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摘 要:体育教育为的是增强国民整体身体素质,体育课程的开设贯穿我国教育的各个阶段,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趣味性,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尽早的采取互联网媒体为辅助,使学子们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获得更强的身体素质,进而为以后的学习和日后的身体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全文讲究互联网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创新进行探究。旨在得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使学子们都能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关键词:互联网媒体;高校体育教学;创新
一、互联网媒体的含义
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从文字、图片以及资料中获取相关信息,获取的过程中要运用这些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这些技术所实现的目的就是互联网媒体,通常也被称之为信息技术。互联网媒体的诞生引起了信息资源在形式上的变化,当下多样性、快速性、便捷性、选择多元化等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以上这些特征都很适用于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改革。因过往所使用的传统教学方式,极大的局限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广度、思考能力与整体素质的提升,通过互联网媒体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这一现状将被打破,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将指日可待[1]。
二、互联网媒体应用于高校体育的优势
(一)高校体育教学环境更加生动立体。高校中与体育先关的配套教材包括学习和活动两部分。过往在对学生的教育上一直沿用,老师讲述学生模仿的体育教学模式,此种形式的教学不仅死板枯燥,而且无法令学生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反观互联网媒体则与之大为不同,可弥补过往教学模式中的种种弊端,互联网媒体所展现出来的是直观性与立体性,以gift图或视频把教材中的内容表达出来,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氛围,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有助于学生把所学转化成长久记忆,由此提高学习效率。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国内高校教育中存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对自身的讲解对象,也就是学生的理解程度不足,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直接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两者之间的互动过少,进而致使教学质量上不去。然而互联网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凭借着自身大容量的存储与便利的交流互动平台,建立起师生间积极的沟通交流平台,在此基础上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呆板、枯燥以及单一,极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新能力。互联网媒体是一种截然相反的模式,凭借其超大的信息量以及超灵活性,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学习能力。具体的实施方式:教师预先准备好教授过程中所要使用的相关资料,资料可以图片、文字、动画以及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积极的对所喜欢的内容进行那个钻研,进而在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可就自己所看的内容结合学习目标进行交流讨论。进而提高自身的创新学习能力。
三、互联网媒体如何帮助高校体育创新教学形式
(一)理论教学与互联网媒体相结合。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主要分为课内与课外两种,课内体育教学主要是开展理论教学,这种课内的理论教学过于乏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外所进行的教学多以活动为主。因此,在开展的相关学习时,可以把互联网媒体运用到其中,把所要教授的内容与互联网媒体相结合,进而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的高效率,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茁长的成长。
(二)体育活动中运用动画。动画是互联网媒体中主流的技术之一,动画所具有的灵活性、趣味性等一系列的特性,都十分適合高校的体育教学。授课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来做课堂教学内容的陈述,进而为体育课程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动画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学生不但可以迅速的掌握活动技术要点,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为学生呈现乐于接受的教授方式。
(三)体育活动结合立体媒体。高校体育开展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但在授课教师的具体演示时,由于教师身体素质、年龄、经验等各因素的制约。所呈现出来的示范动作大多出现走样,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对动作的掌握。此时应用立体感强的媒体进行教学,主要包括电视、网络视频以及音频等,通过这些媒体的使用来弥补老师所带来的不足。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文章分别从互联网媒体的含义、优势及应用几方面,对本文讨论的核心--互联网媒体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展开了系列的探究。最后一部分着重对互联网媒体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旨在希望通过本文的相关论述,能够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孟庆敏.浅议让多媒体促进体育教学[J].科学中国人,2015(7):359-359.
[2]冯涛,刘森,崔海鹰,等.互联网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4):104.
[3]赵晓翠,卢庆华.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林区教学,2015(3):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