘的山上爬一爬!
  合 唱(唱)太阳大呢,
  细雨也下哟!
  又出太阳又落雨,
  二 人(唱)一把油纸伞二人遮!
  【老夫妇退下……
  【青年夫妇进行打伞表演和爬山表演。
  合 唱生在安化尽是个福呢,处处是公园处处是美景
  【突然踩到一条蛇!
  少夫人啊……我被蛇咬啦!
  少自元怎么办?这怎么办?
  少夫人呜呜……
  少自元走,赶快到街上找郎中!(背起夫人下山)
  【黄翁妈上。
  黄翁妈自元伢子,听说你屋里来了贵客……这是怎么啦?
  少自元黄家翁妈,我这贵客……被蛇咬了呢!
  黄翁妈啊!你这是……
  少自元我把她送到街上,找郎中去!
  黄翁妈我看看!(放下。看伤……)不行不行,等你到街上,人早就没得哒!
  少自元何得了,何得了啊!黄家翁妈,这何得了啊!(哭)
  黄翁妈你走开!(俯身,用嘴为郑氏吮吸伤口……)
  老自元啊……
  安化人啊!安化人啊!
  这黄家翁妈是个大好人啦!
  老夫人安化人啊,安化人啊!
  这黄翁妈救了我这长沙人!
  【黄翁妈下场采药……上场。用嘴咀嚼……把草药敷在少夫人伤口。少夫人坐起……黄翁妈中毒倒地……
  二 人黄家翁妈!黄家翁妈!…
  安化好人救了我的命,
  黄家翁妈自己命归阴!
  黄翁妈哭么子咯!我高兴呢!我这老的,救了你这小的……我老啦,该走啦……我看到,张五郎来接我来啦!
  【梅山神张五郎带着大小鬼神出,犹如钟馗嫁妹的那种形状味道,有的可戴傩戏面具。在巫锣巫鼓中,张五郎引着黄家翁妈灵魂下场……
  【乡民们上场。哭黄家翁妈……
  甲这何哩搞咯,何哩搞咯!
  乙何哩搞?要给黄家翁妈做一个最好的谭世兰!
  丙这安化山里,要做最好的谭世兰,就一定要请梁先生!
  众 人对、对、对,一定要请梁康路先生!
  甲康路先生来哒!
  众 人请起康路先生!
  康 路好、好!请站开些站开些!谭世兰就做起来咯!
  【康路手中拿着破炉锅或者破脸盆。
  【他的四个男女徒弟也拿着破脸盆。
  【他和徒弟们敲起来……一边跳起来!
  康 路(唱)砰砰框,就见阎王!
  黄家翁妈就见张五郎!
  徒 弟(唱)砰砰框,就见阎王!
  黄家翁妈就见张五郎!
  见张武郎,你莫哭,
  张武郎那些些住大屋!
  住大屋,要算账,
  你在阳世上搞冒搞名堂?
  呷喝嫖赌都豁落,
  就是那个贪官最可恶!
  就是那个贪官最可恶!
  黄翁妈一生冒呷冤枉,
  她用性命救美女最高尚!
  张武郎把福报送得来,
  要请黄家翁妈来打牌!
  要请黄家翁妈来打牌!
  众 人(唱)合诵安化民谣:
  癞子癞,打骨牌,
  打得半夜些不回来!
  鸡叫哒,狗咬哒,
  癞子脑壳回来哒!
  癞子癞,打骨牌,
  打得半夜些不回来!
  鸡叫哒,狗咬哒,
  癞子脑壳回来哒!
  癞子癞,打骨牌,
  打得半夜些不回来!
  鸡叫哒,狗咬哒……
  【众人敲着破脸盆、破锅、破铜烂铁,以及板凳等等,大声喧喊,情近狂热,如同那个秦腔的打板凳(华阴老腔)节目!
  【突然一下,戛然而止!
  少夫人(突然一声)黄家翁妈!……
  众 人(一齐哭喊)黄家翁妈!……
  【左边灯暗——右边灯亮。
  东太后(揩眼泪)真的感动人啦!
  同治帝这安化人好啊!黄家翁妈好啊!
  慈 禧是啊!好地方啊,好人啊!……不过,笑比哭好!这听戏,我还是喜欢听喜剧!黄爱卿,说点儿快乐的!
  同治帝哎,你刚才不是说到你们那地方有个什么三支笔吗?
  慈 禧对对对,那个有味,那个有味,黄爱卿,你还是说说那三枝笔吧!
  黄自元好,我就详详细细,来说说那东坪街上三枝笔啊!
  【锣鼓中,太后等人下。回到陶满初的杂货铺。
  陶满初黄大人,你是如何向太后和皇上说的呢?
  众 人是啊、是啊,您是如何向太后皇上说的呢?
  黄自元我说啊,启禀太后皇上,我们安化那地方啊,最爱写毛笔字!有味的就在这里哟:那东坪街上三支笔,既不是什么秀才举人饱学鸿儒,也不是缙绅先生,三支笔都是冒读过书的大老粗哟!
  (唱)第一支笔是陶满初,
  杂货铺里他忙得热乎乎。
  打罢酱油打罢酒,
  (陶夫妇二人舞蹈动作……
  一有空他拿起毛笔就纸上涂!
  陶满初(唱)一有空我拿起毛笔纸上涂!
  黄自元(唱)第二支笔是谌廷相,
  从小他就把屠户师傅当。
  白日里他白刀子进来红刀子出,
  (谌舞蹈动作……
  到夜晚笔蘸香墨他练字忙!
  谌廷相(唱)到夜晚笔蘸香墨我练字忙!
  黄自元(唱)第三支笔是蒋国勋,
  打起铁来他就像那毛国金。
  铁锤声响起在那偏檐子里,
  (蒋舞蹈动作……
  文房四宝就摆在他那堂屋中!
  蒋国勋(唱)文房四宝就摆在我的堂屋中!
  众 人哈哈……
  廖伯伯感谢黄大人啊,做了大好事啊!
  三 人我们三个人的名字,就上了金銮殿啊!感谢感谢啊!
  【外边喊声: 黄大人!黄大人!
  【女甲男甲夫妇带着儿子上。
  满初嫂万林嫂、何邋遢,还有你们的宝贝崽,有什么好事啦?
  女 甲是你们屋里来了大好事!
  男 甲听说大书法家黄自元黄大人到了你们屋里……
  (黄自元夫妇上来,三人下跪,黄扶起……
  男 甲这是天赐良机啊,我和我的崽,都在练习毛笔字,今天要请黄大人给度度真传啊!
  廖伯伯是啊、是啊!趁着这船还没有开,就请黄大人给我们大家讲讲课,怎么样啊?
  众 人好啊、好啊!天赐良机,抓住机会啊!
  黄自元这个……
  黄夫人自元,传播文化,造福山乡,我看你就不必推辞!
  黄自元好!不过夫人啊,你在书法上也是深有造诣,今天的讲课,就你我一同来讲,怎么样啊?
  黄夫人好呢!今天我就随我老公,一起来秀一盘呢!
  【锣鼓响,众人布置课堂,把那个小桌子搬到观众面前,于是全场观众都成了听众——台上人坐在两厢。
  【开始讲——中国汉字书法课:
  黄自元(唱)一个汉字好简单,
  黄夫人(唱)一个汉字好深厚!
  手捏毛笔来写字,
  家家户户都能够!
  他写的什么字?
  他写的是汉字!
  汉字只有中国有,
  书法只有中国秀!
  这是为什么?
  玄妙谁说透?
  莽莽大地来寻索,
  悠悠传统来溯求!
  远追苍苍上古时,
  结绳记事真烦忧。
  圣人仓颉来造字,
  取像依形巧结构。
  人类从此了不得,
  鬼夜哭啊天雨粟!
  由简入繁石鼓文,
  大篆古朴亮眼眸。
  由繁入简变小篆,
  李斯书法功力遒!
  小篆变来成隶书,
  隶书简便不用愁。
  隶书再变成章草,
  唐朝楷书天下秀!
  颜体柳体和欧体,
  我在文河荡小舟。
  四岁练到五十岁,
  越练越觉功不够。
  越练越觉祖师贤,
  越练越觉传统厚!
  梦里常常醒过来,
  我见到了仓颉把首叩!
  身为中国人多自豪多幸福,
  好好练字好好学!
  中华文脉浩浩长,
  一堂小课难讲透!
  【在唱腔进行时,天幕上依次出现: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等等……
  众 人讲得好讲得好!
  何邋遢可是这到底如何写呢?
  黄自元你来!——
  【小桌子搬到后头,黄自元示范,大家围观……
  画外音小店遇乡亲,传道讲书法。第二天黄自元回到长沙。接着他就跟随湘军,担任参军职务,奔赴辽东,参加对日作战。由于朝廷腐败,中国军队失败。黄自元愤而辞别官场,回到湖南,响应陈宝箴、谭嗣同号召,参与变化维新,施行实业救国。在晚年时候,他回到家乡安化,潜心研究书法,他的那本《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字帖,在三湘四水、中华大地,广泛流传!
  (男女歌舞者出,唱《瑶岛春融》——可以搞个独舞!
  东皇着意布方辰,
  桃李纷纷百态新。
  争似赤霄元圃里,
  琪花琼草四时春。
  女 声(幕后独唱)
  山里人爱书法,
  资水边梅山下,
  安化是块神奇土,
  人人喜欢那横、竖、点、钩、撇和捺!
  老祖宗把那汉字来留下,
  墨香飘荡在百姓家……
  【歌声里,三支笔向黄自元请教书法诀窍,黄自元在桌边给他们说着讲着……
  【穿越:现代小学生上。
  【黄自元就向娃娃们讲书法,众人舞蹈……
  (幕后独唱)
  老祖宗把那汉字来留下,
  中国书法传娃娃!
  【山里娃娃们的热闹的、调皮的、漂亮的毛笔舞!
  【黄自元夫妇告别众人 ——主题歌起:
  安而化之兮,
  龙塘好地方。
  红薯脑壳好呷哟,
  苞谷黄又黄。
  山里麻古山里佬,
  毛笔字我比你的强!
  黑茶好哟黑茶香,
  擂钵里的擂茶欠得你的口水丈把长!
  咯些些那些些,
  豁落豁落亮把戏
  咯些些那些些,
  豁落豁落亮把戏。
  咯些些那些些,
  豁落豁落亮把戏……
  (剧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