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师是十年动乱的产物。1966年前,也有这一类型的教师,但不叫民办教师,而称为代课教师,这些教师在学校中占的比重不,人数很少。民办教师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政治待遇相当于生产队的队长,公社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他们都有参加的权利,大队的干部政治活动,一般都叫民办教师参加。例如在批林批孔运动、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县和公社都把民办教师派到各生产队,指导群众开展运动。
民办教师,是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十年动乱】中形成的中小学教师队伍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据【教育大辞典】中记载,民办教师是指“中国中小学中不列入国家教师编制的教学人员。为农村普及小学教育补充资员不足的主要形式。”除极少数在初中任教外,绝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小学。
几十年来,广大民办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基层尤其在乡村学校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因有些素质偏低,有些年龄也偏大,作为历史遗留的问题,多年来都未能妥善解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他们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话题。据统计,1977年,全国民办教师人数多达491万人,几乎占了乡村教师的一半。
粉碎四人帮后,党和政府开始重视教育,教师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1979年10月,国务院决定将全国136个边境县的8万余名中小学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揭开了党和政府妥善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序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1990年,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各级人民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整顿教师队伍,中师招收民办教师,民转公等形式,使民办教师从1977年的491万人减至1990年的280万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1992年8月,国家教委、计委、人事部、财政部联合下文【关于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民办教师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解决民师问题的关、辞、招、转、退等五字方针。
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争取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的问题”,解决民办教师问题从此有了历史的转折。
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各级政府部门也加大了解决民师问题的工作力度,使民师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从1999年至2000年,全国有25万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民师退出了讲台。
至此,纷扰多年的民师问题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十年动乱时期是民办教师人数最多的时期。在我加入民师队伍之前,大队里已经有许多人当了民办教师。建华山小学是东郊公社规模最大的一所农村学校,后来又曾设了初中班【初一、初二】,学生人数多达1000人左右。当时学校里有40多位教师,公办教师才有10多个,民办教师占了多数。为什么在一个公办学校里有那么多的民办教师?主要原因是公办教师的数量减少了,学生数量增加了,需要有大量的民办教师来补充教师队伍。由于大动乱,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很多师范院校几年来都没有招生,上面很少有教师分到下面乡镇的小学。我记得,在我当民办老师期间,几年来学校里没有分到一名师范生。另一个原因是这几年的生源大量增加【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是人口出生率的高峰期】,学校的规模扩大了,公办教师就更少了。
我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入民师队伍的,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我后来想,如果我不当民办教师,在七七年恢复高考招生中,有可能考不上大学。
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文昌中学,后调到国营农场教育部门。几十年来,我还是干我的老本行,当一位人民教师,但我捧的是一个铁饭碗。多年来,我念念不忘那段民师的生活,也念念不忘跟我在一起当民师的同事们。
民办教师,顾名思义,就是靠农民供养,农民出身的教师,是我们国家的特殊时期的特殊人群。他们乐守清贫,爱岗敬业,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一支骨干力量,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民办教师舍小家,顾大家,不计较个人得失,领取微薄工资仍然忠于职守,愿做人梯,甘为孺子,是一支值得人们赞颂,大写特写的人群。
从1977年起中国恢复高考制度的头三年内,有大批的优秀民办教师考上了全国各类高等院校,民办教师的整体素质相对下降,出现了锈良不齐的现象,但仍然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党和政府始终关注这支特殊人群,采取一切措施解决民办教师的工资和福利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社会上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教师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工资福利大幅度增长。相对来讲,由于某种原因,民办教师的待遇同公办教师的差距越来越大,民办教师的命运成了社会上普遍关注的话题。
粉碎四人帮后,党和政府在越来越重视农村教育工作的同时,也非常关心民办教师的问题,采取了一切措施,切实解决民办教师的问题,多年来,先后出台了各种方案和规划,把彻底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其中最全面、最具体、最彻底的是国务院办公厅1997年出台的32号文件【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现在我择要摘录如下,以供关心民师的人参考。
一、统筹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实行地方责任制,各有关门积极配合。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按照国家总体规划,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抓紧制订本地区统筹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具体实施计划。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地区的具体实施计划于12月底前报送国务院办公厅并抄送国家教委、人事部、国家计委和财政部。
二、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工作要在加强管理,提高素质,改善待遇的同时,全面贯彻实施关、招、转、辞、退的方针,分区规划,分步实施,逐年减少民办教师数量,力争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提倡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提前解决民办教师问题-------
三、坚决关住新增民办教师的口子,任何地区、单位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新增民办教师。国家承认的民办教师仅限于持有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发放的“民师任用证”,并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民办教师,省级人民政府原规定国家承认的民办教师的截止时间不得改变。
四、要有计划地将合格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九五期间,国家每年安排20万人,至2000年4年共80万------要坚持考核、考试相结合,考核要以思想品德、工作能力、教学水平和对农村教育事业的贡献为主,考试要以相关学科为主-------
五、进一步扩大师范学校定向招收民办教师数量-------全国平均每年定向招生民办教师3-----4万人,4年合计14万人。
六、要坚决辞退不合格民办教师。辞退不合格民办教师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对辞退人员,地方政府要根据教龄等情况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
七【略】
八、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教师法】中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的规定------在调整公办教师工资时,相应增加民办教师工资。
九、为确保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后安心本职工作,各地要加强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他们稳定在急需的工作岗位上,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下,教育、人事、计划、财政、公安等部门要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做好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实施工作。各部门要把统筹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纳入本部门的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共同研究,认真安排,坚决杜绝这项工作中的不正之风,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目标实现,推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传达后,广大民办教师欢喜若狂,奔走相告,大有一种迷航的轮船找到了航向的感觉,大家都觉得将来有了奔头,看到了希望。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也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民办教师存在的实际问题,有力的推动了农村教育事业的逢勃发展。
2000年,最后一批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从此,民办教师同知识青年一样,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特有名词。