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任免

  • 作者: 青年时代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8778
  • 蔡荣所

      摘 要:古代官职任免术语繁多,广泛存在于古代文献特别是史传中,史传是高考文言文选材的重要来源。掌握这些重要的实词对于把握文意起着关键的作用。从逻辑顺序来看,古代官职任免术语包括四类,选官、授官、调官、离任四类。其中,调官包括升官、贬官、平调、兼任四类,离任包括免职和请辞。

      关键词:古代;文化常识;官职任免

      一、表示选官的词

      由“选官”的“选”联想到“选举”,由“选举”还能联想到“举荐”的“荐”;由“选官”的“选”联想到“选拔”还能联想到“简拔”“拔擢”。“选”“举”“荐”“拔”“简”都是选官员的词。还有表示中央政府向地方征召官员的两个词“征”和“辟”。

      (一)选:挑选,选择。(选举:古代通过推选或科举选拔官吏的制度。)

      “郡国皆慎选。”《汉书·鲍宣传》

      (二)举:推荐,推举。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

      荐:推举,介绍。

      “诸侯能荐人于天子。”《孟子·万章上》

      (四)拔:选取。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五)简:选,选择。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简拔:选拔。)

      (六)征:召,征召(征举:征召举荐。)

      “恺性笃古,贵处士,每有征举,必先岩穴。”《后汉书·刘恺传》

      (七)辟:召,征召。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

      二、表示授官的词

      (一)授:任用,任命。

      “如今且说贾雨村授了应天府。”《红楼梦》

      (二)拜:授官。

      “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除:授职任命。“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四)封:帝王授给臣子土地或封号。

      “封公子为信陵君。”《史记·魏公子列传》

      三、表示调官的词

      调官包括升官、降官(贬官)、平调、兼任四类。

      (一)升官

      至于升官我们通常想到加官进禄(爵)这个词语,“加”“进”还有同音的“晋”都是表示升职的词语。

      1.加:加官。

      (1)官阶晋升。(2)在本职外再兼领其他官职,表示兼职。

      “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2.进:上朝做官,出仕。

      “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3.晋:晋升或调动官职。

      “以晋功知府。”《清史稿·桂中行传》

      4.迁:晋升或调动。

      “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韩非子·定法》

      (二)平调

      1.迁:晋升或调动。“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韩非子·定法》

      2.改:改变,更换。“改为郎。”《张衡传》

      3.调:调迁,调动。“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晁错列传》

      4.徙:调动(官职)。“武帝即位,徙为内吏。”《史记·酷吏列传》

      (三)兼职

      1.领:兼任,担任。“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三国志·诸葛亮传》

      2.摄:代理,兼理。

      “俄俭校侍中,摄吏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3.守:犹“摄”,暂时署理职务。

      “县宰缺者,数年守兼,一切贪残日甚。”《汉书·王莽传》

      4.行:兼摄官职。

      “观文学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泷冈阡表》

      5.判:唐宋官制,以高官兼任较低职位的官成判。

      “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6.知:主持,执掌。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国语越语上》

      7.权:唐代以后成试用官或暂时代理官职为“权”。

      “以京职权知,三年一易。”(权知:代掌某官职。)《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8.护:监视,监督;监领,统领。

      “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口。”《史记·樂毅传》

      (四)贬官

      1.谪:被贬官降职。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2.放:放逐,流放。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贬:降职。

      《旧唐书·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

      4.迁:贬谪,降职。(左迁:降职。古以右为尊,左为卑,故称降职为左迁。)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5.迁谪:贬职流放。

      “始有迁谪意。”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四、表离任的词

      根据主动和被动,离任包括被动的离任,即被罢官和主动请辞。

      (一)表示罢官的词

      1.罢:解除,免除。

      “而主谳者亦各罢去。”(谳,审判定罪。)《狱中杂记》

      2.黜,贬退,贬斥。

      “有罪得以黜。”《封建论》

      3.夺:罢免,剥夺。

      “协服夺其官。”《书博鸡者论》

      4.免:免除职务。

      “王陵遂病免归。”《史记·吕后本纪》

      5.退:撤销或降低职务。

      “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二)表示主动请辞的词

      1.乞骸骨:请求辞职,意指尸骨得归葬故乡。

      “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

      2.解绶:解下印绶,指辞去官职。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陶渊明传》

      3.告老:官员年老辞职。“时年已七十,遂隐居丘山,悬车告老。”《陈太丘碑文》

      此外,还有致仕、致政、解印、解冠、乞身、返初服、投冠、挂绶、释冕等词均表示辞官。

      本文标题: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任免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94454.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