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历史
文章内容页

学雷锋运动

  • 作者: 南山2020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5-05-03
  • 热度502
  •   1963年,也就是我上初一的第二个学期,学校开展了学雷锋运动,这是我在学生时代参与的最大的、时间持续最长的政治运动之一。

      在校园里,学校广播站天天播送着学习雷锋的革命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成为校园里最流行的革命歌曲,每间教室里都张贴着雷锋同志的画像和毛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草体字,每个同学都领到一本【雷锋日记】的小册子,“学雷锋,做好事”成为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活动。

      雷锋,1940年12月18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简家塘,1960年参军,在沈阳部队工程兵第十团运输连当汽车驾驶员,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15日因公洵职。雷锋同志生前刻苦学习,言行一致,公而忘私,艰苦奋斗,助人为乐。1960年11月,沈阳军区率先在青年战士中开展了学雷锋活动。

      同年11月26日,【前进报】发表长篇通讯,介绍了雷锋同志的事迹。12月13日,【辽宁日报】也作了报道。同年底,【人民日报】等报刊以及电台详细介绍了雷锋事迹。雷锋同志牺牲后,全国新闻媒介再次集中介绍雷锋的事迹。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学雷锋运动。通过全国新闻媒介的广泛宣传,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以后,每年3月5日,即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日,全国各地都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雷锋活动。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为雷锋题词。周总理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被公认为是对雷锋精神的最好概括。

      1963年3月里的一天,我们初一【2】班全体少先队员开始了第一个学雷锋月的活动。

      3月,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迎来了春的怀抱。3月不仅风光秀美,而且还是一个有着纪念意义的月份------学雷锋月。

      礼拜天的上午,班主任蔡兴桥老师神秘地对我们说:“你们下午要穿校服,戴红领巾,每个人要带一个纸袋,男同学要带扫把,女同学要带一双旧筷子。”我们都不知道蔡老师的胡芦里装什么药,个个都表现出一付疑惑不解的样子。蔡老师一下子就挑明了:“毛主席号召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今天是第一个学雷锋月,我们班要到县城公园里打扫卫生清洁,学雷锋做好事。”同学们听了个个欣喜若狂。

      下午,阳光明媚,春风和熙,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蔡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文城公园。这是县城里最大的公园,也是市民们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公园里绿树成荫,百花吐艳,小鸟在歌唱,小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鱼儿在水池里跳跃。下午游人不多,公园里显得格外幽静。

      蔡老师把我们分成几个小组,开始了紧张的劳动。男同学用扫把打扫道路上的落叶,女同学则拣花丛里的垃圾。我没有带来扫把,就和女同学们一起拣垃圾。在草丛里的垃圾很多,什么树叶、纸屑、烟头、塑料袋都有,很难拣。

      在一处长满刺的刺梅花丛里,垃圾特别多,我耐心地拣,一会儿就拣满了一袋。这时我忽然觉得手上有一阵阵的疼痛,原来不小心花的刺已经划破了我的手指。我刚想转移阵地时,一位女同学对我说:“我们来比比看谁拣的垃圾多?”我自信地说:“比就比!看谁怕谁?”于是我俩便划分势力范围,各占一地拣垃圾,不一会儿,我的袋子又装满了。看着这一袋垃圾,我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心里想:这些人怎么不讲卫生呢?垃圾到处扔,把美丽的公园给糟蹋了!后来我又拣满了一袋垃圾,这时我已经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

      蔡老师也忙得很,他一边指挥着我们,四处指指点点,一边拿着扫把扫地,瘦瘦的脸庞上满是汗水。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终于把公园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要讲究卫生,不能随便乱扔垃圾,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完美。

      1964年上半年,我开始读初二,这时,学校里学雷锋,做好事的同学越来越多,社会的风气也越来越好。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多次召开全校师生大会,具体布署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号召全体同学以雷锋同志为榜样,自觉改造世界观,做一个又红又专的革命事业接班人。各班纷纷成立了学雷锋小组,制定了学雷锋,做好事的行动措施。

      我虽然没见过雷锋,但他的动人事迹已经铭记心中。报纸杂志在我脑海中留下了很多雷锋的故事:雷锋叔叔为一位大嫂买火车票,帮助一位奶奶找儿子,给班里的战士洗衣服、补袜子,把自己省吃俭用的津贴寄给灾区------总之,他的事迹使我非常感动。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在我心中扎下了根,我决心象雷锋同志那样,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

      学雷锋,见行动,假日期间,我经常跟同学们下县城去,参加街道大扫除,到车站去洗椅子,帮助搬运工人拉车------

      在学校里,我帮助学习差的同学复习功课,看见教室地板上有纸屑就拣起来放进垃圾桶里,看见同学生活上有困难就偷偷给他一两毛钱------

      有一次,我在街上看见一位老奶奶摔倒了,就走上前去把她轻轻的扶起来,她伤的不轻,我和另外两位同学便带她上医院去看医生。老奶奶说:“谢谢小朋友!真懂事!”我们异口同声地说:“没关系,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看到医院里的人都向我们投来赞许的目光,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但我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在学习雷锋活动的高潮中,学校给每一位同学发了一本【雷锋日记】,要求我们认真阅读,领会雷锋精神,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做雷锋式的好学生。

      1963年4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雷锋日记】,这本书的出版,满足了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需要,也成为对雷锋的“永久纪念”。书中选辑了雷锋的121篇日记。

      【雷锋日记】记录了雷锋生前工作、学习、生活的经历,还记录了一些富有深刻寓意的精辟论断、名言警句,日记里引用最多的是毛主席语录。

      雷锋日记是反映雷锋先进思想的作品,是我们了解雷锋最直接的方式,从中收获更多的雷锋精神。

      雷锋只走过短短的22年历程,但他的思考,他的追求,都被他用诚挚的心写进了日记。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却留下了几百篇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辉,充满着理性思考的日记,平实朴素而简练生动的语言,信手捏来却恰好之处的修辞,极富感染力,很值得我们学习。

      与新中国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轰轰烈烈的事迹相比,雷锋的故事略显平凡,似乎桩桩件件都是小事,然而,正是由于这些小事在日记中不断积累,才是真正雷锋精神在本质上的升华。

      【雷锋日记】成为中国当时发行量最多的书籍之一。据说,这本书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就发行了160万册,之后,又不断再版了几十次,甚至漂洋过海到了外国,据1973年统计,当时就有28个国家用外外文翻译出版32种。

      雷锋,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还成为一种象征,一个文化符号走向世界。美国【时代周刊】称:雷锋品牌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读了【雷锋日记】,同学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的自觉性更高了,许多同学养成了每天坚持写日记的习惯,用日记记录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我也准备了一本日记本,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心得和体会。我写的一篇【向雷锋同志学习】受到班主任的表扬,被送到学校广播室广播,全文如下:

      雷锋,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他的好品德让我们都永远地怀念他,他的奉献更让我们时时刻刻地学习他。

      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老老实实,要敢于钻研,敢于深入。雷锋同志告诉我们要做“钉子”,让我们深入的去干好每一件事,防止浮夸和浮噪。对于学习文化课,更要有钻研的精神。现在,期考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在复习中更要有永不言败的“钉子”精神。

      雷锋同志敢于为革命做出奉献的精神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好榜样。他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把个人的利益上升为国家的利益,他总是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一定要学习他舍己为公的精神。

      雷锋是一个善于团结别人,服从集体的人,我们作为在集体中生活和学习的中学生,一定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同学们敢于为集体出力奉献,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在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中出现了一大批敢于为集体奉献的同学。出操时步伐整齐,口号响亮,劳动时不怕困难,打扫卫生时认真负责,每个同学都为集体做出贡献,在集体中感受快乐。

      雷锋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履行者。雷锋坚守工作岗位,为人民服务,乐于助人,做好事不留名,是一个高尚的人。我们在学雷锋活动中要泓扬这种精神。同学们利用休息时间帮助打扫教师办公室,下课后弯腰捡垃圾,互相帮助复习功课。相信将来在社会上,有困难的地方不仅有雷锋,还有我们。

      日记我坚持写了几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我投入了另一个政治大运动,无暇他顾,再也没有心情写日记了。

      在学雷锋运动中,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校团委和学生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政治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进一步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大大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学校越办越好。可是,文化大革命的突然爆发,导致了全国性的大动乱,学雷锋运动也就销声匿迹了。

      本文标题:学雷锋运动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72360.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