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决
摘 要:初中阶段的教育体制改革近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各种各样的新式教学法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且确实为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而问题教学法正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问题教学法的优势在于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也能提升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应用问题教学法的积极作用,而后对其实践应用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法;应用
作为初中教学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数学学科的教学历来都有一定的难度,怎样才能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数学都有畏难情绪,不愿意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利用问题教学法做好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可以说是势在必行。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积极作用
首先,利用问题教学法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应用问题教学法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本身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一来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寻找到学习的切入点,一来教学活动氛围会更加活跃,二来学生们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必定会更加的得心应手。其次,利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有助于教师快速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其主要的应用对象是学生,在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授课的时候,教师自然而然的就会认识到归还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且注重学生的教学反馈,这对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合理性有一定的帮助。最后,利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还能够提升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率,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抓住数学知识的精髓内容。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法的时候,需要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调整问题类型和提问方法,同时还应该兼顾到学生的学习反馈,明确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何种程度,也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入手进行引申,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驾轻就熟,打消他们的畏难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的错误认知就会被扭转过来,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数学教学效率自然得以提升。
二、初中数学课堂中问题教学法的实践应用要点
(一)基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提问
回顾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不难发现,很多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都会选择利用灌输教学法,即教师在讲台上不断的讲述各种所谓的重点难点,而学生则在不停的做笔记,对知识点死记硬背,然而事实证明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带来任何益处,反而将学生的数学思维禁锢在某个区域内,耽误了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换而言之,学习归根结底来说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能真正参与思考,那么做再多努力也是无用功,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扭转错误思维,认清学生主体地位,在提问的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作用,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举个例子来说,在带领学生们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解答方法传达给学生,而后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给学生们提出一些方程解答类问题,从一开始的简单题型做好过渡,让学生们逐渐开始自主解答和自主思考,这样一来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将会得到有效的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就能熟练的独立完成方程问题的解答,而不是处处依靠教师提供思路。
(二)保障提问的合理性
之所以要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应用问题教学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以教师的提问为引导,逐渐让学生们也能够自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发展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的提问缺乏合理性,那么学生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答案,也就很难掌握提问的方式,教学效果必定不能尽如人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把握好提问的切入点,让学生们能够通过探究得出答案,同时还需要掌握好提问的难易程度,在提问的时候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并且以此为前提提出合理的问题,才能保证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比如说在学习轴对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刚开始教师可以以简单的正方形、长方形等作为引入问题,选几个学生代表到黑板上画出它们的对称轴,这样学生们会自然而然的会想起自己在小学阶段掌握的有关内容,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才会更顺利的接受新知识。但是如果教师没有把握好提问的合理性,在一开始就让学生们画复杂的轴对称图形,那很可能造成一些学习能力不太强的学生放弃这部分的学习,影响到最终的教学质量。
(三)结合小组合作,促进问题教学法发挥最大化作用
问题教学法的作用更多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意愿、引入教学主要流程等等,而在问题提出以后寻找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们共同解决问题,也是教师必须要做好的本职工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除了合理提问以外,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法促进问题教学法的落实也至关重要,在利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进度合理的安排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收获知识。这里就以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为例来说,在课前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说“同学们你们对因数有哪些了解?”、“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将乘法中的数字换成代数式该怎样计算?”,以这种浅显易懂的问题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后将十字相乘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等因式分解技巧传达给学生,待他们初步掌握理论以后,即可给学生提供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式分解题目,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则从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的思路保持在正确的方向上,这样一来学生们借助彼此的思路,很快就能将这些分解方法熟记于心,教学质量自然得到保障。
(四)做好课后总结,引导学生反思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难发现,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或者因为数学本身具有的难度,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也是得过且过,不愿意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探究,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自然无从得到保障,久而久之甚至会对他们其他学科的学习态度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问题教学法具备的优势,让学生们真正的产生学习数学的意愿。另外,在完成一阶段的教学工作以后,教师需要根据本阶段的教学情况做好课后总结,对自己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其是否达到了自己提问的预计效果,以此为基础调整接下来的提问技巧。同时还应该对学生在课堂上提问的情况加以研究,明确哪些学生的质疑能力还有待提升,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着力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引导工作,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三、结语
总的来说,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相比较而言,问题教学法显然具有更加突出的教学效果,能够让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的时候更加顺利,也能让学生逐渐拥有自主探究的意愿和能力,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对问题教学法的实践应用策略进行探索,争取找到最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手段,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培培,申戈.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11).
[2]龚黎华.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2012(12).
[3]杨艳宁.以问导学,寻找答案——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