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美国梦”背景下的自我价值与身份建构的成与败

  •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2127
  • 刘瑾花开红

      (安徽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美国梦”背景下的自我价值与身份建构的成与败

      刘瑾花开红

      (安徽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以二十世纪美国社会为背景,呈现出各阶层人士在追寻“美国梦”,其身份建构的成与败;并以此为借鉴,呼吁积极建立多元主义文化,倡导建立真正的自由,民主的文明国度,重拾“美国梦”的真谛,在这个统一的核心精神价值观指导下,追求个人梦想,最终完成身份的建构。

      身份建构;美国梦;索尔·贝娄;托尼·莫里森;约翰·厄普代克;田纳西·威廉斯

    一、“美国梦”的内涵

    “美国梦”具有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双重属性。因为其内容和性质,一直以来都是美国主流文化的核心。许多移民抱着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美国梦”是一种美国式民主理想,其理论基础是欧洲的人文主义和启蒙主义。它贯穿于美国历史,是能够体现美国主流文化和各族人民精神的理想。随着时代的变迁,“美国梦”更多的是指自身拥有梦想,同时为之而努力奋斗,最终获得成功。这也一直是“美国梦”的核心含义。

    二、实现“美国梦”与自我特性的维持,对身份建构的影响

    (一)身份建构的内涵

      身份认同理论的创建者Stryker认为,个体会把自己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内化为各种自身具备的身份,整合所有身份就构成了个体的整个自我,而在各种身份认同过程中,个体的自我得以体现出来。

      (二)身份建构的完成

      美国少数族裔只有既保持独特的本族文化信仰,又参与到以“美国梦”为代表的美国主流文化中来,才能够很好地生存下去,实现身份建构。美国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在《拉维尔斯坦》中,借用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一个人不可能抛弃你的血统,也不可能改变你的犹太人身份”。同时,“犹太文化具有实用主义色彩的兼容精神与美国文化的特点类似”。因而,使少数族裔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的沟通和融合成为现实。美国非裔作家托尼·莫里森在作品《爵士乐》中,讲述了黑人灵魂音乐是非裔美国人的根;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感想和喧嚣城市生活的体验。

      贝娄和莫里森提示寻求身份建构的不同族裔的人们,在追寻“美国梦”的过程中,少数族裔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形成可贵的认同感和进行文化传承,只有学会面对美国主流文化的现实,同时保持着本族裔的民族归属感,提升精神信仰的追求,才能够很好地完成本族裔美国人的身份建构。

      (三)身份建构的失败及“中国梦”给予的启示

      约翰·厄普代克斯在作品中,他全面的反映了美国战后社会的变化。哈利的悲剧命运并不是个人悲剧,而是整个美国社会中产阶级的悲剧。尽管他们不断地探索,但是最终,只能面对着自己幻想的“美国梦”诞生和破灭。田纳西·威廉斯作品中所蕴含精神荒原展现了当时美国人由于梦想破灭之后的困惑。《玻璃动物园》的人物无一获得完整的身份。威廉斯展现出来的真实,是隐匿在“美国梦”光环之下的虚伪,最终在身份危机的重压下,他们陷入焦虑和压抑。

      在物质极度发达的美国,异化力量愈演愈烈,作为社会成员缩影,约翰·厄普代克和田纳西·威廉斯作品下的主人公,他们一味的沉溺于个人追求和自我身份建构,每一个人的梦想都是自己心中的“美国梦”,指向个人成功,然而在这样一个缺乏核心精神价值观的大环境中,终将很难完成个人之梦。相比之下,以“中国梦”作为借鉴,其立足点是当代中华民族、是社会整体。每一位社会成员都为实现国家之梦,而努力拼搏,因为这正是实现自我梦想,这也是赋予个人存在价值的民族之梦。因此,一味地逃避,寻找所谓自我的“梦想”,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体利益分散开来,不去面对周遭的现实,没有坚强的价值观,最终无法完成身份的建构。

    三、结语

    结合身份研究理论,清晰地展示美国民众所面临的不同生存困境。在实现自我价值和追寻“美国梦”的牵引下,身份建构成为社会各阶层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身份的建构,借鉴“中国梦”的思想,提倡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个体的期盼融为一体,提升自我的精神素养。积极建立多元主义文化,倡导建立真正的自由,民主的文明国度。

      [1]Stryker S.Symbolic interactionism:A social structural version[R].Menlo Park,CA:Benjamin/Cummings,1980.

      [2]刘洪一.走向文化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C912.61

      A

      1005-5312(2015)17-0269-01

      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SK2013B231)。

      本文标题:“美国梦”背景下的自我价值与身份建构的成与败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36582.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