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历史
文章内容页

文物收藏之四

  • 作者: 南山2020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5-04-18
  • 热度54428
  •   在上世纪70年代,一张小小的粮票,握在人们的手里,是“吃饭的护照”,没有它,你得饿肚子。

      在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人们感到既陌生和惊奇。

      今天,我们走进了李老板的文物收藏屋,观看了各种各样的票证,感到非常新鲜。

      这些票证,除了熟悉的粮票和布票外,还有五花八门的油票、肉票和糖票,甚至鲜有人见的肥皂票和香烟票。

      通过数以千张的票证实物,勾勒出票证发展所见证的时代主题。

      而今它被置于展柜之中,隐藏在背后的历史记忆才会扑面而来。

      票证,是我国特殊年代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是计划经济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和见证。

      在上世纪5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我国各地发行了许多票证。那时,人们视它跟钱币一样宝贵。如今,票证从日常使用摇身一变,成了珍贵的历史文物,成了收藏家青媚的藏品。

      说到粮票,过来的人总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如要购米卖面,或是到饭店去用餐,首先要交粮票,说它是“吃饭的护照”一点儿也不假。

      自1955年第一套全国统一粮票发行,到1993年计划票证全面退出,看似平淡无奇的方寸纸片,真实记录了我国时代背景和大众生活,见证了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迁。

      在那个年代,票证主要跟人们日常生活用品挂钩,一般分为吃穿用三大类。

      吃的除粮票外,还有肉票、蛋票、糖票,还有豆制品票和蔬菜票。

      布票的种类很多,除了各省市发行的布票外,还有汗衫票、背心票和布鞋票。

      日用品的种类更多,如手巾、肥皂、洗衣粉、火柴等都要票证,应有尽有。

      至于一些贵重用品,如电器、手表、自行车等,更是一票难求。

      票证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票证收藏浓缩人生,记载着人间的沧霜。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如果再见得到这些票证,我们就会回忆起过去的日子,就会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本文标题:文物收藏之四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72002.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